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该禁食吗

2019-05-30

南方周末 2019-05-30
关键词:个人信用正方反方

近日,北京正式加入禁止地铁饮食的城市行列。新修订的《北京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和《关于对轨道交通不文明乘车行为记录个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实施意见》同时开始实施,在乘客守则中规定,不得在地铁车厢内饮食;在实施意见中明确,在地铁车厢内饮食或将纳入个人信用不良记录。目前,除北京之外,上海、南京、西安、厦门等城市出台了禁止在地铁上饮食的规定。南京、西安、厦门还制定了明确、详细的处罚措施。当然,国内不少有地铁的城市并没有出台类似规定。该禁止在地铁饮食吗?是一律禁止还是由城市自行决定?

▶正方:

乘客在地铁车厢里饮食,不禁止也不鼓励或是最好的办法。在不少大城市,许多通勤的上班族每天要乘坐地铁两三个小城,单程一个多小时。在上班乘地铁时,顺便把早饭吃了,早上就能晚起一会儿;在下班乘地铁饥肠辘辘时,稍微吃点东西填充一下肚子、恢复一点体力,也不难理解。就算不吃东西,长时间乘地铁拿一杯奶茶、咖啡或一瓶水喝一下、补充体液,也很正常。更何况,一般而言,在地铁车厢里进食对坐在附近的乘客干扰也比较小,相信绝大多数乘客也可以体谅这种行为。一刀切地禁止在地铁饮食似乎有些不人道,也没有必要。

▷反方:

在地铁里进食对别的乘客干扰还不小。地铁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时是很拥挤的,此时进食会影响很多人。进食的时候,多少都有些气味,会影响地铁空气质量。如果进食榴莲等刺激性大的食品,那就会对周围的乘客造成更大的困扰。至于喝奶茶、咖啡等饮料,如果列车突然启动或突然减速,很有可能会洒到别人身上。在进食过程中,可能会有食物残渣或汤水洒到地铁上,影响车厢内卫生,不及时清理的话会车内环境就显得肮脏;要清理及时的话,地铁恐怕得雇用大量的清洁人员,造成地铁日常维护成本的上升。所以地铁方面禁止的理由很充分。

▶正方:

首先,地铁禁食会造成不少问题。有低血糖的人在地铁里吃糖,算违规吗?咀嚼口香糖,算在地铁里饮食吗?婴儿吮吸母乳或喝配方奶粉,算违规吗?其次,“在地铁里饮食”也不是什么恶习或公认的不良行为。从世界各地来看,有些城市是规定不得在地铁内饮食的,如香港、新加坡在地铁内饮食是要被罚款的,但日本是允许在地铁内饮食的。地铁与动车、高铁有一定可比性,广深高铁才三四十分钟,可是动车、高铁不仅不禁止饮食,还主动售卖食品。

▷反方:

谁的地盘谁做主,是否禁止在地铁内饮食,由地铁方面说了算。如果地铁方面认为在车厢内饮食的人很少,对别的乘客干扰不多,别的乘客容忍度也较高,也不额外增加地铁方面的清洁成本,地铁方面或会默许或容许饮食,如日本的情形。如果地方方面发现车内饮食现象已经对乘客造成了相当的干扰,冲突频发,需要额外雇人来维持秩序与清洁,地铁方面可能就会禁止。当然禁止也会考虑特殊情况,如北京地铁规定不得在车厢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

▶正方:

一个国家,有的城市禁止在地铁内饮食,有的城市容许,会造成新的问题。例如,一个长期生活在A城市的人,已经对在地铁内合法饮食习以为常了,去B城市旅游,在B城市的地铁车厢内吃东西,被抓了现行,被罚一大笔钱、甚至被纳入个人信用不良信息,似乎有些冤。

▷反方:

有些规则是地方性的,所以要“入乡随俗”“入乡问俗”。在A地合法的事情在B地违法,并不是奇怪的事情。在自治传统深厚的国家,这种现象更是普遍。至于初入异乡,因为不了解或想当然而首次轻微违法、不是明显恶意违法在地铁内饮食,执法者可能也会给予豁免。

【点评者说】为什么有些城市的地铁禁止饮食,但高铁、火车与飞机并不禁止?后者不仅不禁止,反而会主动售卖或提供饮食。背后的原因是一致的:经营者对利益与成本进行了权衡。

猜你喜欢

个人信用正方反方
寻找缺失的一角
我的机器人在哪里
新版个人信用报告即将上线拖欠生活费用将影响个人信用
辩论赛
减肥秘方
论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个人信用云平台
数字骰子
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