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水平研究

2019-05-31周金元

图书情报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江苏省

周金元 吴 韩

(江苏大学科技信息研究所 镇江 212013)

1 引言

信息消费作为当今社会发展最活跃、最迅速、最广泛的经济领域之一,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7年中国信息消费额达4.5亿元。2013年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技术创新不断加快,信息消费成为日益活跃的消费热点,具有良好发展基础和巨大发展潜力,应加快推动信息消费持续增长[1]。时隔四年,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了要加快信息消费扩大升级、持续释放发展活力和内需潜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信息消费是我国当前扩大有效内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切入点,由于江苏省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以智慧江苏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2016年江苏信息化发展指数达到89.17,位居全国第五。

随着江苏省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各市信息消费水平也不断发展变化。因此,本文选取江苏省13市为研究对象,对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客观分析各市信息消费水平,发现目前信息消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缩小江苏省区域间的数字鸿沟、促进江苏省信息消费更快速、稳健、均衡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 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信息消费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Takacs认为信息消费还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概念,没有成熟的理论基础和统一的研究口径,对于信息消费的研究更偏重实践研究,对信息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信息消费与消费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等主题进行了较多的讨论[3]。Lee等人认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是农村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研究发现虽然印度和南非等许多国家对农村信息通信技术基础设施及其发展附带产品进行了大量投资,但南非农村妇女在信息获取方面仍处于劣势地位。作者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移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南非农村妇女的经济消费满足其需求[4]。Hitt 提出了“随着宽带可用性和采用率的提高,这些技术是否对使用和访问过的信息产生了预期的影响”问题,研究发现宽带利用率的提高会增加用户信息消费的种类,宽带和窄带用户在信息消费上存在明显差异[5]。

国内最早是由郑英隆[6]于1994年提出了信息消费的概念,对信息消费作了系统探讨,指出了目前信息消费的特征,信息消费社会化不足,信息消费需求增大与全民素质之间的矛盾。之后关于信息消费的研究多采用定量方法,主要研究居民信息消费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异、影响信息消费发展的因素等。张红历借鉴区域经济差异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域城镇居民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信息消费差异呈现较平缓的先发散后收敛的“倒U”型趋势[7]。王平利用我国1990—2007年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ARMA模型分析了城乡信息消费差距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8]。赖茂生以全国31个省(区、市)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对其信息消费利用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地区间信息消费水平、意愿存在不平衡关系,并针对这些差距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9]。李婵娟认为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区域间差距明显,存在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收入水平、信息设备拥有量、城镇化水平等[10]。

关于信息消费水平的研究,邓碧侠认为信息消费具有三个结构性要素: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品和信息消费环境[11];王芳从信息消费的主体因素、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信息消费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影响南京市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主要因素是信息消费能力、信息消费文化、环境等[12]。关于对某一地区信息消费水平进行研究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以江苏省2016年的数据对江苏省13市信息消费能力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客观了解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水平。

3 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现状

目前国内对信息消费定义还未有统一界定。沙勇忠认为信息消费是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狭义的信息消费以净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广义的信息消费还包括对信息含量相当大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费[13]。关于信息消费国内目前没有专门的统计数据,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目前现有的研究大多参考尹世杰教授的广义信息消费的定义,即由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娱乐文化教育三个指标之和作为居民信息消费额[14]。

(1)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逐年增长

江苏省2007—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年度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年度增长率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总体上江苏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呈上升趋势,信息消费支出总量逐年增加。从增长率看,城镇居民信息消费额从2007年的3 691.7元到2016年的8 740元,平均增长率为10.17%,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额从1 450.4元到4 834元,平均增长率为14.46%。总体来看,江苏省城乡居民信息消费不断上升,但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增长速度较快。

居民信息消费支出稳步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化水平。江苏省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实施“宽带江苏”、“无线江苏”工程,截止2016年底,江苏省光缆线路长度达293.9万公里,居全国第一位;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19.4T、宽带接入端口数达5500万个,4G基站总数超过20.9万个,均居全国第二位,4G网络基本实现了全省城乡全覆盖[15]。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为信息消费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1 江苏省2007—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变化图

图2 江苏省2007—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增长率变化图

(2)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图3 江苏省2007—2016年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支出占比变化图

本文所指的信息消费包括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文教娱乐三个部分,这三个指标的支出占总信息消费支出的比例可以表明城乡居民信息消费结构。通过图3城镇和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比重整体来看,医疗保健支出所占的比例最少,交通通信所占比重基本呈上升趋势,文教娱乐所占比重2007—2011年期间最多,自2012年起较大幅度下降,逐渐低于文教娱乐所占比重。

从医疗保健支出来看,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所占比重变化不大,农村逐渐占比高于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从2007年的263.9元增加到2016年的1 148元,十年平均增长率为14.59%,超过同期城镇医疗保健支出增长速度,同时也超过了收入的增速。较农村来讲,城镇拥有更加完善的医疗基础设施和医疗保险等,所以在医疗保健上的支出较少。也可以看出,近十年农村居民的健康诉求、健康意识明显上升,政府加大力度投入到农村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出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惠民制度,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解决了农村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未来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仍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在文教娱乐方面,城乡都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居民文教娱乐支出比重由2007年的46.03%降至2016年的36.20%,同期农村居民由44.30%下降到27.97%,农村下降幅度高于农村。文教娱乐支出属于高层次的精神消费,近几年速战比重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前几年的投入已暂时满足当前居民的需求,居民更加追求个性化,选择自驾游、自助游等方式增加了对旅游支出的投入。另一个原因可能与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优先发展教育有关。从2006年起农村地区免除学杂费,实行义务教育,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村居民对于教育的投入。

从交通通信支出看,十年间除个别年份外基本呈上升趋势,从2013年开始城镇和农村交通通信支出比重均超过文教娱乐,占信息消费总支出的45.22%、48.28%。交通出行方面,网约车、共享单车成为新型信息消费热点,而随着5G时代的到来,车联网将成为智能出行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将进一步拉动信息消费的发展,从而满足居民的信息消费需求。另一方面,随着计算机、智能设备的不断普及,居民对手机、电脑、网络的需求越来越高刺激着信息消费的增加。国家出台了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惠民政策,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购买电瓶车、汽车等交通设备,使得农村居民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扩大了消费。

信息消费结构不再是“重娱乐消费,轻生产消费”,信息消费范围从传统的即时通信和网络音乐、视频、游戏发展到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电子政务等,信息消费结构由娱乐类发展到服务类、发展类,渗透到交通、旅行、餐饮等多个行业。智能、绿色、低碳是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之对应的是信息消费产品从电脑、手机发展到可穿戴产品、VR/AR设备、无人机等,推动了车联网汽车、共享单车、智能公交等绿色低碳的交通出行新模式。

4 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实证研究

4.1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取

以江苏省13市为研究对象,选择2016年数据,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以及江苏省13市统计年鉴。参考了其他学者[16-19]有关信息消费水平测度指标的研究并结合居民信息消费的特点,选择了以下三个方面10个指标来衡量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水平。

(1)信息设备:信息设备是居民进行网络消费的必要条件,包括电视机、计算机和手机等设备,如果没有这些设备的存在将无法产生信息消费,因此选取平均每百户电视机拥有量(X1)、平均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X2)、平均每百户移动电话拥有量(X3)来反映江苏省居民信息设备拥有情况。

(2)信息环境:信息环境是反映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保障着信息消费的进行,因此选取固定宽带接入用户(X4)、网民规模(X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产值(X6)、互联网普及率(X7)、邮电业务总量(X8)反映江苏省信息环境情况。

(3)信息消费者:信息消费者作为信息消费的主体,其信息消费支付能力、知识水平都直接影响信息消费,因此选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9)、平均受教育年限(X10)来反映信息消费主体情况。

将上述三个方面的10个指标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信息消费水平评价指标

4.2 数据处理

先利用SPSS软件对10个变量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再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公因子。本文首先通过KMO和Bartlett检验这些指标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KMO和Bartlett检验

4.3 因子分析

(1)提取公因子

表3 解释的总方差

由表3可以看出,成份1的特征值为4.600,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6.001%,成分2的特征值为3.278,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8.781%,说明这两个主成份代表了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所以选取成份1和成份2作为公共因子。

(2)因子旋转

表4 旋转成分矩阵

由表3旋转成分矩阵可以看出,X4、X5、X6、X8、X7、X10主要由第一成分F1解释,X1、X2、X3、X9主要由第二成分F2解释。与第一个公因子F1相关的指标变量主要反映的是信息环境与信息消费者的受教育情况,所以命名为信息环境因子。与第二个公因子F2相关的指标是信息设备相关和居民的收入,所以命名为信息设备因子。(3)因子得分

表5 成分得分矩阵

根据表5的结果,得到F1、F2的因子得分函数:

(4)计算江苏省13市信息消费水平得分

通过得到的F1、F2因子得分函数,就可以计算得出江苏省各市的信息消费水平得分,即。将各市数据代入上式,计算得出其信息消费水平综合得分并进行排序,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各市信息消费水平因子得分及排名

由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苏州、南京是江苏省信息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其次是徐州和无锡,综合排名最后的是镇江,而镇江F2信息设备因子的得分是最高的,说明在信息设备拥有量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方面发展较好,但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严重不足。由此信息消费水平得分情况可见,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水平发展极不平衡。

4.4 聚类分析

为了更客观准确的分析江苏省各市的信息消费水平,在因子分析得到各市得分及排名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把信息消费水平相近的归为一类。采用SPSS软件K—均值聚类法将13座城市分为3类,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聚类树形图

结合因子分析与聚类结果,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第一类地区:南京和苏州。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是江苏省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2016年南京市GDP为10 503.02亿元,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44 009.4元;2016年南京市全市人均信息消费支出7 851元,占人均消费支出的36.1%。南京充分利用众多高校和研究所,大力推动信息消费发展,开展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运行监测点,把信息消费和相关产业纳入了统计监测范围。苏州市受上海和长三角的辐射,经济发展迅速。2016年全市人均可支配收入46 595元,位居全省13市之首;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信息消费支出12 057元,占总消费支出的36.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就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消费需求,也就导致文化教育、医疗保健、交通通信等信息消费的增加。

(2)第二类地区:无锡、常州、南通、镇江。这几个城市归为一类、信息消费水平相近的原因有:首先,地理位置较好,无锡、常州、镇江属于苏南城市,经济基础雄厚,交通便捷,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南通与上海相邻,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其次是科技实力相当。各市都拥有高等院校和研究所,产学研协调发展。其中常州在信息环境因子得分较低,镇江最低,说明这两座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应引起重视。

(3)第三类地区:淮安、宿迁、徐州、扬州、泰州、连云港、盐城。以苏北和苏中城市为主,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经济基础薄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所以信息消费意识不强。

5 结论与建议

经过上述研究发现,江苏省居民信息消费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信息消费总量不断上升、信息消费结构有所改变、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城市间信息消费发展不均衡。为提高全省信息消费水平,各区域间必须要充分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信息消费产业链协同发展。处于第一类地区的南京和苏州要利用自身的经济、政策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信息产业,提升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比如智慧教育、智慧健康、智慧旅游等。在自身领先发展的同时,也应带动全省其他城市共同发展,实现数据资源在工业、医疗、公共事业等领域的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共享开放。处于第二类地区的城市,应把握住地理位置的优势,提升信息技术服务能力,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传统产业与信息化产业的融合,扩大信息消费规模。位于第三类地区的城市,应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信息通信网络“最后一公里”问题。同时要降低居民信息消费成本,继续实施“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惠民政策,刺激居民信息消费,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对接。还要针对性的进行信息技能培训,加大信息消费宣传力度,从根本上解决居民信息消费意识不高的问题。

猜你喜欢

消费水平农村居民江苏省
预计到2050年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将无明显差距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住在养老院,他们过得好吗?——陕西农村居民养老情况调查
云南富民县农村居民高血压的变化趋势及与肥胖指标的关系
中国人均消费世界排名与增长预测研究
——基于指数增长模型
江苏省南就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农村居民人力资本投资研究
抽丝剥茧 层层递进
我国31省城镇居民消费水平(2007)
我国经济增长与国民消费的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