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2019-05-28郑菊花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5期
关键词:尿常规

郑菊花

【摘 要】目的:研究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使用阴道分泌物对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方法:本文涉及的入组资料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66例接受妇科检查患者,遵守双盲法划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收入的33例患者行抑制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参照组收入的33例患者常规尿液采集方法,对比两组尿常规检查检出率、PH值、蛋白质、尿糖、比重。结果:参照组接受妇科检查患者PH值、蛋白质、尿糖、比重以及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上皮细胞检出率、亚硝酸盐检出率和实验组相关数据比较存在差异,P<0.05,组间指标存在对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抑制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应用在尿常规临床检验中获得更好的检验结果。

【关键词】阴道分泌物;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

检验临床指标时大部分都是依据现代化物理化学方法实施相关检查,依据实验室技术和仪器为以后判断和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成为重要的医疗卫生组成部分[1]。本文评估了抑制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使用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本院参与诊治的66例接受妇科检查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文计算收入研究资料的对象是本院参与诊治的66例接受妇科检查患者(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为选择时间),分组法即为双盲法,每组33例。

参照组年龄数值上限是49岁,年龄数值下限是23岁,中位年龄数值(34.55±3.54)岁,最长病程48个月,最短病程6个月,中位病程(25.5±3.54)个月,14例卵巢囊肿患者,10例异位妊娠患者,9例子宫肌瘤患者;

实验组最大年龄51岁,最小年龄21岁,中位年龄数值(35.54±3.54)岁,最长病程49个月,最短病程7个月,中位病程(24.54±3.68)个月,13例卵巢囊肿患者,9例异位妊娠患者,11例子宫肌瘤患者。

关注两组涵盖的基础资料,表示P>0.05,无数据之间分析意义。

纳入标准:符合尿常规临床检验表,患者表示对本次调查同意且签字,提交伦理会被许可。

排除标准:精神异常、尿液异常、检查不规范等患者。

1.2 方法

参照组开展常规尿液采集方法,操作人员提醒患者对尿常规标本采集前,需要以清水对外阴进行充分清洗,依据一次性塑料尿杯对患者中段尿留取30ml,将其送入到检验科室实施检验。

实验组开展抑制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基于常规采集前提下,应用2%喃西林溶液及时清洗外阴,操作人员提醒患者对尿常规标本采集前,依据棉球堵塞处理患者阴道开口处,防止阴道分泌物影响尿液标本检验结果,以及一次性塑料尿杯对患者中段尿留取30ml,进行送检。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计算实验组与参照组尿常规检查检出率(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上皮细胞检出率、亚硝酸盐检出率)、PH值、蛋白质、尿糖、比重。

1.4 统计学方法

参考SPSS19.0 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诊治的66例接受妇科检查患者所有数据,以率(%)的形式与(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临床计数资料(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上皮细胞检出率、亚硝酸盐检出率)和计量资料(PH值、蛋白质、尿糖、比重),采取X2检验与t检验,P<0.05,组间指标存在对比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计算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接受妇科检查患者尿常规检查检出率

本文计算分析表明,参照组接受妇科检查患者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上皮细胞检出率、亚硝酸盐检出率对比实验组有关数据指标,P<0.05,组间指标存在对比的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计算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接受妇科检查患者PH值、蛋白质、尿糖、比重

本文计算分析表明,参照组接受妇科检查患者PH值、蛋白质、尿糖、比重对比实验组相关数值,P<0.05,组间指标存在对比的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排出分泌物量相对比较少,无臭,带黏性,色白,包括阴道黏膜的渗出物、宫颈分泌的黏液、阴道与子宫脱落表皮细胞、少量非致病性阴道杆菌以及少量白细胞等。如患者生殖器官发生肿瘤和炎症时因组织坏死或者炎性渗出物,导致增加阴道排出物,呈现出血性或者脓性[2],存在臭味,依据性质区分为两类,即为病理性分泌物和生理性分泌物,生理性分泌物主要源于宫颈腺体分泌物以及前庭大腺、大小阴唇、阴道渗出物,也有一些来源于宫内膜分泌物,是带有黏性且呈现出白色、絮状的液体,随月经周期改变分泌物量及性状存在一定改变;病理性分泌物一般是因患者发生病变或者炎症形成的分泌物。临床检验中尿常规是属于三大常规项目之一[3],依据尿常规可对相应的病征进行有效判断,对尿液采集之后实施尿液分离检查处理,对尿液中各种成分含量超标情况进行检查,同时对可能发生的病症(肾虚、法布里病、继发性化脓性腹膜炎、原发性高血压、膀胱与尿道结石)实施判断。检查女性尿液中有的可能发生早期肾脏病变,此时尿液中形成蛋白尿。针对糖尿病、肝胆疾患、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等某些全身性病变以及对尿液改变影响的疾病,也存在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尿液化验检查可对某些疾病预后和治疗效果进行体现[4]。

尿常规检查中主要就是严格观察患者尿液颜色、酸碱度、透明度、红白细胞、亚硝酸盐、上皮细胞、蛋白质等情况,实际操作中需要对女性者解剖结构特征进行充分考虑,因尿常规检查标本容易被相关分泌物污染[5],因此,需要予以合理方式进行检查。阴道分泌物主要就是白带,是经宫颈腺体分泌、子宫内膜腺体分泌、阴道粘膜渗出产生的,分泌物中存在白细胞、阴道上皮脱落的细胞、非致病细菌,同时在女性经期前后可能存在红细胞。资料研究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污染尿液,改变硝酸盐形成亚硝酸盐,继而将硝酸盐检出率提升。并且阴道分泌物显示为弱酸性,容易降低尿常规PH值,增加尿比重[6]。因此,取样前需要实施消毒清洗处理,确保擦拭干净,取样过程中通过无菌棉球对阴道口进行暂时封堵,避免流出阴道分泌物。选择合理姿势实施样本采集,观察封堵棉球脱落情况,同时迅速把采集的样本放置到试管中,此外,也需要提升相关操作人员指导患者样本采集的知识,防止采集不规范导致对检验质量产生影响[7]。

本次结果计算表示,参照组接受妇科检查患者PH值、蛋白质、尿糖、比重对比实验组,组间指标存在对比的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接受妇科检查患者红细胞检出率、白细胞检出率、上皮细胞检出率、亚硝酸盐检出率与实验组有关数据指标对比,组间指标存在对比的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阴道分泌物采集方式可直接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但抑制阴道分泌物流出采集措施不会直接影响尿常规检查结果,有利于防止尿常规检查的误差。同时,尿标本采集时需要将情境教育工作做好,对外阴认真清洗,留取患者中段尿,在具有足够膀胱内压力时进行排尿,确保有效获取会阴皱襞处和尿道口分泌物,依据棉球堵住阴道开口处,予以蹲位姿势采集患者尿液,如果尿液标本发生污染,此时需要对尿液进行再次采集,确保常规检查准确性。

综合以上结论,将抑制阴道分泌物采集方法应用在尿常规临床检查中展现优于常规检查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新萍,卢超,王冰.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5):135-136.

[2]徐菊美.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6(06):19-20.

[3]孟晓丹.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应对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5):17-18.

[4]李巖.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其处理方法探讨[J].当代医学,2016,22(03):46-47.

[5] 陶家君.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2):136-138.

[6]华艺芳,何梗秀,王春玲.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2):1662-1663.

[7]沈阗.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6(10):157-158.

猜你喜欢

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比较尿沉渣全自动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测法在尿常规检查中应用的价值
提高尿液分析仪尿常规检测准确性方法分析
尿常规与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评价
尿常规检验与C—反应蛋白对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比较
尿液检验中尿沉渣与尿常规项目的比较分析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门诊女性尿常规检出酵母样菌的回顾性分析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