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读“嘉肴”,体悟至道

2019-05-30邱晓莉

语文建设·上 2019年5期

邱晓莉

《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现被选人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本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十二课《礼记》二则。

全文共七十个字,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指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即“教学相长”,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以及工作、学习和实践的重要性。虽然这篇课文存在的语文教材版本不多,曾出现在2001年初审的人教版和鄂教版教材中,但是它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学相长”的命题,在《礼记》中的地位非常高。

一、文本解读综述

1.文本解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先以“嘉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说明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悟道。对于“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之意,孔颖达疏:“嘉,善也。旨,美也。虽有嘉美之肴,兼陈列与前,若不食,即不知其肴之美也。”如同虽有嘉肴,不吃不知其美味一样,不学载于经典中的“道”,是不知其善的。这里强调的“学”的根本目标是掌握那个至善之“道”。嘉肴,为肴中之上者,不是一般的肴馔。以肴之嘉喻道之至,所以这里的“学”也绝非幼学、初学之学,而是更高学问之学。“至道”乃封建政治、道德规范和思想境界。这是前人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不學,不知道”,这也肯定了后天教育的作用,人必须通过学习,才能掌握“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就是经过学习后,才能了解自己认识上的不足;知困,就是一经教人,才能知道自己哪些地方真正懂了,哪些地方存在困惑。这两句是论述在学与教中都能发现自己学问有短缺不明之处。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则是承接上句,论述发现“不足”和“困惑”的重要作用: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才能自我勉励,进一步要求自己孜孜不倦地钻研而求得长进。自反、自强,互文同义,都是说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此句中的“自反”“自强”与第一句“弗学”之“学”相呼应,都是指对更高、更深学问的学习。

总起来看,二、三句说的是通过学和教这两条途径发现学习的不足并进一步学习,可以概括为:学,长也;教,亦长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则是前文论述的结论,即对进一步学习的意义和具体途径的归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孔颖达疏:“‘故曰:教学相长也者,谓教能长益于学善。教学之时,然后知己困而乃强之,是教能长学善也。学则道业成就,于教益善,是教学能相长也。但此礼本明教之长学。”孔颖达疏并没有强调教学相长讲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而是强调教与学都可以促进道业的成就,至于促进什么人的道业成就,却没有明确讲,显然不是单指师生之间的任意一方。从字面来看,似乎更倾向于讲学者的学业可以通过教与学得以相长,但无疑也适用于受教者一方。总的来说,教学相长的基本含义是:教与学双方都以学“道”为中心目的而互相促进,教方是在教中学“道”,学方是在学中学“道”。

“《兑命》曰:‘学学半。”以“教人是学习的一半”为佐证,进一步加强论证。《学记》“学学半”中的前一个“学”在《尚书·兑命》中原为“教”,音xiao,即“教”之意。“学(教)学半”可以理解为会教是学之一半,即用学教或学为师的方式来学是学之一半功夫。此理解是最深刻的。

2.“教学相长”理解综述

对于“教学相长”一词,历来有两种解释。其一是将其纳入教学原则的范畴,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两者,依此将其理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可以相互促进”。如毛礼锐、沈灌群主编的《中国教育通史》中就将其作为教学原则来解释,认为这一原则“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既矛盾而又统一的关系”。王炳照等人编的《简明中国教育史》中也将其作为一条教学原则,指出“‘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其二是认为“教学相长”是一条“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认为“教学相长”一词的主体是教师,将“教学相长”理解为“教师施教的过程同时也是教师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即教师通过教而促进自身的学。如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就持这种观点:“‘教学相长的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相互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它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

上文中讲到“教学相长”的基本含义与当下的常规理解截然不同,不是师生之间的相长,而是两种学习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下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要对“教学相长”作正确的理解还需从字源上来看“教”字在先秦时期的意思。从字源上说,《学记》中此段的“教”应理解为学习的一种方式,即仿效,从师而学,效师,其主体仍为学生,而非教师。

“教”字在古代写作“教”,是一个由“(爻子)”和“支”组合而成的会意字。其左半部的“(爻子)”字并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孝”字,而是一个独立的字,弄清“季”字的本义有助于我们厘清古代“教”字的意思。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爻子)”解释为“放也,从子爻声”,清代段玉裁在《说文注》中将其解释为“放,逐也,仿相似也”。另外有学者也指出,“拿”字并非一个单纯的形声字,“爻”字在表示其字音的同时也暗示出了它的语源。“爻”字从本义上是“交”“合”的意思,而由“交、合”也可引申出“仿效”的意思,即所谓效仿、模仿就是使自身的行为与某种作为样板的行为相合。如《广雅·释诂》:“爻,效也。”由此可见,不管从“爻”的字义还是从“季”的字义,我们都可看出古代的“教”与“仿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也就是为什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也”的原因。而“教”字的右半部为“支”,是一个象形字,《说文》:“支,小击也。”按照其甲骨文的图形,后世一般将其理解为“手持棍棒”。那么由“季”和“支”组成的“教”字,就蕴含着一种“受指导而仿效”的意味。但不管怎样,施行“教”的主体仍为学习者本人,而非施教者——教师。

从“教”字的字源可以看出,其意思与“效”有关,“教”所指的只是学习主体的一种仿效学习方式、路径而已。

第二,“教学相长”中的“教”“学”指的是学生学习的两种路径和方式。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在以“学”为中心的古代教育话语体系下,“教”和“学”说的只是学生学习的两种不同的路径,一为“自学一觉悟”,一为“师学一效仿”。因此,《学记》中“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一句,不可以理解为前一句在讲学生的学,而后一句在讲教师的教,这样理解与全段主旨不符,也与先秦时期对“教”的理解不符。在此段中,教的意思应为“效仿”,在对先贤和益友的效仿中,知道自己在道德方面的困惑与得失,进而“见贤思齐”,有所长进。“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都是就学生的学习而言的,是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都能促进学生的成长,使学生“自反”和“自强”。

2.艺术特色

本文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二、案例设计综述

1.教学点与教学内容选择的课例综述

笔者从十篇公开发表的课例中对该课的教学点进行了统计,教学点的选取如图1统计。

注: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故曰:教学相长也。

4.《兑命》曰:“学学半。”

5.其此之谓乎?

从十篇课例选择的教学点来看,可分为两种隋况:

第一种情况是针对这篇文言文,几乎每个句子都是关键句,力求面面俱到,教学内容也是零散的。因为这篇课文一共才七十个字,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所指一目了然,所以教师很容易陷入“忘言”的泥淖,复制千人一面的教学模式:介绍《礼记》和《学记》一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一疏通文意—合作探究(探究《虽有嘉肴》讲了一个怎样的观点以及为何要从“虽有嘉肴”写起)一拓展延伸(挖掘教学相长的启示)一归纳写法(运用类比和对偶)。这样的教学给人的感觉是教学流程完整,但是流于文字表面,没有突出教学重点,学生也未必能真正读懂这篇文章。

第二种情况是选择课文中最为关键的两三个句子,联系全文展开充分的学习活动,教学内容相对聚焦。如有些教师能够抓住“是故”与“故”这两个结论性的语言标志来梳理文章思路,研习谋篇布局的章法;有些教师抓住四次重复使用“然后”一词,来体会炼字炼句的艺术;还有教师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中的“弗”改为“不”,来体味言语的韵律美。

2.教学方法的选择十篇教学案例主要用到的教学方法如图2所示:

有关教学方法的说明:

(1)对于《虽有嘉肴》这一文质兼美的古代文化精华,只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方能让学生熟读深思。初读品美韵,让学生在自由的、大声的、摇头晃脑的合作朗读当中,读准字音,读出句读,读出句式的整齐之美及音韵之美,读出文章思路的清晰之美、文势的流畅之美、层次的递进之美、文气的贯通之美,让课堂充盈古诗古韵,让学生体味文言文高贵典雅的精神气质。当然,这些读不是孤立的,它还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验有效融合,努力体现训练的层次性,以达到解读文意、感悟人生之目的。正因为如此,让学生细读文本,互相合作,读出大意,其形式不仅仅是口诵,而应是多种器官协同,增强刺激,使学生注意力相对稳定,提高其感知与记忆效果,强化情感熏陶。而小组PK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子的理解有了更深刻印象,而且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知识,有助于培养文言语感。此外,对照幻灯片再读译文,并将它与自己的理解相比照,在诵读、比较中再次强化对文言知识的积累。真正做到简简单单学语文,扎扎实实学语文。

以多角度的诵读品析和情感体验活动,将有声朗读、无声品读与情感体悟有机融合,使学生能够扎实有效、静心深入地走进文本,从中感受和体验到文章的哲理之美,进而掌握个性化解读文言散文的方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这样设计,既抓“言”,又抓“文”,真正做到因文悟道,因道悟文,言文合一。其终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品读文言文的同时,传承古典文化,感悟人生哲理,实现自我完善,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我国传统经典的热爱之情和学习兴趣。

(2)大部分执教者采用了知人论世法。毕竟《礼记》《学记》这些文学典籍距离我们有两千余年,很多初中生并不熟悉,知人论世法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相关知识,提升文化素养。

(3)大部分执教者善于运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教学是一项双边活动,新时代的教学活动都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导作用。特别是对于“教学相长”道理的理解与分析,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在合作探讨的过程中,思路会越来越清晰,理解会越来越深刻。

(4)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体悟道理。散文的魅力在于读者在閱读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后实现对社会、人生的领悟。所以散文教学应致力于引导学生潜心体会,找到作品中的那个“我”,体悟出“我”的心得。所幸,不少执教者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真正考虑到学情,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去谈从文中得到的启示与体会,使学生能够从“教学相长”“学学半”这些思想观点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告诫自己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领悟道理。这样一来,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精益求精,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教学建议

1.依循文本体式选择教学点

《虽有嘉肴》首先是一篇文言文,“文言”“文章”“文学”和“文化”,一体四面,相辅相成。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着力点,是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章法考究处,炼字炼句处”具体地把握作者的“所言志,所载道”。

据此确定《虽有嘉肴》教学点如下:

(1)文言方面:第一,正确朗读,读准字音,特别注意“兑(yue)命”,“学(xiao)学(xue)半”这几个字音;读出文言韵味。第二,理解文言字词“虽”“困“然后”的含义,掌握宾语前置这一特殊文言现象。

(2)文章、文学方面:第一,厘清文本的脉络;第二,品味文本语言,体会类比说理的表达艺术、文章的韵律美以及言语形式对中心观点的有力表达。

(3)文化方面:汉字文化;《学记》中其他有关学习的名句。

2.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点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虽有嘉肴》这篇课文篇幅短小,他们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章的大意。在疏通了文意后,他们也能够很容易找出“教学相长”这一中心论点。但是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是让学生读懂教学之前读不懂的内容,“课文最需要理解的地方往往是学生不会的地方”。这篇课文,学生最难理解的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不足”与“困”都包含了哪些潜藏的内容?四个“然后”的重复使用在文章中有何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这个关键句子讲清楚了,学生对于中心论点“教学相长”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3.依据教学点确定教学内容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说道:“文言文既然是以古代汉语字样呈现的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那么我显然可以开发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对初中来说这个教学内容非常重要。那么它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呢?就是读懂文章,就是记得一些东西,将来碰到一些情景能够脱颖而出就对了。第二层面,文章层面,包括文学形式要素的分析和鉴赏。文章从实用的角度来讲,文学从艺术的角度来讲,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这一要素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这个层面的价值目标是什么呢?多进行鉴赏与学习,培养欣赏能力。第三个是最高的层面,指对某一些文化传统的渗透。不露痕迹地渗透,自然而然地传承,而不要生硬。这个价值在于熏陶某一种情怀,传承我们传统的文化。”

因此,依据以上理论以及本课的教学点,《虽有嘉肴》的教学内容可以概括为:

(1)掌握本文的文言知识和诵读的方法;

(2)结合议论文的体式特点,找到文中的关键词“是故”和“故”,梳理文章思路;

(3)品味文本语言,體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4)品读“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中四个“然后”的重复使用对中心论点表达的作用;

(5)自然地渗透“教”“学”二字甲骨文的写法与意义,并让学生学会辩证思考:对传统文化应根据时代需要进行重新解读,对传统文化必须有所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