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G271区精细测井解释识别水淹方法浅析

2019-05-29王文刚贺彤彤许黎明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试油水淹含水

王文刚,贺彤彤,蒋 钧,高 曦,陈 晨,许黎明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 750006)

1 油田基本概况

1.1 地质概况

G271长8油藏构造位于陕北斜坡中段西部,属半深湖-深湖相沉积环境,以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主体带砂体宽度3 km~6 km,平均厚度大于15 m,储层为粉细~细粒岩屑质长石砂岩,颗粒分选中等~好,平均孔隙度8.6%,平均渗透率0.38 mD。

1.2 开发概况

G271区2010年以长8为目的层,动用含油面积38.27 km2,地质储量2 359.57×104t,目前共有采油井365口,开井数358口,日产液水平599 m3,日产油水平447 t,平均单井产能1.28 t/d,综合含水25.5%,采油速度0.63%,采出程度2.43%;注水井122口,开井112口,日注水平2 505 m3,平均单井日注水平22 m3,月注采比2.92,累注采比2.48。

1.3 水型分析

通过对G88、G73两口井长8层地层水水型分析,得出G271油藏长8层地层水矿化度13.29 g/L,水型为 CaCl2型,pH 值 7.25(见表1)。

1.4 开发存在矛盾

(1)水淹条带发育导致油藏递减大。G271区发育多条NE108°见水条带,主要分布在G269和G201单元,油井见水导致水淹条带上产能损失,条带侧向油井注水不见效,相比区块其他油井,裂缝发育区整体递减较大。

(2)油藏中部高产区G271单元压力分布不均,液量下降明显,这主要是与该区压力保持水平较低相关,该区测压3口,压力保持水平仅为55.3%,单井日产液水平下降幅度明显,达到1.9 m3。

(3)含水上升井数增加。G271区含水上升井14口,主要分布油藏北部、中南部以及加密井,以点状见水为主,加密井呈现投产即孔隙性见水特征,说明注入水已波及至加密井钻遇油层。

表1 G271区长8油层水分析数据表

2 测井资料总体概况

本次共计收集加密井26口、原基础井网54口测井资料,统计本区测井系列发现[1,2],本区测井系列以阵列感应和双感应-八侧向为主,研究的80口井中29口阵列感应,51口双感应-八侧向。复查的80口井85个层位中,解释符合的有81层,不符合的有4层,符合率达 95.3%(见表2)。

对比分析G271区内80口井试油试采资料,其中投产资料68口,长8层试油为油层和低含水的达69口,占86.25%,高含水的2口,占2.5%,出大水的有3口;投产为油层和低含水的达58口,占85.29%,高含水的3口,出大水的有2口。目前本区水淹总体处于低含水开发阶段(见表3)。

2.1 常规测井曲线特征

统计本区55口油井测井曲线特征值,建立G271长8油藏不同含水阶段流体识别图版(见图1),图版中能够清晰辨别出油层、油水同层、差油层、干层以及水层(见表4)。

油层:自然电位呈现负异常,伽马显示低值,典型储层特征。声波时差最大值达到235 μs/m,电阻率相较于围岩显示出饱满高值,甚至最高值可达到100 Ω·m以上,深感应曲线幅度大于八侧向曲线幅度,显示出油层特性。

差油层:自然电位呈现负异常,伽马显示低值,二者反应储层一致性好。声波时差值在220 μs/m左右,与油层相比,其值较低,物性较差;电阻率值较高,但与下部纯油层相比较低。

干层:自然电位呈现负异常,伽马显示低值,典型储层特征。与上部油层相比,声波呈明显低值,最低值达到196.8 μs/m,物性差;电阻率较上下围岩显示高值特征,三井径具有缩径特征。

2.2 水淹层测井曲线特征

对区块内80口井85个层位试油、投产和动态资料进行了详细统计分析,进行了水淹层测井资料二次解释和复查,对比每口单井的测井响应特征值与最能反应储层流体性质的特征,以单井实例分析如下:

油层:J51-33井(见图2),储层自然电位负异常明显变大,自然伽马低值且显示岩性较纯,约75 API,声波时差最高230.45 μs/m,电阻率呈饱满高值,最高处82.625 Ω·m,深、中感应和八侧向重合较好,为油层。试油获得18.6 t纯油,目前日产液2.82 m3,日产油1.39 t,含水42.1%。

表2 G271区基础井网测井解释符合率统计

表3 G271长8储层试油、投产情况汇总分析表

图1 G271长8油藏不同含水阶段流体识别图版

表4 G271区长8储层流体下限

图2 J51-33井综合测井图

低含水层:J37-40井(见图3),从测井曲线上看,本层特征接近油层,自然伽马显示岩性较纯,且比油层泥质含量(约75 API)略微降低,声波时差曲线显示物性较好,最高230.63 μs/m,最明显的差别在于电阻率,最高处65.089 Ω·m,比油层稍微降低,且深、中感应和八侧向重合较差,为低含水油层。试油:日产油9 t,日产水 3.9 m3,目前日产液 1.05 m3,日产油 0.81 t,含水9.2%。

中含水层:J45-37井(见图4),相比油层,电阻率明显降低,储层底部段电阻率最高值为42 Ω·m左右,介于低含水油层和高含水油层之间,为中含水。

高含水层:J35-39井(见图5),相比油层,电阻率明显降低,射孔段电阻率最高值为41.036 Ω·m,储层底部电阻率在30 Ω·m以下,其他特征变化不大,为高含水。

分析G271研究区常规测井曲线在不同含水级别下的响应特征,规律总结(见表5)。

图3 J37-40井综合测井图

图4 J45-37井综合测井图

图5 J35-39井综合测井图

3 加密井二次精细解释及应用

3.1 产出水分析

随机对比分析10口原始基础井网采油井和11口加密井产出水,对比矿化度,并根据试油资料显示,原始井地层水矿化度基本都在4 000 mg/L~40 000 mg/L,加密井地层水矿化度基本上在5 000 mg/L以下,矿化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具有淡水水淹的特征。

3.2 加密井与原井网井对比分析及应用

对比加密井G72-191与原始基础井网井G71-20井测井曲线特征(见图6),发现G72-191井电阻率存在明显降低,结合生产动态分析,G72-191两侧对应两口注水井G71-21、G72-19,与其注采对应性较好,且两口井吸水剖面显示强吸水段,与G72-191水淹层段一致,说明G72-191井受注入水高渗段舌进,导致水洗。

根据加密井二次精细解释,在油井投产时,避开水淹段射孔生产,可求得较高初产,防止加密井投产即水淹。实例:G72-191井,根据二次精细解释,射孔避开中部高水淹层段,对上、下部位射孔求产,投产初期日产液3.05 m3,日产油2.81 t,含水9.2%,取得了较高的初产。

图6 G72-191井与G71-20井测井对比图

4 小结

(1)通过统计油井测井曲线特征值,建立油藏不同含水阶段流体识别图版,能够清晰辨别出油层、油水同层、差油层、干层以及水层。

(2)结合已投产井,以及加密井动态资料,通过检查井与原井网采油井测井对比,总结出常规测井曲线在不同含水级别下的响应特征,可有效指导后期加密井射孔段位置优选,避开水淹层,提高加密井初期产能。

(3)针对超低渗透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导致测井响应由简单的线性关系变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结合已投产油井生产情况,可有效弥补传统的测井解释模型适应性差、储层参数定量解释难度大的问题。

猜你喜欢

试油水淹含水
浅析消费者在水淹车下的权益保护
试油工艺技术分析研究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井下作业试油工艺技术探讨
表面活性剂驱矿场试验效果评价
如何加强试油监督管理
熵权法判别水淹层在埕东东区的应用
葡萄花油田水平井试油仪器及工艺优化研究
水淹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