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业财融合推进企业发展

2019-05-29胡娟

财经界·上旬刊 2019年4期
关键词:业财效益智能化

胡娟

关键词:业财融合  智能化生产  财务转型  经营目标

一、业财融合的重要性和发展情况

(一)业财融合的重要性

1、实现财务转型的需要

传统的财务工作被视为是数据核算和事后分析,主要是因为财务部门往往单打独斗,没有深入了解业务内容,导致财务工作无法体现管理作用。财务部的主要工作应该逐渐向管理方面转变,加强主动性,由日常核算向管理转变,同时向业务方面进行渗透,逐渐实现业务和财务工作的融合。

2、是加强管理和预防风险的需要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企业的经营风险也随着增加,而业务和财务的融合能够增强风险预警功能的发挥。首先,财务工作延伸至业务的全流程,对业务人员更好的了解公司的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企业的资产和材料的购置、商品的销售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其次,财务参与到业务管理上来,能够及时获取业务数据,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加强财务监督职能;再者,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有利于发挥财务各项在风险预警中的作用。

3、业财融合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价值

现代的企业经营主要是出于两个目标,首先,要使得价值最大化,然后,满足客户的需求。實际上这两个目标是一致的。业务和财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好满足这两个目标,两者融合可以确保企业最大化价值的实现。

(二)现有业财融合的现状

1、数据不统一

业务和财务对于数据分析角度的不同,对数据的要求和处理不同,使得最终得出的数据在形式上和种类上不能统一,从而导致两者很难互为利用。当前企业的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虽有关联,但要想选取指标进行分析,仍然需要运用各自工作思维分析计算,再得到有关的指标数据。

2、财务核算事后性导致业务、财务决策延迟

传统财务工作重点主要放在对发生的经济业务的核算,一项业务发生之后,相关的数据才会形成,更多在于事后评价。但是企业开展各项业务、战略决策要随市场、客户等因素的改变而及时调整,财务数据的滞后性影响了企业决策时间。

3、部门间缺乏相互协作

两个部门相互独立,导致财务人员总是干涩地研究数据,很难分析数据背后的业务实质,财务分析的结果难以为经营决策服务。而业务在生产经营中更多的是关注效率忽视效益,可能导致的结果是效率很高,效益很低,甚至是赔本。二者没有融为一体,无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不能满足经营发展的需要。

二、智能化生产要求加快业财融合

(一)智能化生产的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化逐渐成为时代的潮流,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就是智能化和码头装卸服务的完美结合。和传统集装箱装卸码头相比,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高度融合了物联网、智能控制、信息管理、通信导航、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计算机系统自动生成作业指令,现场机器人自动完成相关作业任务,实现码头业务流程全自动化,既提高了装卸作业效率,又绿色环保安全可靠。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自动化程度高,自主构建了全新一代的智能生产控制系统,实现工艺流程化,决策智能化,执行自动化,现场无人化,能源绿色化;效率最快,设计平均效率40自然箱/小时,是当今世界设计效率最高的集装箱码头。

(二)智能化生产中业财融合的必要性

业财融合是促进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智能化生产的特点也要求业务和财务必须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智能化生产和传统生产相比,更为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经营绩效管理的重点不仅仅是生产过程的管控和经营绩效的分析,更为重要的是要参与到生产经营流程设计的前端,将财务管理的意识从业务源头融入进去,这要求财务人员要学习掌握公司每项业务。

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从事集装箱装卸业务,从箱子入港到出港的整个流程,标准化在生产系统中,由系统统一指挥调配公司的泊位、堆场、机械设备、人力等相关生产资源,整个生产流程又可以根据各个环节分解成若干成本中心。如何将每个成本中心最优组合在一起,实现生产流程的安全优质高效,这要求业务人员要有效益意识,在进行前期流程设计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充分考虑效益,寻找效率和效益的最佳结合点。而对于财务人员来说,必须了解和熟知业务流程,知道如何将一个数据分解成与生产流程匹配的成本中心,才有可能参与到生产流程的设计中,才能在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搭建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模型,提高经营绩效管理的效益。

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重点在于变动性生产成本,而对于自动化码头而言主要生产设备是集装箱岸边装卸桥(桥吊)、轨道式龙门起重机(轨道吊)、自动导引车(AGV),三大设备均为电力驱动,最大的变动生产成本便是电力资源的消耗,单箱电力资源的消耗和箱子设计的运行路径、操作模式、设备自身性能等方面密切相关。如果仅看月度的单箱电力资源消耗数据,很难找到数据变动的真实原因,需要对业务流程进行标准化分解,找出发生变化的成本单元,分析其具体原因,给业务生产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对生产组织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从而提高公司生产经营绩效,达到生产智能化和经营绩效的双重提升。

三、推进业财融合的途径

(一)业财融合要意识先行

实现业财融合的前提是业务和财务人员的意识要转变,要有战略思维能力、良好的沟通和业务理解能力、信息技术和扎实的专业技能。在制定发展战略和考核指标时,要考虑二者之间的协作作用,通盘考虑,进而制定出合理的推进措施。

(二)财务工作者要研究业务流程 

财务工作者要充分将业务生产流程和资源配置科学匹配,最大限度发挥现有资源的效能,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业务财务人员要参与到业务流程设计中,从业务规范、成本效益、风险控制等方面对业务可行性进行判断;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及时把握业务程度及资本投入情况,进行财务稽核,防范财务风险;要及时做好经营绩效分析,评价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施效果,分析经营业务的效益和成本,进行改进优化。

(三)动态预算助力信息化战略决策 

将业务作为预算管理指引,动态跟踪业务进展,通过对目标的分析,关注重点指标的变动,来发现和探索战略决策的数据,从而实现科学战略决策。实时控制预算可以进一步促进业财融合,合理有根据地评估调整下一个时期的指标预期。

(四)将业财融合做好一个专题来推进

通过做好业财联动专题的分析来及时发现在实施业财融合推进精细化财务管理过程中的问题,从生产流程入手,查收差异原因,判断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降本增效的关键点,并进行有效改进,提高降本增效的空间,提高作业效益。

四、智能化生产中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

在智能化生产中,业财融合尤为重要,可以起到推动智能化发展和提高经营效益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推动智能化生产的再发展

业务和财务之间通过业务融合、相互协作有助于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同时对智能化大生产的改善流程、提高效率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进而推动智能化大生产的在深度和宽度上继续向前。

(二)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有助于企业防范和化解风险

现代企业的发展强调规模化大生产,但是企业经营的风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除经营风险、技术风险外,更重要的是财务风险。有时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企业只有对业务和财务两个环节进行融合,充分发挥两项职能之间的相互监督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種风险,确保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三)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

业务和财务融合在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方面效果明显,因为企业的最大目的就是增加企业价值,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业务和财务的合理融合通过对作业流程的优化、效率的提高、对风险的把控,确保了企业高效运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因此,目前企业在推进的业务和财务融合,在加强企业的精细化管理、防范风险、提高效率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力的推动了企业的智能化、高效化。因此我们要充分重视业财融合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推动这项工作,重发发挥业财融合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确保企业得到更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燕.浅谈通过加强业财融合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当代经济,2015:54-55.

[2]刘雪松.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助力公司价值创造[J].中国总会计师,2014,(1).

[3]段君亮.积极推进业财融合,助力公司转型升级[J].财经界(学术版),2015(4).

猜你喜欢

业财效益智能化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冬棚养虾效益显著,看技术达人如何手到“钱”来
果园有了“鹅帮工” 一举多得效益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