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探究

2019-05-27杨玲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5期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教育改革

摘 要:体育教育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我国的高校课程设置来看,体育教育改革近年来在逐步推进,越来越多的高校将“终身体育”意识贯穿于体育教学改革理念中。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对终身体育教育的重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文章以“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背景,分析了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思路,以为培养出终身运动兴趣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终身体育;体育教育;改革

终身体育意识是我国当前体育教育改革中的主推理念,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焦点话题之一,在国际教育上都是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随着我国体育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终身体育意识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终身体育意识的科学内涵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始终保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并能养成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活动的习惯,从而促进和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终身体育意识符合人体成长发育过程中的规律,能够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同时也是我国有效贯彻素质教育的手段,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带入高质量、高水平的崭新阶段。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研究,将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有机结合,为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有终身锻炼习惯、有不断学习兴趣的高素质人才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终身体育”认识不深

“终身体育”这一观念在高校运用以来,许多学生甚至教师对其内涵理解不够深入,究其原因还在于思想不够解放,高校没有将这个理念完全贯彻实施。部分高校将这一理念作为口号,喊的响亮却没有行动,这直接导致了体育教育的改革表里不一,形式主义严重,学生对终身体育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另外,高校在体育教学中没有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有效结合,学生整体参与度不高,缺少实际有效的素质拓展行为,使得高校体育改革没有明显的效果,许多新的理念加入难以实施。

(二)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

“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在高校中一方面依靠体育课堂的教学指导,一方面依靠课外体育活动的支持。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只有科学合理地将二者有效设置,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习目标的高效完成,并且达到拓展学生学习深度和广度的目标。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仅停留在课堂教学,并且单纯技能化、繁杂化的体育课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学习主动性下降,这与体育改革的目标是相违背的。因此,改革高校体育课堂技能化学习现状、开发体育课外资源、增加体育人文类课程、改善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是改变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开展现状,提高课程设置实效性的主要方向。

(三)教学方法单一无趣

与实施其他教学理念不同的是,“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习惯。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多采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教师指导纠正、学生技术考核等模式,这种传统且单一的教学方法不仅减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对于体育教育的针对性、系统性和时效性也有严重的影响,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难以完成,实现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任务更是难上加难。

(四)师资队伍素质不够强

教师是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和实施者,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如果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教育改革便无从谈起。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意识认识这方面存在很大漏洞,他们更多地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能将相关学科知识综合化,也很难从通识教育层面上讲清与体育相关的知识,从而难以达成拓展学生知识面、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目的。此外,教师对于终身体育意识的认知存在差异化,这会造成他们在教学中思路不清晰、缺乏有效方法进行教学,因此需要首先从意识上对体育教师加强教育和培训。

三、基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高校体育教育改革途径

(一)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的站位要明确、要高远,要从长远的目标来制定改革方案,要站在国家需要、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去设计。终身体育意识的贯彻首先要理解其内涵和意义,充分认识为此开展的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作用,把握教育的科学内涵,使体育教育的改革方向朝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方向快速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缺少的是先进的理念指导,教育效果并不强大。因此,在终身体育意识的指导下,从领导到教师、学生都应当牢固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并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大力推行素质教育,重新审视体育教育的目标和教学模式,使体育教育充分体现出体育健身、体育强心的本质。

树立意识,不仅要在理论学习上有所加强,更要通过实践来传导和加深对于意识的理解。高校可以召开不同层面的理论宣讲,向从事教育的不同部门和学生群体传达终身体育意识的理念和内涵;同时邀请专家开展讲座,将终身体育意识的实践效果进行讲解,从根本上解除大家的疑虑和困惑,从而为将大学体育教育从理念到功能、从形式到内容进行统一。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终身体育意识应当纳入教师的课程安排中去,尝试引入更多的教学内容,丰富课堂知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其次,改革要以“健康第一”为主要目标,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体系,最大限度地增强课程实效,为学生提供适应未来变化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从增加体育人文课程、更换排课次序、调整课程比例方面安排,充分满足学生健身的需求,大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例如开设“马拉松”课程,增设“体育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的课程。再次,在教学方法上要尽量采用开放式、互动式模式,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促进学生将无形的终身体育理念具化到具体的体育运动实践中。

(三)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训练

由于“终身体育”意识是思想上和理念上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探索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学生对终身体育运动意识有正确的、深刻的认识,在学习活动中能自觉将这些意识践行和规范。例如学生在学习排球运动时,教师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学习排球方面的技术动作,促进学生掌握良好的排球运动技能,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着重讲解,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排球运动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作用,进而促使学生加强对排球运动的重视,养成终身体育运动的习惯。

(四)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一方面要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重点加深他们对体育人文知识的认知,增强教育学科的知识储备,为后期课堂的理论讲解打好基础;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加强体育教师的入职后培训,从学校发展的高度制定培训计划,鼓励教师积极进修,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重视自我发展;同时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取得良好發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体育教育工作,加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应当重点分析的问题,这对于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要认清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在基于终身体育意识培养下的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中创新思路,为培养出有“终身体育”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于雷.对我国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5):127-130.

[2] 张蓉.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讨[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0):56-57.

[3] 连洋.素质教育视野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6):82-84.

作者简介:杨玲(1992.10- ),女,河南焦作人,黄河交通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终身体育体育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