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中的城市

2019-05-30邱豪

第一财经 2019年5期

邱豪

电影是都市精神的一部分。敏锐的创作者们意识到,是城市塑造和改变了居住其中的人,城市也反过来被人塑造。这里推荐的电影列表分为虚构和非虚构。在虚构作品中,电影作品用奇妙的置景来想象未来,或者批判当下。而在那些纪实的非虚构电影中,电影作者们力图用摄像机向我们传达他所看到的城市以及城市中人的生活状态。

01《大都会》(Metropolis)

导演:弗里茨·朗

时间:1927年

城市:未来

故事发生在2026年,“大都会”被割裂为两个截然对立的部分:地上是繁华的摩天大楼、花园、剧场,资本家们在这里嬉闹;黑暗的地下城则居住着整日与机器为伍、忍受恶劣环境并高负荷劳动着的工人们。资本家的儿子弗雷德,爱上了工人领袖玛丽亚,并决定追随她,调解资本家和工人间的矛盾。与此同时,疯狂的科学家和邪恶的机器人,正试图煽动一场工人暴动,来摧毁这个城市……作为默片时代耗资最大的电影,《大都会》用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描绘了对未来城市的想象,甚至在之后的《银翼杀手》《黑客帝国》等科幻经典中,我们都能看到这部电影的影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导演借助虚构的未来“大都会”,传达了对当时新兴的生产方式和城市社会的反乌托邦式的思考。

02《玩乐时间》(Play Time)

导演:雅克·塔蒂

時间:1967年

城市:巴黎

影片讲述了主人公于勒先生,来到巴黎的一间大厦寻人不得,后来又在一家夜总会经历狂欢一夜的故事。电影中的巴黎,并不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浪漫之都。事实上,导演为了这部电影,在巴黎郊区花费3年时间,搭建了这个后来被称为“塔蒂城”的地方。在这里,没有埃菲尔铁塔,没有卢浮宫,有的只是玻璃幕墙和高耸大楼,以及满目的单调灰色。整个城市和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荒诞如马戏团,嬉戏似游乐场,物欲横流却陌生冷漠,塔蒂借此批判了现代建筑和城市对于人性的忽视。

03《重庆森林》

导演:王家卫

时间:1994年

城市:香港

在电影《重庆森林》中,重庆大厦成为了两段爱情故事的起点:失恋警员223爱上了金发女杀手,酒吧巧遇过后,二人各自带着生日祝福和擦净的高跟鞋离去;快餐店女店员爱上了失恋警员633,痴情与付出过后却选择在重逢前给彼此留出考虑的空间。现代都市中的快餐式爱情,人与人之间的暧昧与疏离,被导演王家卫在狭窄而晃动的镜头空间里呈现无遗。片名也取自香港尖沙咀的“重庆大厦”,这里有大量的廉价宾馆、商铺和饭店,鱼龙混杂,居住着不同国度、不同肤色、有着不同身份背景的人,它曾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全亚洲最能体现全球化的地标,并成为人类学家研究的对 象。

04《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

导演:贝纳尔多·贝托鲁奇

时间:1987年

城市:北京(紫禁城)

电影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爱新觉罗·溥仪跨越60年的跌宕一生。这是第一部获许在故宫实景拍摄的故事片。贝托鲁奇用自然光和大量的广角镜头在电影史上留下了关于故宫最珍贵的银幕印迹。而灰色、红色、黄色等主色调的不断变化,也仿佛诉说着不同时间节点下,中国最后一位皇帝跟随着历史的洪流不断遭遇的命途变迁。

05《罗拉快跑》(Lola rennt)

导演:汤姆·提克威

时间:1998年

城市:柏林

为了拯救弄丢黑帮老大10万卢克的男友曼宁,罗拉必须在20分钟内设法筹到这笔巨款,送到男友身边。更糟的是,她的自行车刚刚被偷,而柏林市区交通拥堵,她只能靠自己的双脚去奔跑。《罗拉快跑》真实展现了1990年代末的柏林原貌,女主角罗拉就好像一位向导,带着我们飞奔穿梭于柏林市区的大街小巷。影片着重强调了鲜明的色彩对比,红色如罗拉的头发、消防车和电话亭,黄色如曼尼的头发和超市门匾,灰黑色如城市的街道和建筑,似乎在呼应德国国旗的颜色。而刚经历两德统一不到10年的柏林城,还保有曾经不同的治理方式留下的痕迹。

06《银翼杀手》(Blade Runner)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时间:1982年

城市:洛杉矶(未来)

哈里森·福特饰演的银翼杀手戴克,奉命追杀已经觉醒的复制人。在同复制人搭档瑞秋相恋,以及与复制人洛伊从相互追杀到被其解救的过程中,他也逐渐反思人类自身的命运。作为影史最佳的科幻片之一,《银翼杀手》里塑造的2019年的洛杉矶,开创了一个赛博朋克版的未来城市:连绵的雨雾、灰冷的色调、阴森死寂的楼群渲染出无力的末世感;上、中、下对比鲜明的三层世界,分别对应着分化对立的不同阶级;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斑斓的霓虹灯、似金字塔的巨型建筑、高悬的巨大艺妓广告,恢宏而混杂,挑逗却压抑。关于现代城市的种种元素:技术、建筑、阶层、迁移、商业、多元化……似乎都在这部电影中受到了拷问。

07《苏州河》

导演:娄烨

时间:2000年

地点:上海

该片讲述了以骑摩托送货为生的马达与纯真少女牡丹,以及和牡丹长相酷似的美人鱼表演者美美间的爱情纠葛。影片的开头用第一人称视角,从苏州河上漂流的小船遥望两岸的城市,在娄烨摇晃的镜头下,苏州河肮脏污浊,河岸两旁的楼房正在推倒、翻修和重建。有别于观众所熟悉的那个高楼林立的繁华之都,导演将镜头聚焦在苏州河两岸的废墟和城市的底层人群,呈现出一幅1990年代,浪漫和粗鄙、脂粉和灰尘并存的独特的上海影 像。

08《罗马》(Roma)

导演:阿方索·卡隆

时间:2018年

城市:墨西哥城

尽管斩获了包括最佳导演在内的3座小金人,许多人还是将这部在最佳影片的角逐中败给《绿皮书》的电影视作今年奥斯卡的最大遗珠。“罗马”的全称是科洛尼亚罗马,它是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西部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也是导演卡隆儿时成长的地方。本片基于卡隆的童年回忆展开,描述了1960年代末,墨西哥城罗马社区里一个普通中产家庭的故事。这部电影没有色彩,不加配乐,大量启用群众演员,最大化还原了特定时代背景下的特定街区,无数生活细节被唤醒和保留,宏大的历史事件与细腻的个人情感境遇交织连结。影片对于女性的亲密画像、对墨西哥社会阶层的深刻探索,使得它不再仅仅是导演卡隆的“私人家书”,而是成为更多人关于墨西哥城的共同记 忆。

09《北京的星期天》(Dimanche à Pekin)

导演:克里斯·马克

时间:1956年

城市:北京

这部短片是新中国在成立后第一次出现在外国人的纪录片镜头之下。影片的画面从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开始,伴随着画外音切换至千里之外的明十三陵。彼时的中国,正值社会主义改造尾声,薄雾中等待建设的城市,学校里正做着实验的儿童,练习武术的老人,身姿矫健的体操运动员,无不体现着新生政权下首都的朝气;而城市里的古董和瓷器,背着小孩行走的小脚老人,寺庙、黄铜动物和琉璃屋顶,古建筑和山水画,京剧和木偶戏,又处处渗透着古老的气息。导演以一个外国游客的视角,穿行于北京不同的城区,浓缩和记录下了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底蕴,以及那个年代北京市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

10《中国》(Chung Kuo)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时间:1972年

城市:北京、南京、苏州、上海

1972年,意大利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应中国政府邀请,来华拍摄了这部后来招致批判的紀录片。整部影片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拍北京,第二部分拍河南林县、苏州和南京,最后一部分拍上海。虽然电影的拍摄路线被严格规定,场景也主要被安排在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几个城市,导演还是竭力把影片的焦点停留在平凡的居民和他们朴实的生活细节上。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安东尼奥尼试图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和还原一个真实的中国。用导演自己的话来说,中国人的单纯、诚实和互相尊重打动了他,这也是为什么他选择把中国人—而不是他们的建设和他们的风景—作为自己影片的主角。

11《超级城市巡礼》(Megacities)

制作方:国家地理

时间:2005年

城市:拉斯维加斯、墨西哥、香港、伦敦、巴黎、圣保罗、孟买、纽约

这部由国家地理频道拍摄的纪录片,试图重新审视吸纳了全球大多数人口的现代城市。制作团队深入到全球各地的8个超级城市,探寻并揭秘这些都市繁荣的关键——它们各具特色的基础设施:比如纽约的地铁运输系统、圣保罗的垃圾回收系统、巴黎的下水道系统等。影片运用叙述、实地走访和电脑绘图等手段,向观众说明:只有当这些独立运作的基础设施,融入到人、机器、规划和系统的和谐之中,才能保证整个城市健康地生存与发 展。

12《前门前》(A Disappearance Foretold)

导演:Olivier Meys,张亚璇

时间:2008年

城市:北京

这是一部关于2007年北京前门地区拆迁的纪录片。比利时导演 Olivier Meys 和独立电影人张亚璇用一年时光,记录下了这片极具北京特色的生活社区的拆迁和改造过程。影片中充斥着大量拆迁过程的细节和当地居民的不满控诉,随着现代化的商业区最终取代拥挤、简陋的老城区,几代人的城市记忆也将随之远去。

13《城市秘密》(Urban Secrets)

制作方:BBC

时间:2012年

城市:伦敦、布赖顿、布里斯托、利物浦、纽卡斯尔、都柏林、格拉斯哥

在这一系列纪录片中,英国演员艾伦·卡明以主讲人身份,带领观众依次游览不列颠群岛上的各座城市以及体现城市特色的地标建筑。通过采访城市中拥有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物,影片展示了不同城市独特的文化个性,从而赋予它们专属的标签:“圣殿”和“市场之城”伦敦;““披头士之城”利物浦;“未来之城”纽卡斯尔;“个性之城”都柏林;“文化与亚文化之城”格拉斯哥等。

14《东京:不死鸟都市的百年春秋》(Tokyo Phoenix)

制作方:NHK

时间:2014年

城市:东京

这部纪录片是对东京成功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献礼,它源于NHK工作人员对一批一百多年前无人认领的录像机胶片的发现,他们请来专家为这些胶片中的影像填色,试图还原出一个彩色的旧时代东京。历史上的东京,曾两次遭遇地震和战争的损毁,却都如同凤凰涅槃一般获得重生。这些弥足珍贵的影像生动再现了百年来东京的城市和社会变迁。

15《大同/中国市长》

导演:周浩

时间:2014年

城市:大同

同《前门前》一样,这也是一部纪录拆迁的影片。不同的是,本片切入的视角聚焦在了时任大同市长的耿彦波身上。他急切地想要推行自己让已经落后颓废的大同重现往日辉煌的改造计划,正如他的口号“大同大不同”一般,让大同成为繁华的现代都市。但这一计划将耗费大量资金,并需要重新安置50万居民。这部第52届台湾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深刻反映出在当代中国,市民利益与城市发展、地方长官的行政任期与城市长期规划建设之间的矛盾。

16《铁西区》

导演:王兵

时间:2003年

城市:沈阳

铁西区是沈阳市的一个工业城区,20世纪末,这里经历着国企改革,一个又一个工厂倒闭,大量工人下岗并失去生活的凭依。本片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工厂》,记录了铁西区3家大型国有工厂濒临倒闭或转型的最后时光;第二部分《艳粉街》,拍摄的是工人们居住的生活区,一帮年轻人在这里百无聊赖,又在拆迁后流离失所;第三部分《铁路》,是连接前两个场景的纽带,铁路边的货场里,则住着一对相依为命的父子。导演王兵用租来的DV,粗糙而真实地记录了1999到2001年间,这个没落工业城市一角,以及居于其中那些失落的普通民众的生 活。

17《深圳:硬件硅谷》(Shenzhen:The Silicon Valley of Hardware)

制作方:《连线》杂志

时间:2016年

城市:深圳

《连线》杂志这一次在他们的“未来城市”纪录片专题里添加了新的关注对象—中国深圳。这一系列包含四个短片,统一在“硬件硅谷”这一主题下。该杂志的摄制团队,深入走访了位于深圳的华强北、矽递科技、柴火创客空间、HAX、三诺智慧大厦等地的创新型公司,试图去理解深圳强大的技术力量背后的开源文化,探索此处能够成为“硬件硅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