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培训效果的研究
2019-05-30张华张英
张华 张英
关键词:“互联网+培训” 职业技能提高
近年来,一些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大力开展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并编制“工作岗位—能力素质—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实施方案,逐步建立员工岗位学习路径图,通过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实现人才储备和企业发展战略;通过培训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这就對培训单位提高培训效率、效果和质量,加快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强调的是跨界融合、沟通一切,而“互联网+培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学员体验和学员参与为核心,建立以学员为中心的学习生态圈,实现“随需而动、随手而得、如影随形”的学习新趋势。用最低的成本、最高的效率为企业、学员创造最大价值。在这种背景条件下,如何能够实现培训业务的“互联网+”,加快企业技能人才培训的发展步伐,成为培训人员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现场职业技能培训的不足
1.培训教师一线生产经验不足
一线实际生产中总是千变万化的,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在不断地发展创新,在这种情况下培训者要及时跟上实际生产发展的步伐,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以便更能适应职业技能培训的需要。
2.集中培训时间较短
企业技能操作人员过于分散,受工期和地域的限制,集中培训比较困难。同时受经费的限制,技能操作人员长时间集中培训不现实。
3.解决一线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不足
在生产实践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因为培训不及时而不能得到解决。
4.解决培训后的延伸巩固学习方式不足
从以往的培训来看,学员参加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后学习不能持续,出现学习的断点,学员能力提高受到限制。
5.参训人员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参训的技能操作人员一般为初中文化水平,学习能力较差,对新知识、新技能的接受速度比较慢,而且有的学员年龄较大,记忆力下降,这就影响了培训效率和效果。
二、“互联网+培训”弥补现场技能培训的不足
1.随时随地使用信息技术,补充与完善现场集中培训
“互联网+培训”是对现场集中培训的补充与完善。它是通过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在培训课程和管理中,整合多种学习理论、教学和管理手段,给受训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及多样化的指导环境和教学方式。对解决目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借助移动网络平台、构建培训学习生态圈
通过专用通信、移动课堂、微信群等网络平台方式,构建全新的培训学习生态圈,解决参加培训的技能操作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使学习成为一种自发行为,进而提升工作绩效。通过专家、学员和教师的在线交流,使培训教师及时了解生产一线存在的问题,掌握一线操作技能人员的培训需求。
3.采用“线上+线下” ,实施三段式模式进行培训
使用“线上+线下”的方法,围绕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采用三段式模式实施,提供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以保障培训效果提升。
方式一:线下培训。组织学员进行现场培训,讲师以系统的逻辑结构将学员一步步地引导到正常的培训项目中来,给学员一个完整、系统的培训知识体系,使学员在培训期间内接受最正规的指导和学习。
方式二:线上培训。对现场集中培训补充与完善,使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培训服务,讲师对学员培训学习情况进行督导,学员碎片式地自主学习,培训管理人员控制日常培训工作。
(1)项目设计。在“互联网+培训”提高技能培训效果研究中,笔者所在培训中心选择了不同的培训项目作为实验对象,进行提高技能培训效果研究实验。对培训项目学员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针对不同的培训项目进行了设计和调整。运用了“互联网+培训”的“线上、线下”的培训模式,围绕训前、训中、训后三个阶段,采用三段式方法进行比较。
(2)项目实施。第一段为训前,分析需求、设计体验。主要内容为线上预习和打基础阶段(利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平台)。
第一步:创建班级微信群。在培训班开班前即把学员、项目长(班主任)、培训设计人员、业务主管部门人员、公司技师专家等各类培训相关人员纳入平台,构建起培训学习生态圈。
第二步:实施微信群运行方案。开设移动虚拟课堂,培训管理设计人员借助微信群平台向培训学员推送消息通知、调查、预习培训相关知识等图文资料。让参加培训的人员在没有报到之前,在岗位上提前有针对性地学习相关知识,打好基础,从而有效解决技能操作人员训前知识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精准分析和分解学员的学习行为,分析、把握培训需求,并邀请学员、业务主管部门人员、专家等各方共同参与;采用快速迭代的开发方式,重新调整、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分析和制定有效的落地和推行方法,使培训方案与操作一线的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这样设计出的培训方案更受学员欢迎,更能体现技能培训的价值。最后要求学员在开班前,总结出3个自己最常遇见、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参加培训,课上再进行问题研讨,这将会拉近职业技能培训与企业一线实际工作的距离,从而大大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阶段为训中,线上、线下实施项目,首先,做好项目中的实施与沟通。在教室、实训室进行现场培训,利用体验教学、案例分析、情景教学、实际演练等培训手段,强调教师与学员面对面地交流、沟通、互动。在面授培训期间,教师利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途径,讨论和分析训前工作中困扰学员的3个案例,其目的在于让学员掌握和应用这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其次,通过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使学员能够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答案,使学员回到自己工作岗位时,学会知识转化的方法。最后,通过案例研讨分析,学员在一起研讨,大家对问题的看法和处理问题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学员对于解决问题的思路更开阔,办法会更成熟。如此设计,提高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学习专注力和投入感,从而培训效果也更易收到实效。
训中,学员还可以通过线上PC机或手机在培训课余时间将零散时间利用起来,随时随地地收看培训教师上传的教学课件,进行碎片式学习,及时解决学习中的疑问;进行线上的复习和學习,解决学员记忆力差,面授时学员吸收和转化率不高的问题。通过互联网线上与培训教师的联系、交流,拓展了教师的指导时间和空间,使其更有可能关注到学员的个体需求,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咨询;培训教师将学员提出的典型问题,以一对一、一对N的形式,通过互联网向学员发送,学员之间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所有学员能够互相学习借鉴,促进技能操作人员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得到不断提升。
第三阶段为训后,促动转化、评估复盘。主要内容是线上巩固、答疑、培训信息反馈等。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也可以经常在线上获取学习资源,与教师、专家之间进行互动、沟通。根据对学员的学习效果评估、学员的培训总结以及培训调研,“互联网+培训”模式在促进学员掌握基本理论、提升岗位操作技能、获得自我成长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3)实验结果:通过“互联网+培训”模式,2016年与2015年同一项目培训班相对比,学员的学习兴趣提高了35%,培训管理效率提高了20%,学员培训考核通过率提高了10%,学员满意度达到98%以上,服务成本节约了15%。研究表明,真正实现了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了培训效率。
三、研究成果及价值
“互联网+培训”的价值是使技能培训做到让学习在培训前已经发生,让思考在培训中更加积极,让行动在培训后持续进行,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学、练、测、赛,提升员工素质能力的移动化学习模式。“互联网+培训”具有强交互性、及时性和实效性等特点,弥补了现场集中培训的空间、时间、师资、费用等方面存在的限制。
1.促进了技能培训方式的改革
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方式,一线技能操作人员、技能专家和培训教师的信息反馈和互动,使培训教师能够了解一线的大量案例。使培训教师一线生产经验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学员的理论实践问题得到了及时解答,同时可以及时解决一线生产实践中发生的技术问题。
2.提升培训绩效的有效动力
“互联网+培训”具有的流程固化性、可追索性、可跟踪性、互动性等技术优势,可以使训前需求评估、训中实施执行、训后行为转化,使培训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强化培训的针对性
培训前后和线上线下全过程的互动交流,变单调乏味的学习培训为丰富有趣的快乐学习过程,在培训活动中增加体验和互动,在网站或微信群上设置有奖比赛、点赞、红包等环节,提升学员的主动性、趣味性、积极性。让每一个学员根据工作需要独立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将学习与工作质量改善、自我提升紧密结合,因而大大强化了培训的针对性。
4.节约培训成本,提升培训效益
学员可以随时随地、跨越时空,利用“互联网+培训”,可重复学习、普及学习、节约差旅,对培训单位而言可以大大节约培训成本,提升培训效率。
5. “互联网+培训”形成有形化成果
在研究实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笔者所在培训中心“互联网+培训”提高技能培训效果的相关培训模式和流程。
(作者单位:中石油东方物探培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