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及完善

2019-05-29许红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再融资融资过程

许红

关键词:上市公司  再融资  内部风险  控制

一、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现状

上市公司再融资的过程中,面临的很多的内部控制风险,主要包括:资金运营风险、融资成本过大风险、融资资金利用风险以及内部管理控制失效风险等多种内部控制风险,这些风险直接影响了上市企业的发展与运营,对于上市公司更好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风险对于社会投资者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融资风险一旦发生,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对于上市公司的社会投资者的经济利益带来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目前很多的上市公司为了能够获得更快的发展,不注重中小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的内部管理失效,直接导致融资安全性减低,内部运营管理失效,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更好的开展。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非常的重要。但是,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内部风险控制的效果不是非常好,上市公司再融资风险不断地提升,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发展,对于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的运营效率低,不利于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内部风险控制的风险性

二、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体系不健全

上市公司想要加强内部风险控制,需要在内部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充分规范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活动,提升内部风险控制水平。但是,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在开展再融资的过程中,对于内部风险控制不是非常的重视,在内部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上市公司的管理者把主要的精力都投入到融资项目中来,不断地扩大融资规模,提升融资效率,保证融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但是随着融资规模的扩大,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提高,反而出现了净利润降低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不重视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的原因导致的。另外,我国的上市公司没有建立与再融资配套的组织机构,因此上市公司的组织机构的运营效率低,不利于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提升了内部风险控制的风险性。

(二)负债过高

近几年,在世界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很多的企业满足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张,在获得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后,仍然盲目扩张。上市公司为了能够实现经营规模的扩大,不断地开展再融资项目。在融资的过程中,上市公司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情况,在无法获得投资者投资的情况下,开始对外借款,导致了企业的负债率居高不下,财务成本不断地提升,高额的财务成本成为导致上市公司再融资失败的重要因素。随着负债的进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偿债压力不断地提升,其运营能力也受到了不利影响。负债的增加是上市公司内部风险控制不利的重要表现,在内部风险控制中没有把负债率保持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不利于上市公司再融资活动的开展,对于上市公司进一步发展也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三)存在严重的再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以及未来的发展目标科学的制定融资计划,这对于降低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难度具有积极地影响。然而在实际的再融资过程中,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存在严重的融资偏好,没有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融资计划,完善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融资方案,导致融资后上市公司的内部风险控制难度非常的大,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工作很难开展。很多上市公司在融资的过程中完全按照大股东的意愿进行融资,为了保证大股东的绝对控制权,在融资的过程中选择债券融资,增加了企业的财务成本,提升了偿债压力,导致企业的融资风险进一步提升。

(四)缺乏绩效考核机制

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人员主要是从其他部门人员兼任,很少有上市公司专门设置内部风险控制人员。上市公司没有针对风险控制人员建立完善的内部考核机制,这就导致了从事内部风险控制的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是非常的负责,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都不是非常的高,不利于内部风险控制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员工对于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缺乏足够的积极性,不利于上市公司再融资风险控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三、上市公司完善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

为了有效的加强内部风险控制,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控制机制,制定完善的內部风险控制制度,对于员工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提升内部风险控制工作效率与质量。在制定制度的过程中应该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保证制度与上市公司再融资深入统一。其次,上市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机制,运营风险管理控制技术与方法,对于各种风险进行全面的评定,防范风险发生,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建立预警机制,降低企业内部风险控制失效给上市公司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优化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

上市公司的发展涉及到很多的投资者,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上市公司应该降低再融资风险,加强内部风险控制,在进行再融资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优化资本结构,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保证权益性资产与负债比例的科学性,提升融资效率,实施多元化融资,降低负债增加带来的再融资风险。再融资过程中应该事先做好规划,提升再融资效率与质量,降低再融资风险,提升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运行效率与质量。

(三)提升再融资的客观性

上市公司开展再融资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再融资,保证再融资活动更加科学有效。这样才能降低融资风险,降低内部风险控制的难度,方便上市公司更好的开展内部风险控制工作。上市公司的管理者融资策略决策的过程中应该摒弃自身的融资偏好,在尊重企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再融资计划,提升再融资的客观性,降低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

(四)完善再融资的绩效考核机制

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再融资绩效考核机制,这样才能充分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首先,上市公司应该建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工作,把具体的责任落实到该团队的每一个员工,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与责任感。其次,上市公司应该建立与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相关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的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考核,惩罚表现不好的员工,指引员工更好的开展内部控制工作,提升融资风险控制人员的综合素质,保证内部控制风险的进一步降低。另外,上市公司还需要在企业中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升员工综合实力,为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地保证。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的再融资项目也会随之增加,上市公司重视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对于企业融资以及内部运营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上市公司的管理者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风险与收益并重,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的管理风险,提升内部控制水平,为企业更加稳定的运营提供可靠地保障。针对目前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中的问题,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解决内部风险控制中的问题,提升上市公司再融资内部风险控制水平,保证上市公司能够获得更加长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立.我国国有企业公司融资方式及政策发展方略[J].现代商业,2016(18):75-76.

[2]楼杰云.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6.

[3]郑星.吉林省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再融资融资过程
融资
融资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上市公司再融资风险管控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