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矿地质环境破坏及工程治理对策

2019-05-29白继坤李春鹏刘同飞

山东工业技术 2019年14期
关键词:治理环境保护

白继坤 李春鹏 刘同飞

摘 要:近些年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我国矿山开采的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本文主要根据某铁矿的地形与地理条件,对该矿的地质环境现状以及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其中的问题,着重介绍了两种治理方法,改善该铁矿的地质环境,为同类矿山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环境保护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9.14.064

1 矿山基本情况

本文主要以山东地区某矿区为例,该矿区于1969年开始建立,是一家民营生产矿山企业。该矿区的面积0.9642km2,由三个部分组成。一采区采用的方式为露天开采,主要从1969年到1993年,服务期限是24年。在露天开采过程中,经常会有剧烈的地表震动,使得露天矿区的景观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出现重组现象。二采区则主要采取地下开采方式,采矿方法是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共有31年的服务期限。三采区也是地下开采方式,与二采区相连,三采区有18年的服务年限。矿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春秋季节基本上是干旱少雨,而夏季却炎热多雨,冬季有雪,较为寒冷。矿区位于山体的中部,周围地层多是寒武系、奥陶系和第四系松散堆积物。

2 矿山地质现状

该矿区从开采以来,累计采出铁矿石2700多万吨,开采量不大,采矿方法则是露天和地下结合的方式,这种采矿方式对于矿区周边的环境有着严重的影响。露天和地下开采方式使得矿区原本区域中的岩土层都被移走,原有的植被、树木等景观消失,也对矿区的地层造成破坏。同时由于大规模的开采,使得该区域出现了局部的地表塌陷。在这种情况下,该矿区的一采区主要是露天采坑,而二三采区则是塌陷区。在对这个矿区地质环境进行详细勘察后,发现一采区露天采矿方式导致该区域出现了排土场、露天采坑、岩石裸露等环境破坏的情况,对此可以采用削坡和建造防护墙等措施,并在矿区上覆盖土壤,然后种植一些容易存活的植被。虽然近些年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得矿区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几十年的开采,对矿区地质的破坏很难短时间恢复。如今,矿山中存在的地质环境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矿区土地和植被资源破坏严重;水资源与水环境受到影响;矿山运营导致的地质灾害等。

3 矿山环境治理

3.1 生产期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1)地面塌陷防治工程。针对二三采区塌陷坑的治理,需要利用周边废石堆中的废石去填埋塌陷坑。而在填埋过程中,要注意将块状的废石和粉末混合均匀,填充时保证严实度,尽量减少孔隙。在塌陷坑的底部主要采用块状的废石,而在上部填粉末,这样方便在后续闭坑中对其进行填土,并实施绿化。除了对塌陷坑进行填埋工作外,还要注意在塌陷区的周围裂隙部位设置截水沟,防止水土流失。而在地下采矿地表错动的范围内以及采空区的外围,在必经路口设置警示牌,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安全受到威胁。塌陷坑部位也要设置警示牌,表明采空塌陷,严禁进入。

(2)废石堆防治工程。在生产防治期间可以将废石堆中的废石直接填埋在陷坑里面,并要对清除过后的废石堆进行削坡处理,防治出现滑坡的现象。工人可以利用机械挖和运石渣的方式,对废石堆进行削坡工程的处理,同时也可以在废石堆下面设置一片防护墙。为了预防滑坡现象的发生,要在陷坑的周围种植一些绿色植被,例如,刺槐、柏树、杨柳等,做好绿化工作。

(3)工业场地及矿山道路防治工程。对于工业场地以及周边也要进行土壤覆盖和绿化治理,覆盖土的厚度在0.8米,绿化的面积大约为1000m2。在进行这部分治理时,首先要将基底的垃圾和树根等杂物清除,将坑中的水域淤泥抽出,填好土后在上面种植一些容易存活的绿色植物。同时,还要对矿山的道路做好防治工作,最好在道路上铺一些渣石,使得道路更加平整,然后在道路的两边种植树木。可以根据该矿区所属的气候环境,专门种植耐寒耐旱的刺槐柏树等。

3.2 闭坑后治理恢复工程

(1)覆土。对于地表塌陷的区域,可以将采矿过程中形成的废渣石回填到坑中,并使得回填场地更加平整,然后在上面种植植被。为了让植被可以在回填的土坑中顺利生长,要对回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重新覆土。而废石堆在闭坑后,也要进行专门的削坡和建防护墙处理,防止废石堆区域出现滑坡的现象。在其表面种植树木,有效改善周边的环境。闭坑后,对于之前存在的工业厂房、办公区域、生活区域等建筑物要进行拆除,对这些废弃的工业场地也要做好平整和覆土处理,并在上面种植树木。

(2)种植树木。待地表塌陷區、废弃工厂区域、办公区域、生活区域等建筑物都完全拆除后,要及时对其进行平整压实和覆土处理,并对这些地区做好绿化。绿化的主要是种植草皮和树木。针对该矿区的水质情况、地质情况、气候情况,要选择适合生长的树木和草皮,否则就算种植也无法存活,无法达到绿化的目的。该矿区春秋容易干旱,而夏季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在选择植被时,选择耐寒和耐旱的,例如刺槐、柏树、杨柳、沙棘等。在具体种植中,根据不同区域的土壤,选择合适的植被栽种,做到因地制宜。矿区的后排土场和渣堆坡面,上面覆盖的土壤都比较薄,土壤没有营养,因此要种植容易存活的、对营养要求不高的植物。栽植灌木时两棵灌木间的行距是1米,树坑的直径是0.8米,坑深大约1米,树苗的年龄在2年。对于办公区以及生活区和废弃的厂房区,可以栽种一些有观赏性又容易成活的植被,例如火炬、女贞球、垂柳等植被。在办公区的道路两旁也要进行绿化,种植樱花、红碧桃、女贞球等植被。

4 总结

对矿山地区进行防治,可以防止该部分地区出现各种灾害,有效减少矿山的管理成本,同时有效避免在矿山地质灾害方面的投入,减少减灾投入。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能够改善矿山区域的环境,使得矿山区域被美化。同时,由于矿山治理中种植了很多植物,使得矿山减少了水土流失,增加了土壤的贮水能力,有效改善矿山的生态系统。矿山区域的治理,减少矿山工程对周围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影响,减少了矿山开采与地方百姓的矛盾,使得矿山生产变得更加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涛,朱承斌.硫铁矿矿山地质环境破坏问题及工程治理对策[J].四川地质学报,2014(s2):178-182.

[2]韦岸.研究硫铁矿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及工程治理对策[J].世界有色金属,2017(13):174.

猜你喜欢

治理环境保护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政策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关于治理潮州市区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问题的思考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