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友会的功能结构分析及其改善
2019-05-30王俊
王 俊
(南京大学 发展委员会,江苏 南京 210023)
我国大学校友会的恢复、重建和发展源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也造就了大学校友会特定的组织属性。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校友、社会多方需求的变化,大学校友会的功能设定也不断拓展,形成了复杂多元的功能结构。然而理论逻辑上的功能与实际运行中的功能发挥往往呈现出很大的差异。不少研究者对大学校友会的基本功能进行了阐述,对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但系统关注大学校友会复杂的功能结构,厘清各种功能设定背后的组织根源及其相互关联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对大学校友会功能结构的含混认知,对功能之间逻辑关系的浅层理解,往往会加剧由于组织资源匮乏和专业化水准低下所带来的组织困境,严重影响大学校友工作的顺利开展,阻碍校友会组织的良性运转。
一、我国大学校友会的基本功能结构分析
民国时期不少大学的校友会、同学会就承载着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等的基础功能;[1]建国后由于各种政治社会因素影响,大学校友会发展处于停滞,功能也随之隐匿。我国大学校友会的恢复和重建集中在改革开放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大学校友会虽然从理论上是正式的非营利社会组织,但由于普遍背靠官办大学而成立,由大学体制资源支持建设,同时与学校相近职能部门(如校友工作办公室、发展委员会、基金会等)合署办公,所以在实际运行中兼具社会组织和公共事业单位职能部门的双重身份。由此也在功能设定上沿着面向学校内外两个方向延伸拓展。首先是基于社会组织身份的功能设定。校友会的复苏最初源于广大校友之间重建联络、重叙情谊的社交归属需求,后逐渐延展出借助母校的资源和平台开展合作、促进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诉求。[2]因此,服务校友的成长和发展是校友会作为社会组织的核心功能。其次是基于公共事业单位职能部门身份的功能设定。大学推动恢复和成立校友会的动力就是通过联络校友群体吸纳整合校友资源、社会资源,服务于学校的建设发展。为学校办学动员各种资源是校友会作为职能部门的第一要务。此外,校友会服务社会的职能缘起于公共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双重身份的交叠。服务校友、服务学校、服务社会是大学校友会的三大功能方向,功能方向中含有各自的功能维度和具体的功能内容,共同型塑了大学校友会在理论逻辑上的“功能结构”。
(一)服务校友方向
校友会存续发展的动力源于需要,校友个人成长发展的需求是校友会作为社会组织功能设定的重要依据。有学者针对校友对大学及其校友会的需求做了梳理,总结出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多个层次的需求点。[3]笔者根据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校友工作实际情况将校友会服务校友的功能方向细分为:组织联络、校园服务、信息咨询、文化教育、发展助推等多个功能维度。
1.组织联络功能。校友之间因共同学习、工作、生活而结成“学缘关系”,希望保持联络、开展活动、维系情感。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进程的推进,校友身份对现代公民来说更加普遍,保持庞大的校友群体之间联络的成本和难度日益加剧。这不仅需要校友会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友信息数据库,成立地域、行业、年级等不同类型的线下联络组织和线上交往平台;更需要通过新颖的活动形式,如组建兴趣协会、举办文体竞赛、集体仪式等稳定和巩固校友之间的日常互动;同时,需要校友会成为母校和校友的信息枢纽站,及时分享来自各方信息资讯,加强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的信息沟通。[4]满足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络和社交归属需求是大学校友会最基础、最显著的功能。
2.校园服务功能。校友毕业离开学校后,期待重返校园、重温大学时光,并获得相应的身份待遇或日常便利,如获取大学纪念品、免费或优惠使用大学设施、参访大学景观和场馆等。享受各种因校友身份而独有的福利和待遇是校友获得归属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的重要物质基础。校友会对大学纪念品的创意设计、对校内各类实物资源的组织协调等将为广大校友带来切实的便利和幸福感。[5]
3.信息咨询功能。校友基于对母校的真挚情感和价值认同,特别关注母校的办学情况,尤其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业绩成就。同时,出于自身事业发展的需要,校友对所处行业、科技、人才等境内外讯息格外关注,希望借助母校的信息咨询平台获取最新情报加以利用。校友会在合法依规的前提下,整合校内各种新闻咨讯,及时发布传递给校友群体,并尽可能协调争取学校的图书馆、档案馆、数据库等资源平台,针对校友免费开放或优惠购买,为校友掌握母校动态和发展需求,助力母校发展提供便利,同时也为校友企业与学校展开产学研合作提供情报线索。
4.文化教育功能。大学作为一种专门的文化机构,生产和供给文化产品是自身的基本职能,也是对广大校友最具吸引力、最持久的馈赠。校友曾在母校学习成长,汲取宝贵的知识技能,走出校园后仍然希望回炉深造、继续学习,接受终身教育;同时也希望再获大学深厚文化底蕴的浸润,分享大学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校友会通过整合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为校友创造学习深造机会,提供在线学习课程,传递优秀讲座报告的讯息等;[6]参与举办各种文化艺术展演活动,为广大校友提供观摩学习、交流分享的机会;同时,针对校友家庭成员开办校园体验或夏令营等项目,让大学文化资源惠及校友下一代。校友会对校友的精神文化诉求积极回应,创造机会让校友与母校在思想上发生碰撞、产生共鸣,增强校友的忠诚度和归属感。
5.发展助推功能。在校友个人的事业发展中母校是重要的助推者。校友会通过报道校友的典型事迹和突出成就,传播校友群体的优良品德,既体现了大学的育人成果,也传递了社会正能量;通过授予荣誉、颁发奖励,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进行致谢、肯定和勉励,增强校友及其企业的社会美誉度和影响力;通过聘任校友作为兼职教授导师或顾问理事等,促成校友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和办学发展,强化校友的身份意识,密切与母校之间的资源互动。校友会协调各种资源助推校友事业发展的本质,是促进学校和校友之间分享社会资本,使两者进一步结成“发展共同体”“命运共同体”。[7]
(二)服务学校方向
大学的使命追求和办学发展需要是校友会作为学校职能部门功能设定的主要依据。大学基本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校友工作的重心就是围绕这些基本职能和学校重点工作,吸纳整合社会资源尤其是来自校友群体、校友企业、校友所在行业的社会资源支持回应学校的办学发展需求。按照资源需求的类型和层次,将校友会服务学校的功能方向切分为吸纳校友捐赠、改善公共关系、引导参与治理、惠及信息情报、促进品牌传播等功能维度。
1.吸纳校友捐赠。办学经费的缺乏是大学在建设发展中必须面对的基本困境。推动校友关注母校的办学需求,积极慷慨解囊,支持母校建设发展是学校恢复和重建大学校友会重要的推动力,也成为校友会最显著的功能维度。校友会参与策划设计校友捐赠方案,动员引导校友群体的捐赠方向;创新校友群体的财富参与方式,通过大额单笔捐赠、校友众筹捐赠,捐赠资金、设备、收藏品、股权、知识产权、房产等形式支持母校办学。同时在捐赠行为完成后,与基金会、院系、相关部门等密切配合,积极跟踪善款和物资的使用流向,确保校友的善举得到回馈、心意圆满落地。[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中有很多以文字为载体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通过口语化的方式来进行表达之后,就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一些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提炼,将其模拟成一个小的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对文中的细节和情感进行演绎。例如在学习《将相和》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不同的人物(廉颇、蔺相如,等等),进而让学生在这种风趣幽默的表现中,提升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这样也能够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从而将教育与生活进行了更好结合。
2.改善公共关系。大学不是一个封闭系统,需要与外部环境充分交流互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口碑是一所大学获得社会地位的基本保证。首先,校友是学校的重要教育产品,也是学校显著的品牌形象资源。校友的成果业绩、社会贡献、人格魅力等标识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办学实力、文化传统,校友的社会表现是学校赢得尊重的重要禀赋。[9]其次,校友是学校拓展公共关系的重要媒介。校友身处天南海北、各行各业,他们对母校成就业绩的传播推广,有力提升了学校的美誉度。第三,校友为学校处理对外事务提供重要的人力、智力、信息、关系资源支持。校友会在充分掌握校友发展状况的前提下,密切联系校友群体及关键人物,为学校的品牌推广、成果宣传、招生就业、危机应对等出谋划策、提供情报,使得学校获得宝贵的公共关系资源。[10]
3.汇集信息情报。现代社会中信息就是生产力,学校在处理各种事务,尤其是作出重大决策时需要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支持。校友群体分布广泛,掌握各种行业信息、科技信息、政策信息、人才信息等情报资源,通过校友会的搜集整理传递给学校,有助于学校在管理运行中降低成本,增强解决问题、走出困境、抗击风险的综合实力。另一方面,校友会携手相关部门跟踪校友群体的就业状况、职业发展、社会表现等信息形成人才发展数据库,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形成信息反馈,为学校实施教学改革、管理创新提供重要依据。
4.引导参与治理。现代大学治理涉及校内外各种公共事务的处置,需要各种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校友群体不仅掌握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资源,而且满怀对母校的一腔热情,希望有机会力所能及地参与到母校的建设发展中。通过校友会的协调和整合让校友资源与学校建设发展、教育管理、社会服务等职能需求全面对接。同时校友会还可以组织遴选优秀的校友代表,通过理事会、顾问组、校董会成员的身份,参与学校管理决策,传递广大校友意见和建议。[11]通过校友会的及时介入和精准对接,校友群体可以在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是思政德育、就业指导、实习实训中提供技能培训和榜样示范;可以在学校的国际交流、人才引进、产学研合作等工作中牵线搭桥、构筑平台;可以在校园管理和师生服务工作中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5.促进文化传承。校友曾在学校学习、生活、工作,他们是大学精神和文化的亲历者,走出校园后他们仍然是大学精神的践行者和传播者。在校期间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使得校友的所言所行、社会表现继续传承着大学精神,传递着大学使命,并由此形成独特的大学文化亚文化形式——校友文化。校友会组织校友群体开展的社会活动、实施的服务项目、促成的捐赠合作等都是校友文化的载体和形式。校友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是大学精神,大学、校友会和校友群体的社会行为共同构筑了大学的精神家园,传承和弘扬了大学精神和文化传统。[12]
(三)服务社会方向
校友会服务社会的功能方向既体现了大学基本职能中的“社会服务”选项,也是作为非营利社会组织的公共责任所在。校友会凭借双重身份属性,背靠学校体制资源、面对广大校友的社会资源,具有承接社会服务项目的潜能。一方面,校友会作为中间方协调学校与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开展洽谈,促成多方合作;校友会协调校友群体、校友企业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合作,获得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共同促进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为校友事业发展谋得实惠。另一方面,校友会尤其是地方或行业分会有责任和义务通过举办各类文化、科技、交流、培训等活动直接服务地方建设、社区发展,使广大社会成员也成为校友会功能结构下的受益方。[13]当然这对校友会的资源动员和组织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二、大学校友会的功能结构困境
大学校友会的功能结构设定与其双重组织身份密不可分,不同的组织属性背景导引出不同的功能方向(宏观)、功能维度(中观)及其功能内容(微观),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功能结构。功能结构的形成本质上源自对大学、校友、社会等不同方向需求的回应,但由于不同学校和地域之间的区别,以及不同校友会之间在历史传统、资源状况、能力水平上的差异,校友会的功能运行存在不少问题、时常陷入困境。
(一)校友会功能发挥中的实际问题
功能方向的单一性。大学校友会功能结构中服务学校的功能方向体现得较为充分,尤其在募筹捐赠、汇集信息情报等方面较有成效。相较而言,服务校友的功能向度就比较薄弱,基本只停留在沟通联络的功能维度上。同时服务社会的功能向度还处在萌芽状态,有待进一步开发。功能维度的失衡性。大学校友会在特定的功能方向内更加关注那些成效显著的功能维度。比如服务学校的功能方向中,一般都很注重募集捐赠、改善公共关系等显性务实的功能维度,而对引导参与大学治理、促进文化传承等隐性持久的功能维度关注不足。功能内容的浅层性。大学校友会在具体的功能维度中采取的具体运作方式参差不齐,有的比较专业化、现代化,有的则比较简单化、形式化。比如不少学校采用校友网络平台、大数据分析、校友信息库等形式加强校友会的组织联络,而更多的校友会仍停留在依靠纸质通讯、邮件发送、期刊编印等传统形式。这些使得校友会的功能发挥只能处于较低水平、成效大打折扣。
(二)校友会功能结构问题的原因剖析
2.基于资源缺乏的功利化选择。组织部门的功能发挥与占有资源的状况密切相关。大学校友会作为一个较为边缘的学校职能部门和相对弱势的社会组织,在实际掌握较少体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情况下,作出功能发挥的成本—收益考量和功利化选择是现实之举。首先是功能方向选择的压力导向。校友会的成立、复建、日常运转主要依靠学校体制资源(如人员编制、预算、场地、政策等),主要的职责压力来自学校的行政指令,业绩来自对校友工作的任务目标的设定。来自学校的肯定、关注和支持会直接为校友会的后续发展带来行政资源和便利条件,如编制增加、绩效奖励、优惠政策等。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落实学校行政部署、完成学校行政指标、回应来自学校的需求压力是校友会功能的必然选择。其次是功能维度选择的收益导向。我国公益慈善事业仍处在成长期,大学校友会行业领域更是如此,对校友会各项功能的建设缺乏明确指导和具体指标体系,这也使大学校友会在发展中常常无所适从,最简单的做法就是选取那些日益量化、成效显著的功能维度进行投入。比如校友捐赠量、捐赠率、校友分会新建数量等,确实可以直观地呈现大学、校友会和校友群体之间的互动情况。相较而言,校友服务项目的实施、校友文化的建设等领域难获校友会的重视和投入。
3.囿于专业化水平的功能梗阻。校友事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业务领域,校友会功能结构体系中含有多种向度或维度,即使占有较为充足的资金和人力也不必然能实现功能设定。与显性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相比,更为重要的是专业知识、熟练技术、行业意识等软性资源。比如校友服务活动的设计策划,校友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校友基金的设立、管理和增值,校友资源与学校资源的精准对接等,这些事务选项有赖于组织运行的综合性能力,其培育和成长需要大学校友会及其从业者长期的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在大学校友事务领域尚未走向职业化专业化的现实背景下,从业者只能凭借既有的人力、智力水准,按照学校行政的思维方式进行“同型化”复制。在现阶段这是一种成本较低的现实选择,只能维持组织的基本运行,难以实现组织的全面功能。
三、大学校友会功能结构改善的优化路径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大学管理改革的不断推进,校友工作的重要性和校友会的角色功能越来越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关注重视。在资源有限的背景下实现大学校友会功能结构的优化和改善,需要大学校友事务相关的决策层、执行层和全员层的共同努力。
(一)决策层:对校友会功能方向的整体把握和战略调整
校友会组织身份的双重性决定了其功能方向的多重性。一方面,服务学校的功能是校友会作为学校部门身份的核心职能,功能实现的途径是通过吸纳整合来自学校外部尤其是校友群体的资源支持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内部各项职能的运转。另一方面,服务校友的功能是校友会作为社会组织最核心的职能,服务校友所需的资源目前主要来自于学校体制内,通过校友会职能部门的身份得以获取。由此可见,服务学校和服务校友处于大学—校友关系链的两端,校友会作为中间组织通过其身份转换衔接两端资源,实现有效流动和转换。(图1)两种功能方向同时维护着大学—校友关系的运转、不可偏废,否则两端资源的传输链和交换机制就被人为隔断。同时,服务社会功能方向既是学校四大基本职能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组织运行的功能要旨,面向校友群体之外的社会成员展开服务也是校友会组织的份内职责。
图1 大学校友会的功能结构方向分析
校友事务的决策层只有对校友会功能方向持有理性认知和整体把握,才可能主动调整人、财、物等体制内现实资源的流向,优化校友工作的评价标准等政策资源。同时针对不同方向的功能发挥,积极转换不同的身份属性,调用匹配贴切的运作方式:校友会汲取校友资源服务学校的过程应主要动用社会化手段;校友会(校友工作办公室)整合校内体制资源的过程可主要依靠行政化手段,但也不排斥适度使用准社会化手段以取得良好成效;校友会作为社会组织还可以动用更加灵活自主的市场化手段、社会化方式吸纳外部资源服务校友群体。[14]
(二)执行层:对校友会功能维度关系的精细梳理和优先排序
校友会功能方向内不同功能维度之间彼此存在层次和递进关系,而非平行排布。服务校友的功能维度中组织联络处于比较基础浅层,校园服务、信息咨询和文化教育等维度处于比较中层的支撑环节,发展助推维度是大学与校友的互动深层。在服务学校的功能维度中校友捐赠比较显著、较为浅层;改善公共关系、汇集信息情报有时对学校来说更为关键,特别是学校应对公共危机事件过程中校友无私的帮助常常能减轻压力、化解困境;引导参与治理和促进文化传承是服务学校功能的深层部分和终极归宿,校友群体积极主动、有序理性的参与是对学校最持久有效的支持;大学的文化传承不仅是在校师生员工的事,更有赖于全体校友在社会上的努力表现、积极助推。(图2)
图2 大学校友会的功能结构维度分析
在校友会发展所处阶段和资源状况等现实背景下,校友事务执行层要对不同层次的功能维度进行优先排序,以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功能维度排序的标准,一是根据学校和校友的实际需求。不同发展阶段学校和校友的具体需求差异较大,功能维度设定和选择不该偏离真实需求太远致使功能发挥无效、公共资源浪费。二是根据校友会实际占有资源状况和组织的综合能力。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和竞争性加上大学之间的品牌差异和办学实力差距等因素促使大学校友会必须量力而行、实事求是地选择组织功能。三是正确的校友事务业绩观。校友会功能发挥的实质是推动校内外各种形态资源的顺畅流动、合理转换,以利于学校、校友、社会各方合理诉求的实现。为完成功利目标或量化工作业绩,进行偏离实际需求的“功能创设”或“功能删减”都会导致资源传输断裂、资源转换不畅和公共资源浪费。
(三)全员层:对校友会功能发挥所需资源的全面动员
对大学校友会运行来说,实际占有资源的有限性与功能设定的无限性之间始终处于矛盾状态,尤其是校友会作为非营利社会组织还肩负了更多的社会责任。组织功能发挥所需的资源基础有赖于所有组织成员向外部环境全面动员和努力汲取——除了在行政层面有效动员学校体制内的财政预算、人员编制、空间场地、优惠政策等静态资源之外,还需有力争取体制内流动资源,如各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院系师生的志愿支持、热情参与等。对校友会来说,对体制外社会资源的开发利用更为关键,除了针对校友资源还需要对其他社会成员或组织进行科学合理、持久有效的资源动员,促成大学校友会获得更多市场流动资源,创造相对自主的运行空间、形成更加有效的运行模式,消解由资源压力导致的组织功能限度。
无论作为学校职能部门还是社会组织,大学校友会都不独立占有充裕的组织资源,因此其基本的职责功能就是面向学校、校友和社会提供而非生产服务性产品。以协调者、组织者、引导者、传输者的身份面向学校体制、校友群体和社会环境开展资源动员,实现不同来向、不同类型的资源之间有效对接和形态转换是大学校友会功能发挥的实质所在。[15]调整优化自身的功能结构,实现不同功能方向和维度之间的协调互补,更好地支持学校的建设和校友的发展是大学校友会的首要职责;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扩大组织资源存量、增强组织综合能力,逐步实现组织的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充分体现自身的社会角色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