初中阶段“影子教育”的核心价值研究
2019-05-31周亭亭
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教育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科技发展给教育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让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家长们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通过校外托管、校外补习等培训机构来快速提高学习成绩。
一、“影子教育“的内涵
“影子教育”也叫课外补习或补习教育,国外多称呼为“private tutoring”,史蒂文森和贝克1992 年在高中阶段的学生中发现的这种现象,开始着手研究,最早提出此概念,马克·贝磊对影子教育也做出了更为深入、全面的研究,并对其做进一步的阐释:“发生在正规学校教育之外,旨在提高学生学业表现的一系列教育活动。”[1]
“影子教育”的准确内涵界定在我国学术界相对较少,都是通过“课外补习”“教育补习”“课外辅导”等相似概念进行研究,很少直接定义“影子教育”的。笔者对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子教育”概念的界定及相关文献的梳理,提出广义的“影子教育”:依附于主流学校教育,在主流教育之外的,以基础教育在校学生为对象,主要进行“培优补差”以提高学生的学术性课程成绩为目的的盈利性活动。
二、初中生“影子教育”的时间投入状况分析
针对初中生“影子教育”的时间投入,笔者分别在上课时间、每周参加频次、课后平均作业时间、往返途中平均时间等方面对江西省南昌市经开区300名初中学生和南昌市田野教育机构的100名补课学生进行了调查。
通过对300名来自经开区的初中学生的调查,数据统计周一至周五参加补习班的同学占据了43%的比例,双休日参加半天补习的学生占比例也达到了42%,参加一天补习的学生占比例达到了34%,而寒暑假参加补习班的学生占比也非常高,在寒暑假参加1-2个补习班的学生占比达到了42%。
初中学生每周花在辅导班的路途时间平均都在2小时至4小时,将路途时间和作业时间一起计算的话,初中学生平均每周花在辅导班的时间是4-6小时,平均算下来每天需要近1小时的额外时间,如果依照个体差异来看,最多的时间投入就是除了周一至周五补课外,周末依旧在补课,寒暑假也在补课,这种情况的时间投入就会超过1个小时。
三、初中生“影子教育”的收益状况分析
通过对300名初中学生的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经过辅导机构的补课后,进步还是非常大的。超过一半的学生感觉经过补课之后自信心得到了提高,越来越自信。在性格方面,44%的学生认为通过辅导使自己的性格越来越外向,48%的学生认为和老师的关系在课外辅导后越来越融洽。在亲子关系方面,48%的学生认为补课对亲子关系是没有任何影响,43%的学生认为补课使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有8%的学生认为课外补课会让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影子教育”教师和学生家长联系非常紧密,一旦教师进行课后反馈学生不良表现时,会使亲子关系紧张。
四、“影子教育”的核心价值探讨
通过对初中阶段的“影子教育”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发现补课学生的心情其实很复杂,一方面想通过补课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另外一方面又觉得补课占用了自己的课余时间,增加了自己的学习压力。从初中生眼中来洞察“影子教育”,笔者发现“影子教育”的核心价值存在正向与负向的区别,这也正是“影子教育”引起社会热潮的原因之一。
(一)“影子教育”的正向价值。首先,“影子教育”机构多采用“一对一”、“一对二”的教学形式,或者是小班教学,针对性和效果性強,可以弥补主流教育不足;其次,“影子教育”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教育为产品,激发学生学习;然后,“影子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也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全民化;最后“影子教育”的蓬勃发展,还能带动地方文化教育产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2]
(二)“影子教育”的负向价值。首先,素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影子教育”的兴起以应试教育为核心,旨在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功利性观念;其次,“影子教育”的发展使应试教育之风盛行,考试竞争的“指挥棒”让学校改变了本质教育,使主流价值异化;然后,“影子教育”占用学生越来越多的课余时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有学者认为影子教育已成为主流学校应试教育的“病态延伸”[3],增加了学生和家长的心理焦虑感。
“影子教育”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问题,但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对于基础教育发展来说,能够弥补基础教育的不足。面对“影子教育”的双重核心价值,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对“影子教育”的重视。为了促进“影子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应该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四个方面进行,多管齐下,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吉,刘东芝.对补习教育研究几个基本问题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27):15-17.
[2]杨洪亮.欧盟“影子教育”初探[J].教育科学,2012,(8):12-13.
[3]杨启亮.家教:一个教学论边缘的实际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5):34-25.
作者简介:周亭亭(1996-),女,重庆丰都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