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渗透油藏提高注水效果技术研究

2019-05-29乐涛涛李炼民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2期
关键词:水井油藏水量

乐涛涛,李炼民

(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 300280)

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保证注入水的长期有效持续注入,是维持稳定开发的关键[1]。但是一般低渗透油藏随着开发的进行,出现注水量不断下降,油井供液不足,产量递减快,采油速度低等问题。这时一般采取降低井底流压,提高注水压力来增加注水量等方法,效果往往不甚理想。如L油田,注水井泵压由初期的10 MPa增加到25 MPa,注水量由初期的100 m3/d降到目前的32 m3/d,欠注严重。因此有必要加强低渗透油田地质渗流特征和开发技术的研究,改善低渗透油藏欠注情况,进一步经济有效地开发好低渗透油田[2,3]。

1 低渗透油藏欠注原因

1.1 地层因素

储层孔渗差是低渗透油藏注水井欠注的根本原因[4-6]。L油田储层以细砂岩为主,孔隙类型主要为次生粒间孔,其次为颗粒内溶孔、颗粒铸模孔,微观孔隙结构属低渗细喉型-特低渗细喉微喉型储层,储层平均孔隙度 15%,渗透率 33.8×10-3μm2。储层埋藏深 3 800 m,油层温度135℃,原始地层压力52 MPa。储层物性差,属于典型的低渗,超高压油藏。储层物性差,渗流能力弱,是导致欠注严重的主要原因[7-9]。

1.2 作业污染因素

L油田泥质含量较高,主力油层泥质含量13%,最高达到28.6%,五敏评价水敏指数27.83~53.16,为中等偏强水敏。作业施工时易发生入井液污染,降低储层有效渗透率,注水量急剧下降导致水井注水压力高、注水难。

如L834-7井:2009年9月作业用密度为1.40 g/cm3卤水压井,该次作业后注水量明显下降,由作业前的100 m3/d下降到40 m3/d。L9-2井:2012年9月作业分别用密度为1.20 g/cm3卤水、密度为1.35 g/cm3卤水压井,该次作业后注水量由作业前的104 m3/d下降到34 m3/d。

1.3 注水工艺参数不合理

L27-17井,初期配注20 m3/d,实注20 m3/d,于2014年12月,将注水量提高到50 m3/d,在注水5 d后,实注水只有15 m3/d,到2015年7月,注水量只有2 m3/d。L油田有中偏强速敏,由于流体流动速度变化引起储层岩石中微粒运移、堵塞喉道,导致岩石渗透率出现明显下降的现象,注水速度快易导致注水能力下降(见图1)。

图1 L27-17井注水曲线

表1 不同酸解堵效果对比

2 提高注水效果对策

2.1 酸化解堵,保注进水

目前主要有酸化解堵以及酸压改造解堵技术,考虑到对于低渗透油田,主要是由于低渗透引起的储层近井地带污染,所以该区主要考虑采用酸化增注技术。

在前期试验基础上,技术人员加大基础资料收集、整理,结合水井情况进行体系、用量优选。复合缓速土酸体系与常规土酸相比,延缓反应速度50 min以上,加大处理深度,提高增注效果(见表1)。

2.2 连续防膨,长效注水

2.2.1 长期稳定注水技术优选 经过对该区进行储层“五敏”试验分析,L油田有中等偏强水敏、中偏强速敏;且该地区注入清水,黏土矿物更易膨胀,储层伤害更严重,因此需要进行连续防膨措施,解决储层中强水敏问题,达到长期稳定注水(见表2)。

表2 不同长期稳定注水技术对比

2.2.2 防膨剂优选 从八项试验中,通过防膨率测定、岩心伤害、防膨剂长效性评价、岩心流动试验有效期评价、添加剂筛选、段塞防膨和连续防膨中防膨剂耐冲刷、浸泡试验等,从11种防膨剂优选防膨剂。

通过试验结果对比、成本考虑、施工方式、劳动强度、现场情况等综合比选,最终选择实施段塞连续防膨,防膨剂浓度1‰(见表3)。

表3 不同防膨技术对比

2.3 优化注入量,有效注水

由室内速敏分析试验确定该区的临界体积流速为1.41 cm3/min。将单位统一成常用单位后,利用公式(1)进行了单井临界产量计算。经过计算,该区有效厚度与临界产量的关系(见图2),可见当有效厚度越大时临界产量越高。该区平均有效厚度为30 m左右,临界产量为70.2 m3/d。

式中:Q-产油井临界产量,m3/d;rw-井眼半径,cm;h-油井生产有效厚度,m;Qc-试验临界流量,cm3/min;D-试验岩心直径,cm。

通过该区块速敏试验,计算了单井临界流量,对注水井注入量进行了优化。平均单井注入量由原来的100 m3/d降低到70 m3/d。

3 应用效果

2016年,在L油田实施欠注水井治理6口,平均降低注水压力9.2 MPa,累增注13.11×104m3,平均有效期373 d,欠注井治理效果明显提升。2016年,该区块共实施6口水井治理,注采井数比由1:3.28提高到1:2.0,水驱控制程度由40% 提高到 63.2%,日注水量由28 m3增加到398 m3,油藏压力由21.49 MPa增加到24.65 MPa,区块日产油由32.6 t增加到 50 t,自然递减率由42.7%降低到21.53%,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见表4)。

图2 临界产量与厚度关系图

表4 欠注井实施效果

猜你喜欢

水井油藏水量
小水量超纯水制备系统的最佳工艺选择
山西发现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构水井
利用物质平衡法分析小层注水量
页岩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及展望
水井的自述
精细古地貌恢复指导隐蔽油藏勘探发现
凡水井处皆听单田芳
注气驱油藏新型气驱特征曲线推导及应用
基于水力压裂钻孔的注水量及压裂半径的应用研究
乌龟与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