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学改革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2019-05-28刘凡

现代农业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与学新时代教学改革

刘凡

【摘   要】 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的基本问题。随着网络、信息、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资源、环境进一步优化,为高校教学提供了许多便利,学生自主学习需求不断增强。教育理念变化,教育环境、教育时空、学习场景、教育数据采集的变化,对课堂教学中的教与学从目的、内容、方法、模式、效果评价等都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加快教学改革,创新教与学的关系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和关键所在。

【关键词】 新时代;教学改革;教与学

[Abstract] Teaching is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school education,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s the lifelin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e basic problem of education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formation, big data and other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re further optimized, which provides many conveniences for the teaching.Education concept, education environment, education ability in the time and space, learning scenario, education data acquisition are all changing, which put forward new challenges to the purpose, content, method, mode, effect of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classroom. Accelera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and innovate the relation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ll be the core problem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words] new era; the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and learning

进入新时代,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作为肩负人才培养、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高等教育只有顺应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加快改革步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教育现代化,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教育发展需要。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是关键,而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渠道,教师“如何教”与学生“如何学”是主要的矛盾关系。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主要传授者,较多关注对已有知识的掌握,侧重“如何教”。进入网络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大数据、云平台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和素质提供了更多的便利途径,为教育的个性化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为教学评价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和方法,人本身的成长和发展被更多关注,真正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转变,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服务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1]为我们在新时代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厘清了思路。高校应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此,教学改革的关键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1  更新教育理念,引领教学改革

教育理念是教育研究者、设计者、实践者经过长期理论和实践方面的不断蕴蓄而形成的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理性信念。[2]理念是行動的指南。进入新时代,高校教育管理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现代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知识、能力、素质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手段,启发思维、引导思考、塑造灵魂,指导学生掌握对海量信息的搜集方法、提高分析研究能力,让学生学会辩证思维、学会逻辑推理,自主设计未来的成长道路才是教育教学的应有之义。教师要逐渐从课堂教学的台前转向幕后,扮演学生学习项目设计者、学习资源提供者、学习动力激励者的角色,要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提前有充分的思考和准备,带着问题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学内容选择应有利于启发思考,培养能力。教学过程要增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获取知识,“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3],努力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良好习惯。

高校要树立基于问题导向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吸纳学科前沿知识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知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要树立“开放”“共享”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互联网、云平台的资源优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高校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生成长这个中心,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质疑,善于提问,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2  转变角色观念,发挥教师主导作用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也是学生学习讨论的组织者、疑难困惑指导者、心理咨询服务者、健全人格塑造者。高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鼓励教师研究现代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发展趋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良好条件,创设良好环境。

课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前景,懂得如何应用所学知识,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提高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大学课堂教学内容多、信息量大,教师不能一人唱“独角戏”,要精心设计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加强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和学习能力培养。

高等学校要建立健全教师学习、交流、培训制度,组织和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为教师之间互相交流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提供保障。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更要懂得教育方法,既要研究如何教,还要研究如何学。

教学改革能否顺利推进,一方面受传统思维、惯性和环境条件影响,同时,也与教师的学习意识、创新意识有关。即既有技术的原因,更有主观意识问题。学校要引导和督促教师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厘清新时代下教与学的关系,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3  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进入新时代,网络、信息和教育环境的发展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途径和可能,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更加强烈,广大群众和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学生的自主意识是学习的原动力,教师的作用只有通过学生主体的积极主动参与来实现,需要两者形成合力。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下,经过学生自学、思考、提出疑问,通过师生互动、讨论,领会、吸收等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主要是把握教学方向,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是在学生之间互动讨论与教师的“画龙点睛”、引导启发中被学生消化吸收的,因此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至关重要。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对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关系的重新认识与把握,是對新形势下学生自我成长需要的一种确认,需要从教学目标、内容、模式、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全面进行统筹安排,教育环境和条件的改变,引发最重要的变化是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增强,即由 “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由教师“独凑”,转变为“伴凑”。高校要深入研究新形势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发展新特点,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的教育方法。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增强与学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4  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加强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先进的理念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实现。高校要加强对教师的引导培训,鼓励教师深入开展教学法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要努力将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融入教学工作全过程,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大数据资源和平台,创新教育模式,探索新的方式方法,灵活应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努力提高教育实效。

教学成效的好坏往往取决于学生主体的学习感受,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启迪心灵,激发思考,引发共鸣。互联网时代,个性化教学越来越受学生喜爱。MOOC、软件、在线学习等新的学习形式扩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丰富了学习时空、增强了学习体验,学生思考的问题越来越深入。课堂教学中单纯的知识传授越来越不适应学生的学习需要,取而代之的讨论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互动类教学和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学生欢迎。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观念,服务学生成长需要,在关注课内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增强与学生的双向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5  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优质资源

当前,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着教育的各个方面,网络、新媒体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不断普及和应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教育改革刻不容缓。如何适应互联网+教育、大数据和云平台等现代教育发展新形势,树立新理念,熟练掌握新技术,灵活应用新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将对高校和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高校要引导教师主动适应网络、信息等现代科技带来的这种变化,抓住教育发展新机遇,以开放的心态迎接新时代,积极提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要创新教学组织模式,改革教学内容,探索线上线下互动融合式教学和混合式教学。要建立教学云平台,为教师提供个人教学空间,充分“运用MOOC、SPOC等在线学习方式,促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朝着教学方式混合化、教学资源开放化、学生学习个性化、学习过程社会化方向转变”[4] 。

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减少教师课堂知识性内容讲授课时,增加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课时,精讲多练、博专结合。要引导学生提升现代信息环境下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觉设计学习方案,做学习的主人。

6  创新教学管理,整合育人资源

高校教学管理要紧紧围绕学生自主学习,健康成长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要调整教学管理政策,整合教育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统筹课程、教案和教材的管理工作,规范课堂教学要求,强化教学过程监督,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校要建立基于学时、学分、学位的教学管理制度,探索制定适合网络发展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学历认证等制度,优化教学管理全过程,推动高等教育服务模式改革。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积极推广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推动在线课程资源共享。要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针对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学生“逃课”、“低头族”现象,采取以项目驱动教学的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高校要积极走出去,请进来,聘请互联网领域高级人才和企业高级管理人才为学生讲课,组织学生到科研院所和计算机网络公司观摩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和社会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能否建立良好的教与学的关系,教学评价是重要的“指挥棒”。高校要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注意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的关联度,努力把学校的资源、教师的精力、管理的重心聚焦到教学这个中心工作上。要建立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过程评价、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等多种方式,引导教师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培养学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与学是人才培养的永恒主题,改革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不揭动力。高校要充分认识教与学关系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性,激发教师的教改意识,发挥名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推广教师们的教改成果,推动全校形成教学改革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2018.

[2] 陈 潭,等.大数据时代的国家治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164.

[3] 雅克·德洛尔.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7 .

[4] 韩 筠.创新教与学推动新时期高校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6):13.

猜你喜欢

教与学新时代教学改革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