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技工院校如何走进“创业时代”

2019-05-30邓志宏

职业 2019年5期
关键词:以赛促教技工院校创新创业

邓志宏

关键词:技工院校  创新创业  以赛促教

2015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该政策立足长远且贴近实际,为社会各阶层创业者提供了重要支持,可谓在神州大地掀起了一股创新创业大潮。而教育部则早在2010年起就针对高校发布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全方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建设。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已围绕“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常态化、规模化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然而,对于同样是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的技工院校,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创业时代”则显得有些尴尬。创新创业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能力及较强的综合素质,而技工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起点低、基础知识较为薄弱、缺乏竞争力的劣势,想要分享这一政策大餐显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创新创业能力是时代对学生的新要求,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则是时代赋予教师的新使命。技工院校的教师若能明确目标,因材施教,用足用好现有教学手段和资源并敢于创新,科学有序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同样能够让学生搭好这班“双创快车”。

一、正确认知创新创业,培养富有创客精神的新时代工匠

众所周知,技工院校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实用性强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当前,各技工院校不负重托,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着实培养出了一大批职业化、高技能的毕业生,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宝贵的人才資源。与此同时,技工院校的学生也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舞台上摘金夺银,为国争光。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但是,如今技工教育也遇到了一定的发展瓶颈并存在一些问题。不少技能大赛陷入以“快”为先的误区,掐秒表计时,虽然保质保量,但似乎在追求的成果方面过于单一、片面。教师对于学生的训练和备赛往往也以机械式的重复为主,并语重心长地教导学生“苦干出成绩”,殊不知在这个已经到来的创业时代中,“方向比努力更加重要”这一道理正前所未有地得到印证。技能型人才若不懂得思考,不会创造,则很容易在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

笔者认为,创新创业精神是对工匠精神很好的补充与延伸。作为技工院校的教师,我们要意识到创新创业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人才价值层次提升的巨大推动。我们在未来希望看到的是技工院校的毕业生能够依靠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配以独到的“一技之长”,在专业领域更好地就业、创业,并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是深陷“血汗工厂”,成为只做苦力输出的低层次劳动者。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当今技工院校的学生出生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丰富且纷杂,其所在的社会与家庭环境与上个世纪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这样说法并不过时,但教师在教育这一代学生的时候,如果没有一个能与新时代相结合的发力点,那么很有可能达不到期望的效果,甚至还被学生嗤之以鼻。作为基因中就蕴藏着“互联网+”思维的00后学生,教师对他们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就等于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发力点,让他们把敢为人先、不甘平庸、敢于冒险的精神正确地、科学地运用到这个“创业时代”中去,从而找到一个可以充分展现自我,发挥特长的舞台。

由此可见,竞争激烈的时代虽然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成长于这个时代的学生在时代背景与文化元素的影响下,先天其实也具备了适应这个时代的个性与潜质。他们所需要的正是教师能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启发与引导,让他们摆正思想,充分运用所学知识结合自身特长,更好地适应社会,向社会展现出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的应有价值。教师一旦领悟了创新创业教育的真谛,就相当于把握了时代的脉搏,顺潮流而动,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出切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创客型工匠。

二、盘活现有资源,在校内科学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培养一批升级版“双师型”教师

“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技工院校在理论结合实践教学、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下对教师的必然要求。其本意是教师应具备某一职业的从业资格,同时还具有专业化的教学能力,从而能够将职业知识与技能有效、系统地传授给学生。笔者认为这一对双师型教师的基本要求,放在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养方面,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不但注重思维模式训练,更要求采用科学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方法,洞悉行业动态,挖掘创业点子。除此之外,还要求创业者在团队组建、股权管理、融资发展等方面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

技工院校的教师如果自身没有相应的创新创业知识储备及实践经验,那很难培养出真正具有这方面能力的学生。人社部在《通知》中明确:到2025年,要实现技工院校创业师资轮训一遍。由此可见,教师自身意识的转变,技能的提升,以及实践经验的积累是至关重要的。

技工院校的教师许多都具有一定的企业工作经验,更有不少教师利用下厂实习、校企合作等形式始终与企业生产一线保持接触。这种从社会、企业中汲取经验,不断提升自我的教师成长模式值得推崇与鼓励。笔者认为,技工院校应大力支持教师下厂实践或自身在岗创业,让教师充分积累切合实际的创新创业经验。还应充分激励教师在专业领域进行工艺、技术研究,增强教师将技能、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与能力,从而培养一批能够将职业技能传授与就业创业指导相结合的升级版“双师型”教师,从源头上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

2.一体化教学的充分利用与功能延伸

一体化教学改革是近几年技工院校工作的重点,其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工作任务驱动”的教学授课模式同创新创业教育在理念上有许多相似的地方。若能结合实际工作进行相应的优化,定能对学院开展双创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在福州第一技师学院从事汽车维修专业课程教学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用好、用巧一体化教学模式,让其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展现独特魅力。

(1)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寻找工艺或市场痛点。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多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其某一次学习任务往往以一项具体工作任务的提出为起点。许多教师在制定工作任务时拘泥于教材,生搬硬套课本章节,却忽视了学生在日后工作中要切实面对的实际问题。创业项目的挖掘非常强调要抓住市场的痛点,而从社会创业环境的角度来说,也只有能够迎合市场痛点的创业项目,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不妨在工作任务设计中,拿出一部分任务放手让学生去寻找工艺或市场痛点,由他们自己制定工作内容,从而培养他们深入思考、细致分析、洞察行业发展的能力。

笔者在《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根据教材与本地汽车维修企业的生产实际,设计了“手动变速器维护保养”“盘式制动器检测与维护”等基本工作任务。而学生则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出了“绘制各品牌SUV主流车型驱动形式大全”“设计打造轮胎更换一条龙服务平台”等颇具创意,且富有实用性的特色工作任务。此外,笔者还在每堂课的开始设计了“行业新闻洞察”环节,让学生在信息获取上紧跟汽车行业的发展与动向,从而为工作任务的设计与执行提供参照。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并受到合作企业的广泛好评。

(2)在小组分工环节中,指导学生科学组建团队。一体化教学多采用小班教学的模式,并注重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而创业项目的诞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创业团队。引导学生组建架构合理、富有生命力的小组团队,不但有利于在一体化教学中充分发挥各层次学生的作用,更为今后在学生群体中诞生出高质量的创业团队奠定基础。

笔者在开展一体化教学时,一方面注重对学生按照能力层次合理分组,力求使每个小组中搭配有不同层次的组员;另一方面,则注重考查学生的性格特点与爱好特长,使每个小组中融合各方面才干的学生。例如,让责任心强、敢于担当的学生担任组长,培养其作为团队领衔人应有的素养;让思维能力强,善于分析的学生担任信息查找收集、市场分析的角色;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担任小组技术骨干等。这样一来,学生各自的优点与特长都得到了充分肯定与赋权,他们能够在被承认差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而他们的付出最终会通过团队的成绩来体现,这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因此非常有助于各个层次、不同思维方式的学生在集体中实现自我价值,并全面提升小组团队的综合实力。指导学生科学组建小组团队,既能有效保证学生在一体化学习中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又为学生之间开展创新创业合作营造了良好氛围,不失为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3)在实操环节中引导学生对商业模式进行思考。商业模式是一个创业项目的灵魂,而一个劳动者娴熟的技能、辛勤的劳动能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际上也和其所在企业进行市场经营的商业模式有一定关系。在传统技工教育的模式下,教师往往教育学生埋头苦干,机械式地重复,以验证“一万小时定律”。而当今社会环境中存在一些浮躁的现象,学生在纷杂信息的影响下,也萌生出了不少新的想法。不少教师反映现在技工院校的学生难管,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干活,这其实也不能全怪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果采用强硬的态度,对学生进行压制,往往适得其反。教师不妨换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巧妙引导学生将这种“管不住”的性格派上用场。

笔者在一体化的实操环节中,主要是通过灌输德育思想,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商业模式。在具体操作中要因材施教,对于思维敏捷、富有创意的学生,笔者重视培养其思考对工艺进行改进以及对组员的生产调度进行优化。让他们开动脑筋,想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更好的模式,从而帮助组员提升劳动付出所产生的社会价值与回报。笔者教授的学生曾在汽车美容课程的洗车实操中萌生出一个想法,其发现市区洗车店租金昂贵,若只从事洗车业务,显然入不敷出,而在顾客流量变化方面,其注意到房车产业与露营旅游这几年在国家政策层面上获得不少利好,于是构思出《都市房车港》创业项目,尝试依托市区的洗车店打造低成本房车补给平台。该项目经指导参加福建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荣获银奖。

(4)在总结评价环节中训练学生的路演能力。一体化教学的总结评价环节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发挥更大的价值。笔者在教学设计中,首先深入分析该环节在实际操作中暴露出的问题。笔者发现,不少教师都是给学生一份设计好的表格,其中的评价内容有较大篇幅是有关着装、工具摆放、操作规范、现场清理等原本每位进入实训场所的学生就应该自觉遵守的最起码要求。而技术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也只是一些操作工艺步骤的照搬。部分教师将这些内容包装一下,让学生填填表、打打钩,就堂而皇之地变成所谓的评价反思环节,笔者认为这远未达到一体化教学要求的目标。

为此,笔者在这一环节摒弃形式主义,谋求实用性,并更进一步,参照创新创业项目在比赛及融资中非常重要的“路演”环节,对学生在内容归纳展示、语言表达描述、新媒体应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综合性要求。在笔者设计的模式下,学生组员首先要在领衔人的指導下,对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量化打分,与其他小组进行横向对比,其目的不是纯粹的评分排名,而是让他们建立竞品分析意识。其次,领衔人还应指定相应的组员负责内容采编、文案设计,并通过新媒体发布展示。让学生充分用好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展示自己小组的工作成果。最后,还可安排领衔人带领组员上台模拟路演,总结汇报小组团队在任务制定、信息收集、开工实操等各进程中的所作所为及心得体会。同时,学生还可针对任务的实战化、市场化提出相关建议与构思。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就曾在这一环节中提出了名为《爱屋及车》的创业构想。经指导,该项目参加福建省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创新创业大赛,荣获最佳创意奖。

3.让现代学徒制发挥更大作用

创新创业离不开实践,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双创氛围,为学生打造一个尝试创业的平台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难免力不从心,并且,学校如果只是依靠校园内的环境开展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显然难以面对社会创业环境下的残酷现实。如何让学生在百舸争流、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高质量地就业、创业?笔者认为现代学徒制应该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模式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尝试创业的避风港,学生可以在实战环境下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并有效规避风险。通过现代学徒制,我们要给学生一把梯子和一张大网。一把梯子助力成功,让那些怀揣梦想,确有实力的学生登上成功的舞台,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者。而一张大网则宽容失败,提供保障,让那些暂不具备条件的学生能够感悟创业道路的艰辛,养成能够在平凡的岗位中戒骄戒躁,脚踏实地工作的良好品格,并积累经验,先做好准备再等待机会。这也不啻是创新创业教育带给他们的宝贵财富。

三、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作用

据笔者观察,当前各技工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建设的情况并不均衡。纵观全国,在广州、浙江等省份,一些技师学院确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了课程体系,学校与企业开展紧密合作,甚至已在校内设立了孵化基地,为学生的创业项目提供一条龙服务。而在笔者所处的福建省,技工院校在创新创业领域的有关工作虽已起步,但仍有许多建设内容急需完善。这些建设工作不但繁杂,而且许多领域都比较专业,不少学校组织起来难免困难重重。

为此笔者在这里建议技工院校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不妨化繁为简,首先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作用。国家有关部门主办或牵头的创新创业大赛,其参赛要求及评分规则就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及指导价值。学校若以之为参照,就能很快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同时,创新创业大赛具有强烈的宣传、号召作用,能够在师生中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从而带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建议各技工院校结合自身及当地实际,选择适合本校参加的某类创新创业大赛为筹备重点,以之为抓手,深入解读,鼓励师生积极参赛,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寻求发展。由此出发,再循序渐进、科学有序地部署开展各项相关工作。在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还要及时发现问题,广泛征求意见,进行调查论证与辩证反思,这样才能不断地提高技工院校创新创业工作的质量,助力学生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作者单位:福州第一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以赛促教技工院校创新创业
提高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的策略分析
“以赛促教”学习方式在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运用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