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呵护成长,让“活动”促发展
2019-05-28张洁
张洁
笔者已经是从教20年的老教师“新”班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2018年9月,我到偏远乡镇来支教。以前一直在直属学区学校任教,似乎对城里的学生驾轻就熟,和家长交流也摸到了些“门道”。然而,所有的经验到了这里就有些不管用了。
一、沟通从“心”开始
案例分析:我们班是刚分班重组的,全班42个学生,22个是留守儿童,还有两个是从其他省份刚刚转来的。我尝试着建立班级微信群,有利于和家长随时沟通交流,两三个星期过去了,班級事务开始慢慢走向正规。但是,通过我的仔细观察,发现两个转学生居然基本不和其他同学讲话!因为他们都是从其他省份的偏远地区转来的,同学们“嫌弃”他们,而且他们过于内向,还有就是语言有些障碍……这么下去肯定不行。于是,我在班队课上引导同学们要主动和汤同学、廖同学打招呼。同时也要求汤、廖两位同学发作业本,每天能喊出3个“新同学”名字。一个星期下来,效果却不理想。
到了十月,虽然天气渐渐转凉了。但是,只需要加个薄外套就行。可是,我发现汤同学已经穿上了冬装。我猜想,要么从老家没带来,要么就是没有换季的衣服。第二天,我把汤同学叫到办公室和她说:我把女儿的衣服带给你试试,你看喜欢吗?汤同学点点头。后来,她穿着干净的运动服坐在班级里,早读课读书的声音也响亮了。
大课间,我拉着两个孩子的手,手把手教他们玩踢毽、滚铁环等游戏。然后让他们教同学们玩他们熟悉的游戏“拆小棍”。孩子们没过多久就融合到了一起。
教育是一种爱的艺术,言传不如身教。特别是对我们边远的农村学校的学困生,还有许多留守儿童,我们更应该予以关心,多帮助、多鼓励,让她们在爱的氛围中逐步增强自信心。拥抱阳光,内心才会充满阳光,才会对学习、对生活充满热情。班主任在教育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活动提高创造力和凝聚力
学校有个大型的综合活动“丰收节”。基于农村学校的地理环境的优势,校领导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让学生从农村中来,到农村中去,找一找,探索、发现再制作、加工农产品。去年11月中旬,举行开幕式,然后各年级组举办特色活动。开幕式要求:设计以农作物为图标的班牌、中队名称、班级特色解说词和班级展示表演等。三年级的学生视野还不够广,课外兴趣班中艺术类学习的很少。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群策群力。
第一步:设计班牌。晨会课上,同学们你一句,我一句。最终初定:小麦、花生和荷花三个名称。
第二步:中队名。大家热烈讨论,最后,一个声音说:我觉得改为向日葵中队不错。我停顿了一下说:是的,有道理。小麦、花生制作的道具颜色比较单一,荷花又显得太不接地气。而向日葵,各方面都胜出。
第三步:解说词。结合向日葵的外形、颜色、用途以及寓意进行收集整理。
三(3)班,向日葵中队。我们向着阳光、积极向上。
最关键一步就是道具和排练节目了。
由于前两个月和学生们的和谐相处,我的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选择学过舞蹈性格开朗的12个学生作为主演:老爷爷、老奶奶、5只小鸡宝宝、鸭宝宝、小黄狗、老黄牛。其他同学全员参与,丰收的向日葵园。女生双手拿向日葵跳丰收舞,男生拿绿叶跟着跳作陪衬。所有演员的道具、服装一周之内全部到位。这对于农村学校的家长来说多么不容易呀!
排练开始了,演员男女交叉分4路纵队,一起进场,当庆丰收音乐响起时,小演员们跳着欢快的向日葵舞,接着,主演登场,喜气洋洋的一家人在庆丰收。小演员们个个劲头十足。先学会的在课间耐心地教还没有学会的同学。丰收的向日葵园一片热闹的景象,老爷爷、老奶奶来到向日葵园察看丰收的果实。小鸡宝宝在家可待不住,她们跳着欢快的小鸡舞也来凑热闹啦!鸭宝宝、小黄狗、老黄牛紧随其后,欢乐的一家庆丰收!
开幕式那天,我们班一举成名,成为全校的焦点。孩子们真正内心的那片“向日葵园”丰收了。
如果一位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味地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迟早会被消灭殆尽。相反,如果一项活动能激起学生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能团结学生们,提高凝聚力的话,我觉得应该和学生们一起积极投入地参与。
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我们逐步走向核心素养时代。此次综合活动让学生们学到了很多,也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综合提高了种种能力。这种活动参与度大、面广。学生在活动中参与设计、编写解说稿、表演。这并不是语文、数学、美术哪一位教师单独教出来的,而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虽然他们并不懂团队合作精神,但是在合作中已经初步体现出来了。所以,素养这颗种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长期地、不断地“濡染”“浸润”出来的。
(责任编辑: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