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2019-05-29刘建宏

新一代 2019年1期
关键词:校本教材信息技术

刘建宏

摘 要:本文通过对城区边远化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的开发研究与实践,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目标、思路与方法,最后总结了校本教材的应用现状与经验推广。

关键词:城区边远化;信息技术;校本教材

当前我省(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采用的信息技术教材(广东粤教出版社)非常注重学生活动的参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完全适合有一定计算机实践操作基础的学生。但对于城区边远化普通高中学校(像环县第四中学)学生来说,一方面出现学习内容的脱节,由于之前可能根本没有接触过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让他们一开始就搞实践活动参与,显得无从下手,很被动;另一方面没有与我省当前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考题紧密结合。我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部分模块涉及到的基本操作在粤教版教材中没有得到详细介绍,这样教师在讲解本部分内容的时候需要大量拓展。

针对以上问题,觉得完全有必要对城区边远化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材进行校本化。

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按照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结合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与特点以及城区边远化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和将来发展的需要,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材进行校本化完全有必要。

一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它对于解决现行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陈旧性与信息技术发展的领先性矛盾,为学生提供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案例,,对于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高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实践创新。在此过程中必然要渗透主题化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思想与原则,将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它对于解决学科课时有限性与课程内容丰富性的矛盾,兼顾学生现实学业水平测试与未来应对社会挑战的双重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三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提升。对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技能与智慧的提升,促进教师自身专业成长具有重要价值。

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将城区边远化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教材进行校本化,对进一步提升学生信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制定如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初步形成一套专题化学生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学习内容,提升学习效率,提高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最终内化为学生信息核心素养的提升。

(2)促进教师课程意识、资源意识、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和教学反思意识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专题化课程体系,丰富学校校本课程和教育教学资源。

(二)具体目标

(1)完全实现了初、高中内容的紧密衔接,突破部分广大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心理障碍,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紧扣甘肃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保证了学生水平测试的合格率和学子们的顺利毕业;

(3)在注重理论的指導下,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实现了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今后更进一步深造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

根据上述目标,制定如下思路与方法:

(1)通过网络平台、交流研讨的形式研读当前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开发与研究的理论背景、方法、思路、目的与意义,为自己开发校本教材指明方向、做好铺垫。

(2)制定适合城区边远化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实际状况的信息技术校本教材课程目标、总体设计思路、结构体系、多元化评价体系;

(3)《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1)》校本教材的编写、校正、完善、使用与区域推广。

三、校本教材在城区边远化高中学校的应用现状与成功经验推广

我校从2014年初开始着手校本教材的构思、设计,到2014年年底确定了编写思路、设计目标大体框架出炉,2015年3月开始编写校本教材,2016年年底校本教材编写完成,并在我校进行使用、修改、校正,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

(一)从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看校本教材。纵观这几年的学生水平测试来看,城区边远化高中学校信息技术学科虽然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但总体成绩无论在本市、本县都遥遥领先。如今已经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尤其是校本教材的挖掘、实践、应用、完善在此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从国、省、市、县、校举办的各种大赛获奖看校本教材。按照校本教材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参加国、省、市、县、校举办的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制作大赛、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无论是获奖级别还是获奖次数都很高,这与校本教材的渗透使用是分不开的。

总之,通过探究适合城区边远化普通高中学生自己需要的信息技术课程校本教材,对于全面贯彻新课程改革理念,努力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雪莲.高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14.

[2]崔允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徐玉珍.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案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校本教材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职英语校本教材开发质量的评估体系研究
基于企业需求的职业学校加工中心校本教材开发的探讨
对流动儿童竖笛校本教材内容选择的思考
开发咏春拳校本课程,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