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底有束“光”,盲人推拿师与她的381名贫困学子

2019-05-27惠之

伴侣 2019年5期
关键词:张海迪助学贫困生

惠之

本文主人公盲人推拿师朱丽华

盲人推拿师钟情“希望工程”

2018年8月25日上午10点,在浙江嘉兴市民政局六楼大会议室,市慈善总会专门为56岁的盲人推拿师朱丽华举办的助学仪式正在举行,22名贫困生依次走到主席台前,从朱丽华手中接过了装着5000元助学款的红色信封。在朱丽华的助学岁月里,她逐年递增已经结对资助了381名寒门学子。她和每一名学生握手问好。学生们感恩的泪水滴在了红色的信封上……

时间追溯至1978年,家住嘉兴南湖区17岁的朱丽华,由于两次意外伤害和三次失败的手术,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了。一个花季少女,人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在家人的呵护和亲友的温暖中,朱丽华才有勇气将生活继续下去。直到有一次,她偶然听到张海迪的事迹,心灵受到震撼,才有了重生的信心。“她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点亮了我的内心世界。”朱丽华至今仍清晰地记得:1983年的那天下午,已在黑暗中磕磕碰碰数年的她搬了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的高音喇叭下,广播里传来了张海迪悦耳的声音,“听了张海迪的故事,我的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振奋,我告诉自己要好好活下去。”

1985年4月,朱丽华在当地民政局的关心下,来到杭州参加浙江省第一届中医推拿培训班,对于一个后天致盲的姑娘而言,迈出家门便是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盲人到了一个新环境,什么都靠摸,加上生活完全要自理,磕碰、摔倒是常事。”朱丽华说,学习推拿手法时,左手拉伤了,就用右手练,最后两只手都拉伤了,就忍着疼痛练。一年后,朱丽华学成归来,进入嘉兴市福利院工作,第一个任务是照料4名瘫在床上的脑瘫儿。每天,她为这些脑瘫儿进行推拿和功能恢复训练,仅一年零三个月4名脑瘫儿童竟都奇迹般地站立起来。为了提高自己的治疗水平,朱丽华通过广播函授,1996年拿到了中医师执业资格证书。她在嘉兴市区创办了自己的推拿诊所,开始踏上创业之路。

朱丽华投身慈善活动始于1991年5月,她在广播里第一次得知国家有个“希望工程”,专门对贫困学生予以助学。想起自己在黑暗中摸索的艰难,以及别人对她的帮助,朱丽华决定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参与“希望工程”。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90元,她拿出了两个月的工资,资助了云南的两名贫困学生。福利院院长知道后大为惊讶,夸赞说:“丽华真是富有爱心,真了不起啊!”从此,朱丽华帮助贫困学子一发而不可收。

朱丽华与她资助的贫困生

    贫寒学子心中的 “光明天使”

2014年8月15日,由嘉兴市红十字会组织的“红十字助成长·爱心代代传”助学金发放现场,朱丽华拿了10万元爱心款匆匆赶来。她询问每一位学子的学业,问得认真细致,努力记住每一个学生的名字。“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是偶像张海迪的信念,也成为朱丽华的座右铭。“我自己不能正常上学,很遗憾,如果世界上有孩子因为贫困上不起学,我说什么也要帮他们,能帮多少算多少。”朱丽华说。2015年小娟以660分的优异成绩被上海外国语大学录取,但由于养父年迈多病,收入仅靠几百元低保费,每年5000多元的学费成为这个家庭的沉重负担;小超以理科645分考取了浙江财经大学,可因父母长期重病,家庭债台高筑。这两个贫困生在“朱妈妈”的资助下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今小娟与小超每年春节都会在父母的陪伴下给“朱妈妈”拜年。

2016年8月15日,朱丽华在姐姐的陪同下奔波400多公里,来到丽水龙泉参加一场助学活动。在现场,朱丽华先拿出3万元结对了5名上高二的贫困学子。龙泉市副市长在仪式现场对朱丽华的捐资助学的义举大为钦佩,“她的眼睛虽然看不见,但内心却无比光明。”龙泉之行虽然路途辛苦,但朱丽华觉得“非常值得”,“那些山里的娃娃上学要翻山越岭,比嘉兴的孩子苦。”当仪式结束后,朱丽华对5名受资助的贫困学子说:“你们建个微信群吧,把我也拉进去,上大学后你们多沟通,我在群里也能‘看得到你们。”5名学生拉着朱丽华的手泪光闪烁:“谢谢朱阿姨给我们送来了光明和希望!”

2017年9月开学季,共有57名贫困學子在朱丽华的资助下走进了大学,这次,她共捐助了26万元。“这些钱对一个从事推拿的盲人来说,不知要‘推多少次才能攒到啊!”学生们捧着朱丽华送来的钱,脸上热泪滚烫。不少女孩站起来热情地与朱丽华拥抱。“这个暑假过得怎么样?喜欢自己学的专业吗?”朱丽华拉着孩子们的手,一一殷切叮咛。来自丽水遂昌的大一新生小叶常会想起和“朱妈妈”握手的场景,“她握手的时间比一般人都长,很温暖,很有力。”9月10日上午,到杭州师范大学,一办完新生报到手续,小叶就急切地拿起手机,给只有“一面之缘”的朱妈妈发了一条微信语音:“朱妈妈,我已步入大学校门,校园真美,谢谢您!我今后一定要向您学习,尽力去帮助别人。”“三年来,朱妈妈的爱心支持让我不再为学费发愁,她的无私大爱也帮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受助学生小黄就读于华东政法大学,即将升入大四的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学校里的志愿者骨干。

朱丽华与张海迪合影

每一次助学仪式上,朱丽华都会和所有的孩子握手,视力的缺陷让她的双手更加敏感,她说:“握手能够让我认识他们,感觉他们的存在。”寒暑假,常有孩子来看望朱丽华,她挺开心,但有时心里也很矛盾。有一次,一个学生来看她,从家里带来了一盒土鸡蛋,孩子走后朱丽华打开盒子,却发现很多鸡蛋都坏了,“挺感动的,他们舍不得吃,却存了这些鸡蛋送给我,后来我就干脆让他们不要来了。”朱丽华感慨:“在夜深人静时,我会想起这些孩子们,他们中许多已经大学毕业,有的参加工作,有的已经结婚生子了。想着曾经的贫困学生一个个成才成家,‘看到他们的成长,我真的非常欣慰。”浙江慈善总会负责人赞叹:“朱丽华尽管是个盲人,却是贫困学子的‘光明天使!她捐的钱比任何人都珍贵!”

    把“助学”当成毕生事业追求

朱丽华未婚未育,没有属于自己的住宅,平时衣食起居就在推拿诊所。诊所走廊尽头有一个20多平方米的套间,这是她的宿舍。房内陈设十分简单,一个大衣柜,一张桌子,一张床,还有一张废弃的推拿床,上面铺着报纸,被用来摆放杂物。平日里,朱丽华很少出门,每天穿着白大褂,和员工们一起搭伙,乐呵呵地吃着两菜一汤的大锅饭。

有人让她算算每月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她掰着手指算了起来,“手机话费55元,上个月买了双布鞋85元……”算来算去,她每个月花销只有三四百元。“我不太出门,换洗衣服有那么两套也就够了,”朱丽华说,“上次我妈妈还笑话我,10多年前买的衬衫还在穿,其实我觉得还蛮好的。”

“我本是一个无用之人,正是社会和政府的关怀才让我有了今天,所以我们残疾人也要尽力去回报社会。自己膝下又没有子女,留够基本吃用就行了,这一辈子就准备住诊所,为了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我心甘情愿!”朱丽华在嘉兴市区经营的一家推拿诊所在二楼,房子是租的。每年七八月份,都是朱丽华忙碌的“助学季”,她频繁出入银行,每一张汇款单上都写着“助学款”。她希望学子们不仅是得到了金钱资助,更希望在她身上集聚多年的不屈力量能够得到传递。她说:“我对受助学生要求不高,每年两个假期分别给我发个短信报个平安。事实上,每逢节假日,我的手机总是响个不停,被祝福短信铃声包围,这也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朱丽华能说出绝大部分受捐助孩子的名字和他们的学习情况,她的记性特别好。一次她嘀咕着:小軍这孩子本来能考上浙江大学,因为填写志愿保守,上了杭电也不错;有个叫小雪的女孩很懂事,今年大学毕业回到嘉兴在一家公司找了个工作,还常来看我;小李在上海读交大,上大一时就拿到了奖学金,他兴奋地向我报喜……

2018年12月,在浙江工商大学读大四的姑娘莉莉带着妈妈和奶奶来到了朱阿姨的诊所。让朱丽华激动的不是她们的感谢,而是莉莉的转变。因为接受她资助的第一年,莉莉觉得很丢脸,拒绝跟她有任何联系。“朱阿姨,我长大了!”简单几个字,让朱丽华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她的付出不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吗?

因几十年坚持不懈地捐资助学,朱丽华先后荣获“全国自强模范”“中华慈善奖”等多项殊荣。入选“中国好人榜”!还当选浙江省政协委员。

得到朱丽华资助的衢州贫困生小昕在笔记本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朱妈妈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贫困学子看到了希望,我即将大学毕业,我要将她给我的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我助学的目的之一是传递爱心,我相信爱心会在他们身上延续。所有的付出不会石沉大海,总会在某一天再次闪光。我同时要感谢这些孩子,他们的青春给我带来活力,他们的困境促使我不断前进。”朱丽华在几十年奉献给予中也收获了幸福,她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责编/刘维笑

E-mail:1464110164@qq.com

猜你喜欢

张海迪助学贫困生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内黄县举办第四届 “村干部爱心助学,圆学子梦”金秋助学活动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巧设新授课助学单激活学生的深度学习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莫与贫困生“抢饭吃”
EMS爱心助学特快专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