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麟趾瓜瓞俎豆馨香

2019-05-28龚光红

戏剧之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房县传承

龚光红

【摘 要】《诗经》在我国的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诗经文化已是一种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和灵魂深处。在鄂西北房县,诗经文化的传承却显得尤为突出,其传承的方式多样,传承的载体多元,传承的意义深远。

【关键词】诗经文化;房县;传承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4-0052-02

一、已知的传承方式

《诗经》是在西周时期成书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文化已是一种基因,早已深入到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和灵魂深处。虽然与诗经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在华夏大地上并不鲜见,但在鄂西北房县,却显得尤为突出:

一、据《房县志》[1]“大事记”中记载:“周宣王(公元前827—782年)封尹吉甫为太师(房陵人)食邑于房,死后葬于房县青峰山。”

也就是说,作为一位周朝的太师,封地在房县(古称房陵),死后葬在房县,房县也有后人用来祭拜他的宗祠。

二、大量带有诗经原文的民歌至今仍然在世代传唱。

民歌王邓发鼎,名歌手胡元炳、康桂春、朱齐全、吴高星、吴高月、陈远翠等七人是目前房县最活跃的名歌手,他们演唱的《关关雎鸠往前走》《桃夭》等民歌中含有大量诗经原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这七人中,前两位与后五位还存在师徒关系。

三、三位文化工作者做出了大量贡献

诗经民歌从被发现到被确认,三位辛勤的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起了最关键的作用。一是门古寺镇民歌协会主席张兴成,他共搜集了1万多首;二是十堰市民俗学会会长袁正洪,他在一次偶然的采访过程中发现,房县白窝黄堰村村民所唱的山歌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经词句,后来在进一步地挖整整理,发现在房县民间传唱诗经民歌不是偶然现象,随即开始对这一现象进行大量媒体跟踪报道,后引起半月谈、新华社、央视等媒体注意;三是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傅广典,他是正式确认诗经民歌的首批专家之一。

四、大量《诗经》中所记录、描述的风俗目前在房县还活生生的存在。

《诗经·召南》里有这样一首民歌《野有死麇》:大意是说某位青年男子如果有了意中人,就在打猎时将打到的猎物用当地的一种野生植物“白茅”包起来送给心上人……房县当地也有这样类似的打猎风俗:如果有年轻小伙在打到猎物后用白茅包裹,见到此景,其他本来要均分猎物的合伙人就会非常爽快地成人之美。可以说“白茅包之”,说的正是房县数千年来的打猎习俗……

二、尚待挖掘的传承载体

类似这样有关诗经文化的风俗或遗迹,在房县并不鲜见,恕笔者才疏学浅,在此仅表2013年7月,笔者陪同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黄震云教授和十堰民俗学会袁正洪会长在房县博物馆看到的两幅石刻对联。

关于这两副石刻对联,最早被发现是在2012年1月。2012年1月6日,袁正洪与青峰镇副镇长张超、东西店村党支部书记李如清等一行,分别在该村庄的一处老旧四合院和一栋亟待修缮的民居的进门石台阶及房檐下惊奇地发现了两副以《诗经》有关篇章及文字为内容的对联,分别刻在4块石碑上。其中第一幅碑刻有明确的落款时间:乾隆二十四年(距今259年)。请看下图:

其中第一副对联中的“陟岵”是《诗经·国风》中的一首诗,主表寄托和思念之意;“蓼莪”是《诗经·小雅》中的一首诗,主表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哀悼和怀念之情。上联表达了作者事业未成、有负家中父母亲人寄托之意,下联的意思非常清楚:只有不断借吟诵《诗经·小雅·蓼莪》这首诗,想到父母对自己的养育恩情,才能用来安抚自己时常惶恐不安的内心。

请看第二副对联:(图略)

上联(对联二):“緜逺歌麟趾瓜瓞(die)

下联(对联二):“云邊(bian)囗俎豆馨香

这副对联上联大致意思为:“通过借引《诗经》中‘麟趾‘瓜瓞的绵延和多实来祝福和期望家族人丁兴旺。”下联大致意思为:“通过借引《诗经》中‘俎豆‘馨香的庄重和高雅来祝福和期望子孙后代都有好名声。”

请大家注意这两副石刻对联,其中一副的雕刻时间是在乾隆年间,距今二百多年,历史不能说不悠久,但从这一点来说,还仅仅只能证明房县的诗经文化传承历史较久远,还不能说其诗经文化活动的地域独特性,因为也许当时全国都在兴起一股诗经热,都在流行碑刻诗经的活动,只不过房县这一偏僻县城保护得较好而已;但这两副对联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比较有说服力,其发现地点是在乡村小院——既有四合院,又有普通民房,这说明什么?至少能够说明诗经文化在当地的传播根基很深,传播范围很广,就跟对联一样,不管贫穷贵贱,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用,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中国古代尤其在农村,特别期望家里人丁兴旺多子多福,“麟趾、瓜瓞”就是他们最美好的愿望;在解决了繁衍生息香火旺盛的问题以后呢,人们又有了新的寄托——“俎豆、馨香”,说白了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但问题的关键也正在于此——如此重要的诗经文化元素和载体,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是如最初般静静地躺在几乎废弃不住的农家小院?抑或仅仅只是做了一个普通的搬运、搜集堆放在某个博物馆仓库的角落?为什么这一诗经文化元素的价值如此的不受待见?我想,最主要的原因無非是这两点:

一、经济价值不够。为什么说经济价值不够呢?首先,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一部比较阳春白雪的著作,用现在的话说是一部比较高大上的作品,现实生活中,让普通老百姓普遍的去接受这样的文化元素,尚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次,对联的这种形式,普通老百姓要么不怎么关注,要么不怎么读得懂等等。缺乏了普通大众的接受基础就缺乏了相当层面的经济价值基础,缺乏了经济价值基础,要么开发商不愿投资,要么就是政府将资金投入到其他亟待解决的民生项目中去。

二、时代感不强。有一些文化传承项目,其经济价值并不高,或者说它的经济价值并不是其主要价值,但也传承发扬得非常好,比如说红色旅游基地。毫无疑问,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需要用那一段苦难卓绝的奋斗历史来时刻照亮我们此刻前行的路,并且越是在当前伟大复兴小有成就的时期显得越发的重要。诗经文化元素的这一时代需求至少现在还不足以达到让我们去大力开发弘扬的要求。

当然,在现实的社会生活过程中,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候可以将几种文化元素交叉融合在一起协调发展,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比如在房县还有一种非常盛行的风俗——酿黄酒,在鄂西北诗经故里房县土城镇,就有一处将诗经文化元素与当地的特有的黄酒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而开发建设的一个“花田酒溪”综合文旅项目,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这也给我们今后开展文旅项目的传承和发展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其实,在房县当地的民俗中,石联也好,酿酒工艺也好,都与诗经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相信在今后的发掘整理中,会有更多的载体被世人所熟识。

三、无尽的传承意义

任何一种事物在某一地方得以传承,一定会在时间方面有纵向的延续和在空间方面有横向的展衍。

一、本文第二章节中提到的第一幅对联,距今已有256年。这两副对联被发现时,它们立在普通乡民的民居屋檐处及进门台阶处,这足以证明这个偏僻的小乡村里从古至今有不少人都懂一些诗经文化,钟爱诗经文化,或者不懂诗经文化本身,但至少知道一些诗经文化的传统或风俗。所以,第一幅石刻对联至少在时间方面给我们留下了一环有价值的时间链条。

二、第二幅石刻对联“緜逺歌麟趾瓜瓞、云邊(bian)囗俎豆馨香”在短短十四字的内容中大量运用《诗经》典故,达到惊人的程度!比如以“麟趾”喻子孙的贤能等等,在短短十四字的内容中运用《诗经》典故达五处之多,加上第一幅对联中的用典,总共有七处,实属罕见,且全部来自《诗经》,这在全国恐怕都不多见,足以说明鄂西北房县诗经文化在空间传承方面的广度与厚度。

当然,在我们今天大力推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有一些现象还是值得我們反思的。比如用石头刻诗经对联,在古代可能不涉及到任何环保问题,但在今天除了环保问题必须考虑以外,还有资源开发的合法性问题,就算是荒郊野外的石头,也不能是说开采就开采,必须拿到合法的开采手续,证件齐全方可作业等等。另外上文还提到过另一个与诗经文化元素相关的传统习俗——打猎,稍微懂一点点社会常识和国家法律的人都知道,在当今社会,别说本地的麕、麋鹿、香獐等野生动物被国家保护起来不能狩猎,就算是有时候危害一方的野猪,也必须由专人配专门枪支、在某一时段有选择性地猎杀,任何个人不得私自捕猎。

上述现象告诉我们,诗经文化或传统文化在传承和保护的过程当中是有时空局限的。时代在变,传承和保护的方式也需要调整或改变,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当中,只有既保持了诗经文化或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当今社会的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将诗经文化或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最后,借用本文的题目“麟趾瓜瓞 俎豆馨香”衷心祝愿鄂西北房县的诗经文化传承连绵不绝,历久弥香。

注释:

[1]中国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2]本释义来自华为官方 “应用市场”——“快快查汉语字典”。

猜你喜欢

房县传承
Eddie the Eagle
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房县
——湖北省十堰市第七届奇石(书画、楹联、摄影、盆景)联展暨房县黄酒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盛大开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一带一路”书香万里行走进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