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2019-05-31赖增娇
赖增娇
在临床神经内科,急性脑梗死属于常见病、多发病,其指的是局部脑组织因突发供氧供血不足而造成的脑组织局部软化以及坏死症状,且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综合征,以神经功能缺损为主,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偏身感觉障碍、颅内压升高、复视、头晕、头痛等。该病症主要特点为发病紧急、病情进展迅速,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则极易引起一系列后遗症,如感觉、肢体运动以及认知功能等障碍。而为了减少运动功能与认知功能障碍等发生率,则需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患者加以治疗,以提升其生活质量。以往临床治疗方法主要为认知训练和运动疗法,但疗效欠佳,而对患者采取中医针灸康复治疗效果显著[1]。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分析针灸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及预后的影响,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为45~78岁,平均年龄为(57.6±3.4)岁;脑梗部位:枕叶1例、颞叶2例、额叶2例、放射冠6例、基底节区14例。观察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为44~77岁,平均年龄为(58.2±2.7)岁;脑梗部位:枕叶2例、颞叶2例、额叶2例、放射冠7例、基底节区12例。2组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且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均符合急性脑梗死的相关诊断标准;均经CT检查或核磁共振等确诊;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均知晓本次试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排除意识不清者;排除晕针者;排除肾功能、肝功能等不全者;排除恶性肿瘤者;排除精神疾病者;排除依从性较差或中途退出研究者[2]。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运动训练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针灸康复治疗,具体为:选择两侧内关穴以及丰隆、足三里、百会、水沟、印堂、四神聪等穴作为进针穴位。选择28号毫针(长度1.5寸)针刺四神聪、百会穴,针刺四神聪后刺入百会,方法为平补平泻法,选择平刺法对百会穴刺入0.8寸。选择28号毫针(长度1寸)针刺印堂穴,向鼻部方向以平补平泻法刺入0.5寸。选择毫针(长度1寸)针刺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以雀啄法斜向刺入0.5寸,以眼球湿润为宜。以平补平泻法针刺丰隆、足三里,直刺1.2~1.5寸。采用30号毫针(长度1.5寸)针刺两侧内关穴,以泻法直刺入1寸,以有触电感为宜。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间隔10 min捻转行针1次,针灸治疗1次/d,6次/周,持续治疗1个月为一个疗程,共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比较2组治疗前后定向能力和记忆力、认知功能(MMES)、运动功能(Fugl-Meyer)、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等评分情况。1)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3]评估认知功能,包括空间视物能力、语言、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记忆、短时记忆、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等7项内容,共30题,分值30分,分值越高,认知功能越好。2)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4]评定运动功能,涉及上肢、下肢2个方面,各项分值均为100分,分值越高,活动功能越好。3)采用Barthel指数[5]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10项内容,即上下楼梯、行走、床-轮椅转移、如厕、大便能力、小便能力、修饰、穿衣、洗澡等,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强。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以P<0.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比在定向能力和记忆力得分、MMSE评分上,治疗前2组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 2组患者认知功能评分对比 (例,
2.2 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对比在Fugl-Meyer评分上,治疗前2组上肢、下肢等评分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2.3 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在Barthel指数上,治疗前2组无明显差异,且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2 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对比 (例,
表3 2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对比 (例,
3 讨论
在临床上,急性脑梗死一旦发病,既会影响患者认知功能,也会影响其肢体运动功能,从而导致其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而早期对患者开展运动治疗和认知功能训练尤为关键。以往治疗此类患者的过程中,临床主要采取认知和运动康复训练,尽管可有效恢复患者运动功能,但在改善其认知功能上疗效不理想。而随着临床广泛应用中医针灸技术,其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发挥着一定疗效,且对于恢复患者认知功能十分有利。在中医学理论中,急性脑梗死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属于“痴呆”“郁证”“健忘”等范畴,且发病原因主要为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脏腑虚衰等,主要特征为本虚标实,因此治疗的原则主要为调节气血阴阳和纠正脏腑,改善痰浊、瘀血阻滞等。采取针灸康复治疗此类患者,其所选穴位包括两侧内关穴以及丰隆穴、足三里穴、百会穴、水沟穴、印堂穴、四神聪穴等,其中百会穴针刺可开窍醒脑、定志安神、熄风平肝,可改善抑郁、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强患者记忆力;四神聪穴针刺可改善头痛眩晕、改善失眠健忘、抗癫痫等;印堂穴针刺可调节脑部神经功能;足三里穴针刺可补虚损、调阴阳;丰隆穴针刺可纠正气机逆乱,改善痰阻经络;内关穴针刺可调节心神、疏通气血;水沟穴针刺可开窍启闭、督统阳气等,因而可发挥十分显著的治疗作用[6]。本研究中,在定向能力和记忆力得分、MMSE评分上,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Fugl-Meyer评分上,治疗后观察组上肢、下肢等评分较对照组均显著提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Barthel指数上,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较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与相关文献[7]报道一致,即护理后研究组定向能力和记忆力得分(8.71±3.35)分、MMSE评分(16.72±8.26)分、Fugl-Meyer评分上肢(35.86±10.21)分、下肢(23.58±6.36)分、Barthel指数(52.68±16.23)分,而对照组分别为(5.23±3.12)分、(13.86±7.29)分、(23.15±1.56)分、(16.82±4.35)分、(43.87±9.68)分。由此可知,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针灸康复治疗具有积极影响和价值。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针灸康复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既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等,还利于其预后康复,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