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风传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探索

2019-05-27赵双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5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赵双

摘要:在当前多元价值观影响的时代下,家庭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不仅孕育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设者,并且汇集着整个社会的主流风尚。颇具影响力的优秀传统家风走近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唤醒一代人对美德的追求以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的探索。因此,探索并应用将家风传承融汇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方案,是当下进一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科学途径之一。

关键词:家风传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出身于从严教子、勤俭持家环境下,任命总书记后严于律己,且在全党、全民族掀起了探家史、讲家风的热潮。“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主流社会意识,在家庭教育中占据了日常生活,将传承优良家风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创新方法,将家风传承运用于师生教学互动实践,更能发挥优良家风的教育魅力。

一、家风的内涵

优良家风是一种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沉淀中发展,历经家庭传承、社会传播得以扎根并稳定下来的社会传统宗法关系的产物。

从其内容上看,它主要包括一种是以家训、家规等硬性要求为载体的物体;另一种是以祖辈在日积月累的言传身教中形成的软性影响力。这两者均是一个独立人所接触的基础教育环境,必然会影响到人的思想和行为。

从广义而言,家风包络传统思想文化影响下的丰富内容;从狭义而言,家风则包括家学、家规以及家庭教育具体方面的发展。

以往,传统儒家思想为主要内涵的家风在基本范式保持长久性以外,所发挥的教育作用有其稳定性。当今时代,崇尚“爱国”、“敬业”、“友善”等家风的传承,给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从最初传统家风传承演变为焕发生机的新时代优良文化和精神食粮。

二、新时代家风传承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家风与中华传统文化同根同源,而且时刻与教育领域和事业交织在一起。进一步挖掘新时代家风传承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潜力,并将优秀家风植根于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科学方向上,着重塑造公民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形象,增强高校的大学生对于优秀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家风这种看似无形的意识形态与有形的思想教育的关系。

(一)主体一致性

家风往往是具有德高望重或者优良美德的人通过品性传承下来的,其传承的方式一靠家庭成员的遵循,二靠整个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与继承。其接受教育的主体是每个家庭或是社会中的“现实个人”。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则针对在校大学生,通过教师理论教学、组织实践活动等方式进行,总的来说,这两者主体上有契合之处。

(二)目标一致性

积极正面的家风思想内容,致力于对家庭成员品德操行、个人修养的塑造,家庭的气质与习性是家风传承的最终目标,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培养目标则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通过各个阶段、各项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其主要的任务就是实施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在高校的教育净土中,培育一批批“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方面是站在个人的角度上塑造个性,另一方面是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上进一步立足社会进步,总而言之,其两者的目标也是契合的。

(三)过程互补性

家风的主线是以家族为整体,历经世代的演变而成的,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在学校环境之中,通过各种教育方式传播下来的,两者的过程有所不同,但是其主体和目标的一致性,导致了优良家风在传承过程中有着相得益彰的影响力,不仅将家风传承的范围扩大到社会,并在教育资源丰富的高校平台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四)方法互补性

据相关资料记录,家风的传承一般通过对于一个家族史的整理、一段时期的家书整合甚至是相关家庭著作的出版,或是通过口口相传的历史文化故事传播开来,这些方法是具有分散性、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则时间、地点更为集中,带有约束性,两者均是通过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教育环境入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互补的作用。

三、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家风传承中的问题

优良的家风是对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条件,然而新时代下的家风传承同以往有了更多变化因素与挑战。清醒地认识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家风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尤为关键。

(一)大学生优良家风意识较薄弱

碎片化信息时代的冲击下,如今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却是被手机所捆绑的,而缺乏一种静心的境界,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探索也仅是停留在课堂上的“例行公事”。大部分学生缺乏对学习优秀家风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可。武汉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朱老师,曾在课堂上询问学生是否知晓家史的时候,很多学生是全然不知的,一个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家风、家史却在快節奏的经济发展中变得更加淡薄,大学生自身意识上并未认识到其重要性,缺乏探寻家史的实践行动,由此而来,当前高校学习优良家风的氛围也有待提高。

(二)高校思想教育家风内容单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均是开展大学生教育工作的主要占地。但高校的教育效果是不尽人意的,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单调无味,校组织的实践活动多余甚至无价值,其主要归咎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够接大学生的“地气”,诸如栩栩如生的家族史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环节完美衔接。实际上,武汉高校曾发起“诉家史、探家风”的主题课程活动,大学生在回访家庭祖辈的过程中,接触到优良家风是祖辈流传下来最为宝贵的财富,相较于单薄的马克思基础理论知识,单向性的老师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为出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单一、活动形式化造成了家风传承在校园环境中的脱节问题突出。

(三)家风文化中传承的畸形发展

家风传承中,其主要的精神实质与基本范式较稳定,但大学生对于理解和取舍传统家风文化中的“孝悌”、“诚信”、“谦逊”等方面上有所变化,从相处方式中友好相处到利己中心主义尤为突出,从“百善孝为先”到极致个性化“啃老族”的出现。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全面塑造的重要时期,容易受到社会非主流意识的影响,从而站队重金主义、个人主义,从而纵容家风文化中出现的扭曲的思想文化,导致大学生对于优良家风传承的曲解。家风文化的传承在校园中的宣传与实践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

(四)互联网价值观传播层次不齐

高校大学生作为系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同时接受网络科技所带来的层次不齐的价值观、信息渠道也越来越容易。近年来各类自媒体公众运营商:微信公众号、抖音、直播等等,夸大其词地宣扬崇尚金钱主义、“快餐网红模式”、质疑淳朴主流家风甚至是抨击社会的现象屡屡出现。由于缺乏统一的法律和道德价值观的指引,家风的传承淹没在网络信息平台中,使得高校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三观的塑造工作难上加难。

四、针对以上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在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家庭教育中的价值观念也有了较大变化,传统的家训、家规都在人们的生活方式中缺乏正确的约束力和引导力量,取而代之的便是功利性的价值观追求,良好的家风氛围更为淡薄等问题凸显出来。当前,大学生家风传承的断层问题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挑战,针对大学生特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中家风传承的理想途径则是当务之急。

(一)建立家庭学校联合机制,打造家风传承好环境

家风的发源地是独立的家庭,以家庭为基础和前提发展的家风在传承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系统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以除了重视家庭环境以外,要想针对大学生的家风传承教育的巩固,必须联合高校,建立学校与家庭良性的互动联合机制,包括家庭与学校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学校与学生之间、家庭与学生之间的四个环节,特别是需要学校要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网络或者是自媒体与家庭建立起一个可以双向互动、交换意见的平台,使得双方多为促进家风传承提建议、施行动。

(二)积极将优良家风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

优秀的家风传承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高度契合的,也是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髓部分充分散发出独特的教育魅力。高校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往往只重视到基础理论的直接灌输,却忽视到了家风传承的特点,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效果不佳。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是大学教师应该将家风传承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相融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家风传承中所宣扬的美德与教育的部分应该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相关内容高度融合;二是学校课程设置上要将家风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比如引导学生对家史的了解以及走访活动,使得大学生可以真切地感受、理解家风传承的重要性和意义;三是要重视高校学生对于关于家风传承为主题的经典著作的解读,真正领略家风浓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三)全社会引领“讲家史、传家风”和谐文化氛围

家庭所发挥的凝聚力量有限,因此倡导并继承优良的家风传统,离不开在社会这样的大背景下,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全民为大学生构建出一个和谐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环境。其中,政府作为社会中的可信推动力,需要积极主动发挥其职能,在宣传力度上,选取当地典型家风建设的范例与家庭进行良性互动与教育;在物质支持上,要合理规划财政,给予相关部门在宣传的硬件设置上的帮助,科学设置教育地点与时间,并做好相关的教育效果评估备案,在全社会引领“讲家史、传家风”的正能量。

(四)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主流价值观传播的积极作用

互聯网作为当今影响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因素,发挥互联网这把双刃剑在主流价值观传播上的积极作用则是最为关键的一点。传统家风中,有其精华也有其糟粕,所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的家风传承等主题必须是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功利性、过时而严苛的家训、家礼已经是被时代所淘汰的,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在相关网络平台去加强规范的制定与惩罚机制的构建,学校在校园网络的管理上也应该有强有力的举措,技术上要对一些网站平台不良思想的漏洞加以防范,学校领导与教师也应该统一战线,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良好家风传承活动的进行,为大学生积极主动了解家风建设并内化于心而做出努力。

五、结语

家风建设对于当今大学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也不是永远封存于传统文化中停滞发展的文化。家风文化的传承不仅关乎到家庭延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是关乎将传统文化中的正能量扩充到公民为社会、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提供精神食粮的重要课题。所以,探索家风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悠久的发展史,是中华民族儿女不可忽视的精神依托。作为传统文化中兼具教育重任的角色,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融合是中华民族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程。

参考文献:

[1]胡亚玲.家风研究的文献综述[J].学理论,2016(06).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因的基本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3]蓝露云,试论优良家风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思政教育,2017(06).

[4]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人民出版社,2006.

[5]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6]周春辉.论家风的文化传承与历史嬗变[J],中州学刊,2014(03).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