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习生态系统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研究

2019-05-30王兴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

摘   要:对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全面评估,有利于准确把握建设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持续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学习生态系统观,从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建设、学习者通过应用服务与共同体其他成员和环境交互等三个方面为评价对象建立评价体系,针对起步、应用、整合和变革等生态系统进化的四个阶段,提取每个阶段的关键指标,并结合浙江省东阳市和四川省汶川县的实际调查数据进行评价体系应用实践,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当前制约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对进一步针对性地优化推进路径和改进实施策略有一定参考意义。

关键词:学习生态系统;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9)07-0006-06

一、引言

自“三通两平台”工程(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施以来,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以云计算技术为核心的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国家教育云”平台)作为“三通两平台”工程的核心组件,由中央电化教育馆具体负责建设与运营,于2012年12月正式上线,并选取多个省的市(区县)开展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经过5年多的应用试点工作,已经成为区域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以网络空间为中心实现多种教学应用服务聚合的公共性支撑平台,在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为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教育信息化2.0”的实现创造了重要条件。

利用多种指标体系开展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是区域教育信息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和前提。通过建立动态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全面评估,有利于准确把握建设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制约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为及时调整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进一步优化推进路径与改进具体的提升策略,为提高教育信息化效益,推动区域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特别是在当前“三通两平台”建设和“国家教育云”平台规模化应用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实践新背景下,如何从更加开放的角度,以应用效益为导向,既关注建设、应用、融合与创新的动态过程,又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建立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试点和非试点城市开展对比评价实践,已经成为区域教育信息化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国内关于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相对较晚,但也发展迅速,通过近10年的研究发展,绩效评估相关方法和技术已完全融入到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领域。顾小清在吸取管理领域平衡记分卡理论和美国“STaR”评估量表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立体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包含视角、发展和角色等三个维度,其中发展维度包含起步、应用、融合、变革等四个阶段[1]。杨永贤、吴砥、卢春、谢幼如、李贺等学者也构建了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实践。[2-6]当前以“三通两平台”建设以及“国家教育云”平台规模化应用为背景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抛砖引玉,开展基于新型“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并根据评价结果分析当前限制区域教育信息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对进一步针对性地优化推进路径和改进实施策略有一定参考意义。

二、基于“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观”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构建

从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出发,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信息技术为交互渠道和背景,由学习共同体及学习环境构成并融合统一的有机整体。该整体中学习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学习共同体与环境之间基于信息技术的手段不断地动态交互,实现知识的高效转化。学习共同体是该生态系统的核心,包括学习者和助学者。助学者是一切对学习者学习可能产生影响的人或者组织,如教师、家长、管理人员、专家、培训机构、社会组织等等。学习者和助学者之间的角色并不固定,可以在不同的场景相互转化。在该生态中,学习环境主要是指信息化背景下的虚拟教学环境,当然也包含传统的现实教学环境。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以及学习共同体与环境之间利用信息化应用系统不断进行交互,实现知识的转化,这是新型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观的核心[7]。从学习生态系统视角来看,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因此设计评价体系指标的关键在于准确选取一些系统内部的、侧面的、典型的局部特征用于表征整个系统的总体特征。本文在新型教育信息化学习生态观指导下,试图构建一个能够比较科学、准确地反映基础教育信息化整体发展状态的指标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通过文献调查、专家指导等方式,抽取教育信息化评价的重要指标,并且统一纳入到新型区域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中,按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构评价体系。从信息化学习环境、学习共同体建设、学习者同共同体其他成员和环境的交互三个大的方面作为评价对象进行评价,如表1所示。信息化学习环境评价包括环境的建设情况、环境的保障能力,学习共同体的评价包括对当前教育的满意度、应用能力以及领导与创新能力等。学习者通过应用服务与共同体其他成员和环境交互的评价指标包括信息化交互的渠道、信息化交互的成效。

评价对象“信息化学习环境”中的二级指标“信息化教学基础环境建设”涵盖五个方面的三级指标,包括互联网接入条件和教学终端等硬件环境建设、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学资源等软件环境建设、信息化学习氛围等人文环境建设等。“信息化保障能力”涵盖五个方面的三级指标,包括管理与服务水平、网络信息完全、持续的经费投入、管理制度与激励政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评价对象“学习共同体建设”中的二级指标“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包括学习者、教师以及家长与社会群众的满意度,“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包括学习共同体的素质培训与能力建设,学生、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学校信息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管理部门教育信息化创新意识与能力。另外一类生态环境中的评价指标是学习者通过应用服务与共同体其他成员和环境交互的渠道和成效。

2.评价对象的发展阶段判断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UNESCO)等组织根据教育信息化建设应用过程中所处不同阶段的一些关键特征,将县市级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分为起步、应用、深度融合以及持续创新等四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关键评价标准描述如下[8]:

(1)起步阶段:县市级区域教育管理部门思想认识已经基本到位,开始重视教育信息化,并着手制定规划、出台政策、筹措资金和准备实施。在本阶段形成完整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顶层设计,根据区域特点形成有质量的典型县市区域调研成果和切实可行的总体建设规划方案,完成配套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政策和机制建设。本阶段的关键判断依据有:调研方案、已经过论证的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规划方案、管理政策、建设计划和资金等。

(2)应用阶段:完成“三通两平台”等基础环境建设,基本完成教师、学生、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等核心利益相关者的理念与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建设、信息化教学典型应用模式建设、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以及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并利用应用系统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本阶段的重点考察指标包括:计算机、平板等信息化终端数与师生数的比例;网络连接、无线覆盖等基础环境建设水平;各种应用系统的实际运用情况;信息技术理念与能力的建设情况等;教师、学生等的信息化能力与水平;信息化资源建设情况。

(3)深度融合阶段:要实现所建设系统在日常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形成常规性教育信息化应用工程,并完成优质特色资源的生成与共享以及模式优化与创新之后形成的区域特色工程、区域示范工程建设。这一阶段的评价指标包括:已形成自主良性演化的信息化学习生态环境;师生在教学全过程与信息化应用服务密不可分,且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不断显现,已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深度融合,并对提高教育效率与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4)持续创新阶段:通过持续的发展创新,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最终形成一个促進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突破时空限制的智慧型教育教学环境,并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起示范引领作用。以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性、交互性等能力,提升师生的“数字胜任力”和“媒体与信息素养”,重视促进民众的“终身学习力”为重要的阶段评价指标,这其实也是“教育信息化2.0”发展阶段的本质特点与要求。

基于“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方式是先利用关键指标确定评价对象的发展阶段,然后再计算量化分值进行评价对比。

三、对东阳与汶川的评价实践与结果分析

1.数据来源

为了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本研究团队借鉴郭伟刚等人的研究成果[9],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座谈与访谈等多个渠道收集数据,有利于充分考察和相互印证。

(1)问卷调查

匿名的问卷调查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和调查内容设定,从不同对象的真实反馈,比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区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情况。

①县级管理人员调查表。用于了解县级区域信息化顶层设计、管理制度与激励政策建设、资源投入产出、建设与应用整体状况、以及管理部门的教育信息化创新意识与能力,并对教育信息化推动区域教育发展中的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等方面的绩效进行考察。

②学校行政领导问卷。用于通过学校领导层的反馈,了解学校层面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学习氛围建设、管理与服务水平、师生教育信息化创新意识与能力等方面的成效与问题。

③教师问卷。用于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年级段、不同范围教师队伍的调查,了解他们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现状的基本认知、评价和满意度,以及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信息化应用与交互的具体情况。同时深入考察教师的信息化素质、能力、意识以及意愿,开展教育信息化的培训与能力建设情况以及制约因素等。

④学生问卷。用于通过对区域内不同年级段、不同范围学生的调查,从学生的角度了解学校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信息化应用与交互的基本情况、信息化教学满意度、以及信息技术素质培训与能力提升的情况。

⑤家长和社会群众问卷。用于从家长和社会群众的角度了解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情况、满意度、素质培训与能力建设、交互的渠道与机会,以及家长对子女接受信息化教育的意愿和态度等。

(2)实地考察

在区域内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学校,开展实地考察了解区域信息化建设、应用的整体情况。通过听取学校领导汇报、查阅资料,考察信息化应用系统的投入产出、运行状况、使用效率、存在的问题等。

(3)师生座谈访谈

在区域内有代表性的学校选取一些不同学科、不同年级段师生,在相关领导回避的情况下进行深入座谈访谈,主要是考察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中的基本情况、信息化教育的特色与优点、相对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可收集合理化的建议。

2.数据计算方法

(1)根据高一级的指标分值由若干个低一级的指标分值加权求和得到的方法,分别计算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数值。

(2)每个三级指标分值则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由专家实地考察、座谈访谈后的打分和调查问卷计算得到的分值加权求和得到,权重由知名学者以往的研究成果、专家指导和经验综合确定,其中调查问卷的得分又按照问卷面向对象的特点和具体内容从5类不同的问卷中选取确定,如表2所示。

3.评价结果对比与制约因素分析

先根据前文所列的关键指标判断汶川和东阳当前每个评价对象所处的阶段,如表3所示。

然后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实际调查和座谈访谈后进行的专家打分,得到每个三级指标的分值,并用图进行对比。四个虚线的框表示四个发展阶段,先确定发展阶段,再计算得分值,得到如图1所示的评价结果。

根据汶川和东阳两地的基本情况[10],以及本次调查数据和评价结果,从学习生态系统的角度对区域教育信息化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制约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和深入推进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平衡结构性失调,生态环境中的管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投入比重少,而基础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投入占比大,共同体建设机制不健全。根据能量流和物质流分配的调查分析,目前大部分试点城市近90%的经费投入用于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与维护,“重建设轻应用”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容易忽略学习者以及学习共同体在生态中的主体作用。而且在优质、本地化数字教育资源购买、开发、维护中经费投入较少,严重影响师生使用云平台开展教学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的学习共同体中助学者应该包括一系列成员和利益相关者,如家长、社会群众、教育组织、教师、社会群众等,但是在实际建设中,片面注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和应用能力建设,对学生长期的信息化能力建设偏弱,而往往忽略把家长、社会群众、教育组织等纳入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范畴,造成共同体主体部分缺失。

(2)交互的渠道和成效是衡量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当前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中常态化情感性交互缺失,学习共同体之间、学习共同体与环境之间交互的渠道和交互成效亟待提高。首先,当前信息化生态系统的建设往往只考虑通过交互实现学习者认知能力的培养,而对情感交互和情感学习这两个基本要素往往容易忽略,且对其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次,基于云平台的教育应用是实现学习共同体与环境交互的根本途径,但是利用率非常低,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虽然“教育云”平台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网络学习空间账号,但是整体活跃率仅为18%。只有部分学校常态化运用网络学习空间,部分学校的教师会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布置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学习,但是部分教师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只是上传课件或者发日志,多向互动交互的情况极少。

(3)生态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能力和自我进化升级的能力较弱,外因和内因协同作用机制不健全,学习共同体能力建设、培训不到位,校长、信息化管理人員特别是一线教师信息化领导力缺乏。首先在内因方面,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有接受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但缺乏持续性和深入性。东阳只有不到32.3%的受调查教师认为自己能够独立制定信息化教学目标并有效实施、设计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信息化教学过程、动态收集过程性评价结果并分析、完成信息化教学创新比赛。另外,共同体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平均为73.7%,说明共同体关键群体中的一线教师、家长与社会群众等利益相关者推动生态系统进化的能力和意愿都非常弱。其次在外因方面,部分县域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规划与建设不合适,缺乏对本地现状的了解和顶层设计的充分论证,直接照搬发达城市的建设模式,对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的分配和利用不合理,在促进生态进化关键的限制因子上缺乏针对性的改进策略,并且缺乏对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去向与绩效的跟踪和动态调整。

(4)信息化环境建设与升级进化不到位。如何进一步完善有效支撑学生泛在学习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如何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引领教育教学变革和创新作用,如何利用大数据实现教育的精准管理和精准教学,如何满足学校特色发展和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等所需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配套与完善问题亟需解决。无线网络以及终端设备没有按照实际教学需要定期进行升级。教室的多媒体存在问题,教师使用不便,部分学校配备移动学习设备,但是达不到50%~80%的教室支持网络教学或移动学习,同时学校校园无线覆盖范围小,且网络质量差,无法支持学校师生开展大范围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或者翻转课堂学习等形式。

(5)学习共同体能力建设不到位。教师教育信息化意识、多媒体教学设备操作、数字教育资源加工处理、通用教学软件应用等方面的能力相对较强,但在学科教学工具使用、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使用和交互式教学环境操作使用等方面的能力欠缺。教师利用信息化资源、设备开展课堂教学成为常态,但信息化教学系统设计能力较差,主要应用形式为辅助传统教学,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水平不高。对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培训活动较多,但培训效果并不显著,并且培训内容也缺乏对不同学科的针对性,对于教师真正需要的与信息化教学切实相关的培训却很少。学生信息化学习水平发展存在不均衡现象比较严重,不同性别、年级中存在差异,不同学校学生信息化发展水平存在校级差异,校内不同个体之间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建设个人学习空间,利用个人网络学习空间管理资源,熟练使用教师网络学习空间中的讨论区、评价等功能,但是在根据个人学习需要和学习计划选择开放性学习社区、网络学习空间,获得学习帮助方面还有待提高。家长配合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意愿和能力都偏弱,而且家长和社会群众长期游离于现有的教育体系,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应用体系之外。

本文给出了一个较为初步的基于“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观”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计算和对比评价区域教育信息化绩效。各指标的数据来源比较全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较完整地、定量地、客观地反映区域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的各方面情况,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并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不同区域之间的绩效差异。其主要缺点是采集数据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多人力,需要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与社会群众等共同体成员的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07(5):23-27.

[2]杨永贤,杨晓宏.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体系构建——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13):67-70.

[3]吴砥,李枞枞,周文婷等.我国中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研究——基于湖北、湖南、江西、河南、安徽5省14个市(区)的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6(7):1-9.

[4]卢春,曹清清,阳小,吴砥.区域信息化教学应用评估及提升策略研究——以西部G省为例[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8(4):50-58.

[5]谢幼如,常亚洁.绩效导向的教育信息化评价模型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56-61.

[6]李贺.县级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评估框架建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7):107-114.

[7]王兴,孙祯祥.新型信息化学习生态系统视域下深入推进区域教育信息化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13):1-6.

[8]卢丹,解月光,魏国宁.UNESCO亚太地区教育信息化绩效指标体系的诠释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3,40(5):88-94.

[9]郭伟刚,李亚娟,岑健林,朱珍,戎海武.学校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模型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0(4):36-40.

[10]王兴,孙祯祥,韩俊,历先光.教育公平视域下西部民族地区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分析与思考——以汶川县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19):61-67.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绩效评价
翻转课堂下学习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的思考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