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探究
2019-05-29郭小荣
郭小荣
摘 要: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巩固新授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如何设计小学数学练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练设计;提升;计算能力
数学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设计时要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把握好练习设计的策略,使之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大胆创新,真正使课堂练习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运用往往是通过各种形态的练习来达到的,但是在教学中往往会出现练习太多,题型比较单一,有些甚至是毫无意义的重复。那么教师如何使数学练习科学化,使其既能达到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去主动探索数学的奥秘,体验解答数学习题过程中创造与挖掘不同的解题思路给自己带来的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呢?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教学设计进行探讨。
一、丰富练习类型,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学习的潜在力量。数学课堂是一个完整而严谨的结构和进程,预习、新授、巩固和拓展形成了一条层次分明、次次叠进的线索。练习在其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因而在数学练习中教师要从多方面给予引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确定适合的练习类型,而不是千篇一律的拉几题就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的练习肯定是不受学生欢迎的,甚至觉得是枯燥乏味的。
预习是学习数学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过程,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因此这个时候的练习的类型应该是一些基础性练习。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可先复习除法的商不变规律以及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让学生心里也有了底。而在新授的过程中,应该选择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
二、精选课堂练习,培養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课堂练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必要途径,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才能打牢基础。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同时要注意控制习题的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让学生在平淡的练习中体会无穷的乐趣,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例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时,通过学生用自制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自己的操作中体会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把操作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来达到目的。又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圆柱的纸模型,引导学生对照教材,拆一拆,拼一拼,想一想,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把圆柱体拆成了两个圆形的底面以及一个长方形的侧面,共同探索出了圆柱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设计要有一定梯度,为学生提供思维及想象的阶梯
教师在设计数学的练习时要考虑到对于每个学生要达成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要使人人都掌握必需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发展的数学知识。但是由于学生生活环境,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不同,他们在智力发展上也存在着差异,所以表现在认知水平上,技能的掌握上以及数学的思想方法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我们每节课对学生的练习搞一刀切,布置作业同质同量,其结果是接受能力强的同学已经会做的习题,老师仍然要求做一遍,不仅学生觉得无味,而且浪费了他们的智力。而接受能力较弱的同学有的练习题根本不会做,老师还是要求其完成,同样是一种空耗,也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设计练习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存在,在作业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上作一些机动,使练习具有层次性和弹性,可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我认为教师在练习设计时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有层次、有梯度,分层递进,使学生牢固掌握,形成解决问题的初步定势。一般可以安排如下几个层面: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或拓展练习——实践练习。
四、设计生活化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指出:数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因此练习的设计要要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挖掘素材,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数学源于生活,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初步认识人民币》后,教师可以设计了一个购物活动,让几名学生扮演售货员,其余学生模仿顾客在布置好的小超市前购物,学生用仿真的样币“购买”橡皮、本子、铅笔等学习用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生的学习活动既富有情趣,同时也深刻地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进程。我们不难发现只要老师精心设计,练习无处不在。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们应联系生活实际,就地取材,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题材充实到教材中,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旺盛的求知欲。
数学课堂练习设计要做到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由简单到综合,练习时必须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还要以学生客观存在的差异体现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练习要求。同时课堂练习必须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