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热情”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作品分析
2019-05-27彭珊
彭珊
【摘 要】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ng van Beethoven)是18世纪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作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不论是在演奏还是创作的才能上都非常令人惊叹,被人們尊称为“乐圣”。在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不仅为古典主义风格的音乐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同时还开创了浪漫主义之先河,在音乐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贝多芬的作品无论在情感上还是内容表达的深度、广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前人。本文主要就《第二十三首钢琴奏鸣曲“热情”》的第一乐章进行作品分析。
【关键词】贝多芬;奏鸣曲式;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0-0047-03
目前国内发表过或研究过关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文章有六百余篇,关于钢琴奏鸣曲《热情》的文章共59篇,分别从演奏技巧、创作特征、结构特征、美学研究以及作品分析等角度进行论述,现将近期所看文章进行一系列综述。
中国音乐学院的徐敏2015年在音乐时空上发表了文章《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结构分析》,其文主要通过曲式结构、创作背景分析来展现《“热情”奏鸣曲》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形式,以及贝多芬在音乐上无比坚强的精神。
上海师范大学艺术硕士董玉青在硕士论文《贝多芬f小调第二十三章“热情”OP.57作品分析与演奏探究》中,主要以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和“热情”奏鸣曲的创作特征、演奏探究等方面加以描述,说明了“热情”这部作品的历史地位以及在演奏中的一系列问题。主要从主题动机、和声和节奏节拍等方面阐述作品的创作特征,以及个人演奏时的心得体会。
哈尔滨师范大学孙平平在其硕士学位论文《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特点——以贝多芬奏鸣曲<热情>为例》一文中,主要是以曲式结构的发展来作为音乐的时序,将调式的、节奏动律的、乐句与动机的音乐语言“与时俱进”来解读贝多芬为人们所表达的音乐思想内涵。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王晗2017年在音乐研究中发表文章《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主要是从曲式和演奏两方面入手,“这首作品无论是从创作手法和形式,还是从作品内容与情感方面,都可以看出作曲家的创作不再受海顿、莫扎特的影响,逐步显现出自己的风格,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吉林艺术学院硕士何琳琳在其硕士学业论文《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热情>创作特征与演奏分析》一文中,在对曲式结构以及音乐内涵特点、演奏要素的分析之上,主要就音乐的美学方面说明这首作品,“作品所表现出的矛盾冲突的激烈,斗争精神的顽强,以及悲剧性的浓重,其丰富的音乐表现及内在音乐情绪的表达总是带给我们强大的心灵上冲击。”贵州师范大学戴欣2017年在黄河之声上发表文章《贝多芬热情奏鸣曲作品分析》,从美学以及和声、曲式等方面作了具体的分析。
一、创作背景及历史地位
《“热情”钢琴奏鸣曲》是贝多芬中期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写于1804年,它以生动的音乐形象概括了19世纪初期的欧洲人民对反对封建,反对侵略的整个社会风貌,表现出了很深的悲剧性,反映出严重的矛盾冲突和斗争精神,在贝多芬和他前人的同类体裁的作品中是极其少见的。“热情”这一命名是由汉堡出版商克朗茨瓦起的,很准确地表达出了这首作品的实质。这首作品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达到了高度的完美统一,在结构的扩展、和声语汇的创新、调性布局的复杂化和主题发展手法的不断丰富等,在这首作品中得以集中表现,同时也达到了思想性和技术性的高度统一,使奏鸣曲式有了新突破与创新,它所表现出的激情与悲愤所产生的矛盾冲突,都是之前所没有的。
二、《“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作品分析
在《热情奏鸣曲》中,贝多芬的才华得以完美的体现,现将《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进行分析与阐述。《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其曲式分析图如下。
(一)呈示部(1-65)
呈示部(1-65),f小调,节拍为8/12拍,快板乐章。
主部主题(1-16),是由两个不对称的乐句组成的乐段,4+12的结构形式。首先是从f小调的主和弦开始的,用全曲的特色和声拿波利和弦作准平行同头,主部主题的动机a持续了四个小节,颤音的加入形成了对比性的主题,最后在D34/D和弦到D6和弦中结束。5-8小节也是第一乐句的基本结构,上行的小二度的模进,14-16小节作为过渡性的连接,最终在SII6和弦到D6和弦的不完满变格终止式中结束。
2.连接部(16-34),是7+12的结构,由f小调转到了其平行大调降A大调上,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同头作平行的连接,后一阶段进行转调,在降A 大调的属音上进行长时间的三连音,为其后作属持续准备。
3.副部主题(35-51),降A大调,4+12的不对称结构,是扩充性的乐段。两个相似的乐节拼成的乐句,前一个乐句是由两个模进的乐节构成,后一个乐句在44小节上停留在属和弦上,35-39小节的节奏类似于主题a,但是旋律却倾向于动机b,在43小节-44小节出现了K46-D7和弦的终止式,47-50小节一系列的下行单音的连接引入结束部。
结束部(51-65),为4+6的不对称结构,两个乐句为平行变奏关系,前面乐句每两拍为一个模进的主题,51-54小节与55-58为八度关系,左手的八度使得音响效果更加厚重。后一个乐节在拿波利六和弦之后,上方声部与下方声部反省进入到属功能。61-65小节以两个小节为基础片段,重复变奏,63-64小节出现了D34-T和弦的终止式,最后终止于降a小调上。
(二)展开部(65-135)
1.引入部分(65-78小节),E大调,虽然调性变化了,但是依旧是主部主题材料a和材料b的织体形式,65-68小节是主部主题材料a的变形形式,69-78小节是材料b的变形形式,基本节奏音形相同,不断使用了二度关系的模进。
2.展开部(78-122小节),整个展开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主部材料,连接部材料和副部材料的展开。
第一階段(79-90),主部的旋律部分在双手间交替起伏,现出现在低音声部,后以每两个小节为单位高低音声部相互对应,调性也不断变化,在e小调、c小调中移动,在第89小节处出现DVII7和弦进入降D大调。
第二阶段(91-109),这一阶段三连音为主要的节奏型,几乎完整地在降D大调上发展,101-103小节在属和弦与拿波利六和弦之间不断变换,103-105小节左手一直进行属持续。
第三阶段(110-122),副部仍然是以旋律乐句的模式开展,在降D大调和降b小调上展开,通过低音二度上行模进逐步过渡到属准备,结束在DVII7和弦上。
属准备(123-135),以从主调的DVII7和弦开始,在最后两小节保持在低音C上,以属持续音直接过渡到再现部。
(三)再现部(135-262)
1.主部主题(135-151),4+12的结构,经过了五个小节的属持续音,再现部依旧是在f小调上进行,从左手的属持续音开始,右手均为八度和弦,除了左手变为三连音的节奏型之外,右手和弦基本与主部主题相同,右手的八度使听觉效果更加宽厚,在138小节DVII34/D和弦到D和弦结束了第一个乐句,140-145小节以K46和弦到属和弦结束了第二个乐句,第146小节到151小节为主题的扩充,SII6和弦到D和弦的解决结束了再现部的主部主题。
2.连接部(151-173),再现部的连接部也是由两部分组成,与呈示部的连接部基本相同,是11+12的结构,只是在调性上有了些变化,前11小节同头基本相似,后12小节作为准备,最后又回到了F大调上。
3.副部主题(174-189),是4+11的结构,副部主题的再现与呈示部副部主题整个织体基本完全相同,是在F大调上,在183-184小节处,出现了K46到D7和弦的终止式,186小节到189小节作为副部的一个延伸。
4.结束部(190-202),转入了F大调的同名f小调,在调的回归的前提下,几乎是完全相同的,与呈示部副部主题到连接部的调性变化形成了鲜明的对称。201-202小节从D34和弦到T和弦进行完全终止。
(四)尾声(203-262),在f小调上,203小节的低音声部出现了主部主题的主题动机,从第203-210小节是第二次再现部的主部主题,后面省略了连接部直接进入到副部主题,216-217小节是一个D34和弦到T6和弦的终止式,218小节又引出了第二再现的结束部,在240小节D7和弦到T和弦的完全终止式中结束。由于在246小节和256小节出现了两次K46和弦到D和弦到主和弦,因此我们可以将尾声分为三个阶段。
呈示部是在f小调完成的,8+7的结构主部材料和副部材料的展开形式合在一起称为这部分的结构。中间的插部运用了拿波利和弦,是一种华彩形式的自由中部形式,在最后依旧是属准备连接的形式。再现部是一种倒装的再现,虽然还是在f小调上,但是旋律的形态是完全不同的。
三、结语
通过对这首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在这首作品中和声材料运用上比较严谨规范。同时,属和弦持续以及转调的使用是亮点所在。古典主义的传统与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体现出贝多芬的作品既有古典的理性,又有浪漫的风格。
在音乐风格上显示了贝多芬古典传统的一面,但在曲式结构,和声的变化、八度和弦级数的运用、转调手法等等又预示了贝多芬艺术观的转变,在传统基础上进行突破、创新、发展,进一步创造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王晗.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曲式及演奏分析[J].音乐研究,2017.
[3]徐敏.贝多芬《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结构分析[J].音乐时空,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