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鲁文化”视角下

2019-05-28冯海潮

戏剧之家 2019年14期
关键词:元素

冯海潮

【摘 要】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且有较高的研究和学习价值。电影舞蹈是电影艺术的一种表现方式,它对于增强电影主题是强有力的武器,对观众的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功能。电影舞蹈在观影过程中能突出艺术元素、推进情节、提升影片品质等重要作用。本文以电影舞蹈为例,站在齐鲁文化视角下用专业舞蹈工作者的视角对电影中舞蹈运用进行分析,认为电影中舞蹈元素的独特创意在于其舞蹈肢体运用表现了人物形象、环境需求、内心情感的影像故事构建效果,并赋予影片以新的意义。

【关键词】电影舞蹈;元素;形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4-0004-04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的特点,具有着非常重要的社会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元素相融合,不但可以创作出更好的艺术作品,而且中国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其中,齐鲁文化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流传几千年至今依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和鲜活的精神特质,成为中华文化沃野中的一颗巨树。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且有较高的研究和学习价值。目前,国外也掀起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及齐鲁文化的浪潮。

基于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消费需求,电影行业以商业为目的开始迅速成长,尤以蒙太奇电影拍摄法推动巨大,其对镜头的切换以及场景的拍摄,使得短短几十年就涌现出无数的电影作品,其中不乏优秀且堪称经典的佳作。电影就好像人类生活的放大镜,总是能截取一个小片段或一个小的想法就可以提炼出一个主旨思想来撑起一部影片。同样是对人类生活的记述,同样是对所追求的思想的升华,古今中外舞蹈和电影异曲同工,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作品大部分取材于经典著作及民间传说,只不过电影涉及的范围往往要比舞蹈舞剧作品广泛许多。舞蹈在千百年的发展中,依然存活在精神文化层次的少数人类活动之中,需要的是亲临现场的欣赏;而电影借助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甚至可以运用手机流量随时随地观看。

如今电影行业呈一片繁荣之景,对于舞蹈来说是借助新媒体发展的一个契机。1929年拍摄的电影《百老匯的旋律》是世界上第一部歌舞影片,它开创了电影歌舞片的时代。此后的歌舞类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著名英国影片《红菱艳》、美国“国宝级”影片《雨中曲》、无法取代的印度影片《阿育王》,等等,尤其在中国,虽然歌舞类电影比较少见,但历史题材的电影中几乎都有对应时代中国古典舞蹈的片段存在。

一、中国舞蹈元素诠释人物形象

电影《猫妖传》中有一段宴会的舞蹈部分很是吸引观众眼球,影片中的舞蹈简单且赋有代表性的动作极具渲染力。故事背景是盛唐年间,电影从舞蹈开篇,预示着这个李氏王朝与少数民族有着解不开的渊源,既有狐(胡)狸(李)之约,但是更有你(李)我(倭)之嫌。所以蒙古出的是美女,杨玉环更是半个胡人,倭国出的是和尚,唐朝出的是白居易。

唐朝乐舞是中国历史上舞蹈艺术发展的最高峰,由于其国力的强大、社会思想的开放,使国内外的文化大融合,体现在舞蹈方面就是宫廷舞乐中大部分都由外来舞种组成,如“胡旋舞”“胡腾舞”等。而这也被定义成一大特色出现在影片中,电影中集合了最受大家喜爱的几场大唐盛宴中精彩绝伦的舞蹈。在胡玉楼胡姬玉莲跳的胡旋舞,舞姿曼妙而不失异域风情,体现了真正盛世下番邦文化流入民间,开明包容的歌舞升平。美女有意倒,和尚有意扶,白居易看戏,也是及其有趣的场景。在齐聚的场景中人们用肢体语言来调动气氛,别致的服装和妆容搭配神秘的异域舞种,如此自然而然的呈现,可谓是大融合社会文化中直观的描述了,仅仅几分钟镜头的内容传达出唐朝舞乐的盛况。可以说电影中的几场舞蹈逐步将故事推向高潮,从舞榭歌台上真正看到了盛世繁华的大唐气象,不禁感慨原来那时的长安这么美。而陈云樵宅中,春琴舞的霓裳羽衣舞,妖娆多姿,妩媚至极,代表着盛唐开放自由的风情万种,虽然说舞蹈的历史记载比较薄弱,毕竟只有图片和文字是无法恢复当初的“霓裳羽衣舞”,但唐朝本身就使后世之人遐想翩翩,影片中的此舞也是对观众想象力很好的回馈。我们只要尽力做到它与美的无限接近就是最重要的,因为舞蹈所寄托的是无言的情感,最易流露到人心引起共鸣,即使是对话与旁白都没法阐述清楚的东西,人们通过感受舞蹈这种原始的表达方式便可触动内心。

最后在花萼相辉楼,玄宗击鼓、安禄山舞刀片段,也是应广大观众要求特意制作。这段最受好评的“斗舞”片段,不仅是在视觉上极富冲击力,也从玄宗和安禄山的表情肢体中,让人预感到后面悲剧的走向。有观众表示,张鲁一饰演的玄宗不仅表演情绪层次丰富,和安禄山跳舞时,他打鼓的那段也让人相信他可以创作出霓裳羽衣曲。电影中针对普通观众而呈现的电影效果,更多是简单的肢体语言传达,虽然有利于舞蹈文化借助电影传播于大众,但对于舞蹈文化的深度发展是远远不够的。不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毕竟一部分观众完全可能通过银幕对舞蹈产生兴趣,从而愿意去剧院观看舞剧等舞蹈作品。就如同《妖猫传》中许多观众对于舞蹈部分口碑极佳,不论是胡旋舞还是唐朝宫廷乐舞,都是人们对盛唐幻想的生动形象的代表。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在电影中的具体表达,其内核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而齐鲁文化的主体和核心是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在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基础上,齐鲁文化兼容并蓄其他各种文化,形成了博大精深、极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具体说来,“人”是它的根本,“仁”是它的核心,“礼”是它的形式,“天人合一”是它的目标,“因时变革”是它的灵魂。在齐鲁文化影响下的时代,在电影对舞蹈的折射下,这对于齐鲁文化的研究具有开拓性意义。

二、从具体情节诠释环境

舞蹈对于我们身体的肢体敏感性是与生俱来的。舞蹈动作发展至今,具有鲜明的性格,在与自然的相处中,逐渐磨合创造灵感,丰富其内容,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舞蹈都不曾缺席。到如今的电影产业中,蒙太奇技术将舞蹈脱离舞台,以更加立体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舞蹈的插入也让电影情节更具艺术性。说到这里,回想在现当代的舞蹈与电影关系的讨论中,更多的是舞蹈对于电影的价值意义与作用,确实,电影中舞蹈元素的运用对情节的推动发展与气氛的烘托起到了不可取代的作用。

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执导的电影《黑天鹅》,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现人性的双面性,不仅在创作过程中获得了演员的尊重,也使得该片先后荣获奥斯卡等专业领域大奖。诚如导演所言“我认为影响电影《黑天鹅》最多的是《天鹅湖》芭蕾舞,我们进入了《天鹅湖》的神话中,从中找出童话故事的元素。我记得与一名舞者茱莉肯特在美国芭蕾舞团见面,我问她:她到底是谁?谁是天鹅皇后?她说:她有点‘半人半天鹅。”我当下了解到这是天鹅人的电影,我开始感到兴奋,这是最令人感到兴奋的事情之一,是我们要把娜塔莉转变为具有舞动的魔力。诚如,“舞蹈的身体符号表现的是语言无法表达的东西——意识本身的逻辑。”[1]“人的身体不仅是只作为内在的先决条件,被认为是人类最古老艺术的舞蹈,它的表现性是与生俱来的,没其他一种原始艺术像舞蹈那样有高度的实际和文化的意义。”[2]由此可见,舞蹈可以在电影情节中诠释环境,提升电影品质。

电影《黑天鹅》首先在一束舞台灯光中呈现,女主角妮娜身穿白纱裙,缓缓流走在舞台的中央,在镜头的推动过程中音乐产生变化,结合黑魔鬼的出现,点名了主题“黑”与“白”,这也是人性永恒的主题。在笔者看来,影片中女主角的表演无疑是很有难度的,舞蹈演员有自己的舞台表现能力,她的表演是直观的且角度单一,仅面对观众,表现力要尽可能夸张才能在没有语言的舞台灯光下传达内心的情感;影视演员也有其专业的表演功底,表演较多维立体,拍摄是全方位的,加之语言的传达,表演其实是比较自然和细腻的。但在影片《黑天鹅》中,身为舞蹈演员的女主角要将舞台夸张的内心情感转换方式,以更加真实的幕后生活场景来表现舞台上的黑白天鹅所需要的纯粹的黑白即善与恶的对立面。虽说是为电影的主旨服务,但无意间所流露的是所有舞蹈从事者的真实写照。

在许多大众眼中,尤其对舞蹈缺乏了解的观众,对于舞蹈的了解仅仅停留在舞美与舞蹈演员的功底层面,而对于舞者内心的独白,只有少数的专业领域者能感受得到。毕竟要在着重展现自身舞姿的同时又要饱含情感的表达,这种较平常夸张的表现力不仅需要舞者对自身肢体的即舞感进行熟练掌控,更深入的是舞者对这段舞蹈情节及环境的理解。

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敢于运用芭蕾舞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印证了舞蹈的巨大魔力。整部影片是以舞剧人物内心的变化来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舞蹈的美不仅是舞姿体态与音乐旋律的配合之美,更大意义上来说,只有舞者完全融入角色的情感之中,由内心的抒发带动身体的舞动,才是舞蹈美感的真实体现,所以古话说“手舞足蹈以为心”。《天鹅湖》舞剧之所以经久不衰,在于黑白天鹅所代表的人性的对立面,运用童话的情节、优美的身体舞姿以及音乐的渲染,简单而直接地表达白天鹅的纯净与善良、黑天鹅的邪恶与黑暗。舞剧的形式便是以舞蹈语言来讲述故事情节,虽然没有语言的直接表述,但内在的情感仿佛因止步于肢体表达而更饱含韵味,让人心领神会,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导演又把如此大概念的主题思想着重放在女主角身上,让一人饰演两个相反角色的舞蹈演员以台前台后的真实情节推动矛盾冲突的发展。

《黑天鹅》将舞蹈上升到作品心理层面,这在电影作品中为数不多。整部影片仅以芭蕾舞剧《天鹅湖》的女主角为切入点直击内心,在导演眼中,舞蹈已经不单单是肢体的表达艺术,它更多是褪去外表后舞者真实情感的投入,一位合格的舞蹈演员所要面临的不单是自身扎实的基础,更是对一部作品所肩负的责任。导演虽说意在突出双重心理学的核心主旨,但他以舞蹈元素告诉大众,电影中舞蹈可以用更加新颖的方式参与其中。

近些年,外国电影给中国观众的文艺欣赏带来了帮助与提升,同时我們也要看到外国电影表达的另一面,那就是如何让电影观众全球化,而齐鲁文化不啻是最好的表达方式,如齐鲁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胜天的能动精神、民贵君轻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无私的群体精神、勤谨睿智的创造精神等。这些,对我们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这些都是外国优秀电影寻找的方式表现,而齐鲁文化正是最好的表现素材之一。从文化角度分析,纯粹的保护已经无法减缓地域文化被流失、被边缘化的脚步,寻求艺术的再生活力,需要依托当下艺术传播的最优化途径,创作文化全球代作品获得更广泛的文化认同感。

三、舞蹈元素讲述故事

印度是世界人类文化产生的摇篮之一。说到印度,大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印度的宗教文化,这是人类文明在古代繁衍时期的一大寄托途径。在印度宗教传说中舞蹈是由“湿婆”所造,而被称为“毁灭神”的湿婆本身就是“舞蹈神”,她的神力就是用舞之力毁灭所有的邪恶。依靠这样一个坚实的文化信仰基础,舞蹈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印度有富饶的舞蹈文化资源。目前活跃在全印度的古典舞蹈就在于广为信仰的“印度教”的恩泽和影响。可见舞蹈的古典化进程虽然西方是宫廷化的,但在印度是宗教化的。如《吠陀经》中就有记载,在早期的印度社会中,舞蹈活动不仅仅只为某种仪式服务,同时也是一种极受欢迎的娱乐活动和自我完善的教育手段。

舞蹈是视觉美的享受,创造出某一舞蹈文化的人类,都有自己民族所向往的审美标准。印度舞之所以能够生存发展到现在,就在于它是印度这个国家人们的审美代言。当然只有这一层次的意义是绝对不够的,这就又要回到印度教方面。印度舞蹈附着于印度教后给了人们一个接触宗教的方式,因为在宗教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在他们眼中只有宗教徒和异教徒。所以对于舞蹈的接触仿佛是不可违抗的,就像是上天的旨意,这样一想或许在印度人的心中舞蹈就是神赐予他们的力量。

上世纪的电影事业席卷全球,印度电影业顺势而生并且发展成为赋有特色的本土文化。著名的印度电影导演戴夫·阿南说:“印度的电影就是歌舞电影,最好的印度电影中的歌曲与舞蹈都非常动人,备受观众喜爱。如果歌舞好,你就成功了一半。音乐是电影的一部分,好的歌舞正是电影剧本的精华所在。”近年火遍全球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印度电影的看法。影片根据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作者是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导演为拉库马·希拉尼,影片上映后也使主演阿米尔·汗享誉全球。影片主要运用插叙的手法安排故事情节,讲述三位主人与传统教育观念的对抗精神,并且运用智慧打破成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影片中的背景是印度顶尖的工程学府,三位主人公都是工程专业,貌似成为一名工程师是他们今生最成功的道路,然而结局是古板院长被感化,三位主人公历经重重困难终于走上了自己热爱的道路并获得成功。其实介绍到这里好像整部影片看似和舞蹈没有任何的关系,理工科、三位男主角、现代社会、追寻梦想……很难和舞蹈有所关联,恰恰相反,舞蹈是整部电影的点睛之笔。

影片中第一段舞蹈的安排重在体现男主角兰彻的“乐天派”积极心态。中文版中把它翻译为“平安无事”,既是对自我内心的安抚也是对困难的乐观面对。情节把整段舞蹈安排在兰彻讲述完“平安无事”的由来后,在枯燥的学院生活中一次公共浴室的停水中瞬间呈现。歌舞片段中,学生在浴室身上还留着停水而未冲洗的泡沫便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开始了舞动。仿佛退去了枯燥无味的学业压力,展现出来的才是真正的青春活力。舞蹈就是有着如此神奇的魔力,它不用华丽的词藻去独白,只需简单的几句歌词、律动的旋律就可以用肢体自然而然舞动,打动观众的心,引起共鸣。而浴室其实也有印度宗教的影子,在印度宗教文化中舞神湿婆是不穿鞋的,因为舞蹈是神圣的,不容任何事物破坏它的纯洁。而这段舞蹈是影片主题的呈现,“平安无事”正式贯穿全片的线索,它仿佛有着伟大的神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引刃而解。如影片中所说:“人心其实很脆弱,很容易陷入恐惧,但拍拍胸口告诉自己‘平安无事,虽然不能解决问题,但是能增加你的勇气。”这一方面是对思想的升华;另一方面亦是对作品内涵价值意义的提升,或许是因其带有宗教信仰而设定舞蹈情节的地点,给观众轻松愉快的视觉效果的同时,又使中心思想深入人心,不忘强调本土的宗教积极思想,传播本土文化。

影片第二段舞蹈出现在男女主角萌生爱意的故事情节中,导演在这里的安排更加巧妙又恰当。当女主角看待男主角的态度发生转变后,爱慕之心油然而生,音乐的旋律随之悠扬而出。当爱情的种子悄然生长时,女主角日思夜想的情愫体现在无时无刻的视觉幻象中,到最后爱意难以掩饰,便出现了二人初次见面的婚礼现场,两人开始旁若无人地舞蹈,仿佛眼中只有彼此,那种灵魂的交流体现在舞蹈中。

相比传统电影中的对话旁白,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这段爱情的演绎可谓“此处无声胜有声”,当然在这里说的“声”是指“台词”。舞蹈的功能之一就是求偶和性,从原始部落人类文明还未发达时,人们就用肢体的舞动来传达爱意,这种古老的方式到现代社会仍无违和感。本身人的身体就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这也是舞蹈的优势之一,不同地区的人们可能会受语言的限制而交流有限制,但肢体的表达是人类与身俱来的本能。就本部影片而言,或许它可以翻译成很多版本在所有国家上映,但是台词对白的价值含义或多或少会在转换中有所消磨。而舞蹈表演完整保留了下来,可能第一段的主旨思想升华比较抽象,但第二段的舞蹈对爱情的阐述是具体形象的。只有内心真正有爱,才会流露出来,不仅仅是肢体的舞动,更多是享受舞蹈中的情感交流,让观众直观感受到用舞蹈元素讲述故事。

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一样历史悠久,历经时代变迁而星火相传。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力量的源泉。文化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和命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电影艺术的表达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与喜爱,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时代提出文化传承,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表现。

通过以上描述和分析,笔者认为,齐鲁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核,且有较高的研究和学习价值。电影毕竟是叙事性强的传媒艺术,几乎是对人类生活的完全复制,可以重现人们对过去的想象,可以写照人们现今的人生以及幻想与憧憬未来的社会。而舞蹈像一位老者,孕育着人类生活中不可言语的情感与人生感悟,直击人们的内心。电影中舞蹈元素的恰当加入,势必会唤起人们进化中潜在的对肢体语言的共鸣,这是生命固有的灵魂交流的能力。

当一部电影中身体的律动外加悠扬的音乐,甚至可以不用台词表述,情感便从人们的耳目流入脑海与心灵。所以说,舞蹈元素在电影中的价值是足够重要的,尤其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消费水平逐年提高,大众对精神文化的消费也将越发重视。舞蹈自古被誉为高雅的文化艺术,日后势必受到人们重视与欣赏,而电影作为新时代迅速壮大成熟的媒体艺术,必然會越发看重对舞蹈的构建作用。

以上内容的表达都可内涵于齐鲁文化本质,更是齐鲁文化的当代表达。

参考文献:

[1][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M].腾守尧译.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126.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170.

猜你喜欢

元素
平面设计中汉字元素的应用
中国传统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研究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