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城市养生
2019-05-28陈佳慧
记者 陈佳慧
养生,当代生活的热门话题,也一度被认为是老年人才需要操心的事。然而时至今日,不止老人需要养生,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的年轻人更应该好好养生。但养生到底是什么,或许,与崇尚快节奏的年轻人所想的不同。
年轻人的养生怪相
熬最深的夜,用最贵的化妆品;一边大鱼大肉,一边吃健胃消食片;一边吃着麻辣火锅,一边喝着降火凉茶;大冬天卷起裤腿露出纤细的脚踝,肚子上却贴满了暖宝宝;天天盯着手机不健康,索性把系统主题换成绿色系,期待能让眼睛放松一下……这被戏称为“朋克养生”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当代年轻人的苦恼。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青年进行的调查显示,82.3%的受访青年觉得“边作边养”现象普遍。63.5%的受访青年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年轻人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50.3%的受访青年发现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在养生,放纵起来更没底线。
在生活节奏大大增快、各种诱惑不断增多的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像古人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新的大环境中,城市里的年轻人一边想要肆意挥霍,享受青春;一边又在父母的唠叨、养生科普时不时的提醒中意识到健康养生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在日复一日不健康生活方式的积累下,小小年纪就已经呈现出了亚健康状态。
有人说,“80后、90后关注养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说到底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和祖辈、父辈相比,拥有无可比拟的生活条件与成长环境的他们,却也承受着时代制造的新的烦恼与痛苦。比如:期望健康,害怕疾病;逃避现实,免除压力的欲望;消除紧张和不安心情的期望;满足自尊、被承认、被注意、能施展其才能、取得成就和为人类作贡献的期望等等。
于是乎,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养生保健的行列,与此同时,集休闲、娱乐、餐饮、保健、健身和美容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养生保健企业在我国急剧增加,为养生保健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提供可能。但同样,年轻人一边为了养生消费,一边依旧很迷茫。
养生是玄学吗?年轻人问。不,养生是生活之道。
寻找中医帮助也是年轻人养生的一大方向
在官锦中医的针灸科,熏艾是女孩子们推崇的祛湿方式
中医里的对症“下药”
生活不规律,身体上的小苦恼不免也多。于是年轻的都市人群也开始寻找医生,尤其是中医的帮助。
初夏的下午,在官锦中医门诊部,一些年轻人正在接受把脉和针灸。这里有内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和妇科,涵盖了养生一族所需的方方面面。据了解,每个月这里都起码有五六百人来就诊、理疗,同时30岁至50岁之间的中青年占一半。那么,他们都有哪些养生问题需要解决呢?
刘铄是官锦中医针灸科主治中医师,她说,在这里最常见到的问题恐怕就是颈椎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活动量少,又是低头一族,肩颈一直受累。其次就是腰间盘突出,这也是现代的生活习惯导致的,前一阵气她还接待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就因为读书太用功,反而伤了腰。
运动是一个热门话题,但现在的年轻人白天爬不起来,晚上又去健身房进行大量运动,从中医上来讲,这并不能起到养生作用,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因为传统来说,阳气在上午至中午上升,因此晚上运动在提升阳气方面来说会适得其反。不如早些起床,小动一会儿,中午补个觉。
由此不免提到睡眠问题,这是当代许多年轻人的苦恼。刘铄表示,健康的基础,还是早睡早起。晚上不睡,消耗阳气;早上不起,扼杀阳气。如果晚上入睡困难,可以尝试针灸、艾熏或者中药泡脚。
便秘也是不少年轻人遇到的问题,刘铄透露,在中医理论里,早上5点到7点是大肠经当令,如果睡着,时机就过去了,所以还是建议早起。
在吃方面,原则是以形补形,多吃蔬菜,多吃杂粮,少吃肉,做好搭配。而药补不建议自己进行,还是要遵医嘱。比如西洋参就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再如石斛,其实性凉伤脾胃,胃不好的人喝了会不舒服。
针灸是减肥的热门选择,减肥也是年轻人热衷的话题和苦恼。刘铄说,说到底,原理还是抑制食欲、增加消耗。
中医讲究治本,因此抛开表象,要做到养生,还要明白祛湿的道理。现在的年轻人容易脾胃虚弱,湿气就重。湿气一重,就会出现长痘、便秘、呼吸道过敏、吃饭不吸收、妇科问题等症状。要祛湿,可以吃点山药、南瓜、薯类食品,或者配些中药调理。有些人会喝薏米水、红豆汤,但其实薏米是凉性的,要先炒过才能熬汤。包括红豆,也应该选头尖的赤小豆。要预防湿气,还要御寒。寒气太重,就会阻碍脾胃,于是生湿,湿气久了会生虚热。
要养生,不能走“朋克”路线,要走遵循自然的路线。
苏式生活里就有着最好的养生之道
“庖丁解牛”与自然之道
养生是顺从四季规律而生活。
那么古中医养生观从何而来呢?这必须从《黄帝内经》说起。所谓养生,就是在四季里养我们身体内的生发之气,以天之气相应,得到天助。春季里养生之气,夏季里养长之气,秋季里养收之气,冬季里养藏之气,也就是告诉人类如何顺应自然四季之气场而生活的行为准则,这才是养生的真谛。
古中医认为:运动要遵从四时规律,比如春季要“披发缓行”,尤其初春时节,不要做激烈的运动;夏季要“无厌于日”、“使华英成秀”,此季节运动出些汗是没关系的,秋季要“收敛神气”,也是不可做剧烈运动的,可以选择中华武术的运动方式来收敛神气;冬季要“必待日光”“去寒就温、勿泄皮肤”,如今冬季锻炼的人最多,天还没亮,到处是跑步锻炼的人,冬季里跑步机、各种器械锻炼最红火,锻炼的人都挥汗如雨,这本该冬藏的时节,却运动得火热,完全违背自然的规律,这种锻炼不但不能增进身体健康,一定会大量耗伤身体的阳气,成为毁坏健康的自作。
《庄子》有一篇关于怎样养生的名篇《养生主》,这就是庖丁解牛的故事。别人都用坏十把刀了,而庖丁的一把刀还如新的一样,别人就问庖丁怎么做到的,庖丁说:我们首先要非常熟悉牛的各种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我们要知道躲避那些骨头,做到游刃有余。这个故事可以说诠释了养生之道:首先要熟悉自然规律体系的知识,还要避免自己情绪、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摸清人体与大自然的规律,就真正懂得养生了。
从书画养心到太极养人,古人讲究的动静结合,尤其让人心能深深地安静下来,这对补充人身体上的能量是极其重要的。当身体能经常获得宇宙能量的助益,并且借此得以强化和修复身体经络不畅的状态与对五脏六腑进行调整以后,身体的健康就有了保障。
养生其实非常简单,那就是“吃好饭、睡好觉”,当你真正能“吃好饭、睡好觉”了,你就一定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最简单的事往往蕴藏着最深刻的智慧。
遵循自然,体现在这里的城市美学中
蕴藏智慧的养生之城
素有“天堂”美誉的苏城,又藏着怎样的养生之道呢?
这里有着最平和的性格与心态。都说苏州人的骨子里就没有冲突。在这里,所有人更善于享受生活,柔美的吴地口音,绵软的江南丝竹,昆曲、评弹、民俗,都给人以如痴如醉般的平和感觉。苏州人对待生活的心态,就犹如歌谣一般祥和平静,优雅淡泊。正是有了这份对生活的淡定态度,造就了苏州人“知足者常乐”的乐观主义,而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健康生活打下了基础。
这里还有如水般的饮食习惯。作为江南水乡,苏州人的饮食文化中,显著地突出了清淡似水的成份。这里的食物大多清新淡雅,不肥不腻,人们常年坚持饮茶喝汤,对于蔬菜水果基本上是不时不食。盛产水产品的太湖,为苏州人提供了新鲜丰富的鱼虾湖鲜,甚至在地产大米中,都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食营养丰富,清淡时令,水份充足,既健康又养生。
苏州还有令人称羡的慢生活。苏州人的生活节奏就如同悠然的行云,缓慢的流水一般,显得悠闲自得,轻松愉快。特别是苏州的老年人,更是把小日子过得轻闲滋润,早上遛个鸟,上午把磕唠,午后睡午觉,下午把茶泡,晚上泡个澡,天天睡好觉。
所以年轻人们,不要再抱怨苏州城没太多夜生活了,早睡早起,正是这里的健康生活之道啊。养生,就向老苏州们看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