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螟虫性诱剂测报与防治技术研究

2019-05-27李天菊

四川农业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诱剂螟虫二化螟

李天菊

(四川省会东县农牧局,四川 会东 615200)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常年在会东县大面积发生,对水稻的产量造成巨大的影响。传统的螟虫剥查测报法费工费时,同时由于虫蛹基数低、虫龄分级容易出现误差,导致测报结果不够准确;同时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防治方法,不仅造成化学农药滥用,防治效果不佳,还导致螟虫抗药性增强、天敌减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随着人们对无公害农产品需求的增加,传统测报防治技术已不适应水稻螟虫测报防治工作的需求。近几年,会东县对水稻螟虫性诱剂测报和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二化螟、三化螟诱芯、粘胶型诱捕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90%杀虫单可溶性粉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背负式喷雾器(市场购买)。

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笔者于2017年使用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二化螟、三化螟诱芯及粘胶型诱捕器,在会东县姜州镇水稻主产区域开展了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测报试验,试验面积0.4hm2。试验于4月15日开始,7月30日结束。选取同一品种、田间栽培管理条件一致的0.33hm2连片试验田采用边缘密、中间稀、上风口密、下风口稀呈棋盘式布局诱捕器,诱捕器高于水稻叶面20cm。距示范田200m以外选取栽培品种、插秧时间、长势同示范田基本一致的田块667m2设为对照,使用药剂防治螟虫。

试验中每5d更换1次粘胶纸,每20d更换诱芯1次。从布放诱捕器开始,每2d调查1次诱捕器诱蛾量,并在药剂防治区进行人工剥查对照。诱捕区不施用杀虫剂,对照区在卵孵化高峰期施用2次农药。2种农药轮换使用,避免产生抗性,用背负式喷雾器喷雾。分别在诱捕区和药剂防治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于孕穗期调查试验田枯心率,灌浆期调查白穗率,估算性诱剂对水稻螟虫的防治效果。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性诱剂测报

根据调查统计,螟蛾诱蛾量出现2个高峰期,推测出卵孵化高峰期分别是5月中旬和7月下旬,这与剥查调查法测算出的数据基本一致(如表1)。其中性诱剂对一代螟虫诱捕效果较好,二代螟虫由于降雨量大、空气湿度等原因,影响到诱虫效果,故诱蛾量较少。根据螟虫盛期预测出幼虫为害盛期,能够推测出大田防治最佳时期,科学制定防治策略。

性诱剂结合双红外线电子测报系统使用,通过相应的按键操作或U盘拷贝进行数据的读取,可将数据以Excel表格的形式导入到U盘中,也可利用手机等通讯终端发送指定的短信指令来获取数据,不受地域、距离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大幅减少人工成本。

2.2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性诱剂防治

2017年全县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重。实验中分别于6月29日和8月6日调查诱捕区和药剂防治区的枯心苗和白穗率,调查结果如表2 。调查中看出性诱剂对二化螟和三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孕穗期诱捕区枯心率为0.51%,药剂防治区枯心率为0.57%,差距不大;灌浆期诱捕区白穗率为0.55%,药剂防治区白穗率为0.43%。性诱剂防治一代螟虫效果优于防治二代螟虫。造成防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方面二代螟虫发生时期正值雨季,连续夜雨对二化螟、三化螟的夜飞活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空气湿度、风向不定等因素造成性信息素释放不稳定,影响了螟蛾诱捕效果。

表1 二化螟、三化螟发生情况测算

表2 性诱剂防治水稻螟虫大田防治效果调查表

3 讨论

3.1 效益分析

首先,使用性诱剂防治水稻螟虫,减少了病虫防治成本,提高病虫防治效果,使水稻产量及质量明显提高;同时年减少打药2~4次,降低物资及人工投资50~100元/667m2,防治效果达到9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其次,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危害给水稻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化学农药的滥用容易导致螟虫抗药性增强、天敌减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性诱剂的使用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一方面使用性诱剂测报螟虫发生情况能够及时准确监测水稻螟虫盛发及高峰期,同时由于诱捕到的是成虫,实际为害的是下一代幼虫,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时间差距,可以提前监测到虫害的发生,并精确地确定为害的地点和范围,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防治策略、选择适宜的防治措施和最佳的喷施农药时间。另一方面由于螟虫雄虫被诱杀,雌虫交配率明显降低,从而抑制幼虫的发生,是害虫绿色防控、安全农产品和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使用该技术不仅在目标害虫种群下降和农药使用次数减少的同时,降低农残,延缓害虫对农药抗性的产生,提高农产品品质,同时保护了天敌,非目标害虫则因天敌密度的提高而得到了控制,从而间接防治次要害虫的发生,使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进,确保了生物的多样性,达到农产品安全及生态建设要求。因此该技术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3.2 试验结论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是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对水稻进行危害,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和白穗而影响水稻产量。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危害给会东县水稻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使用性诱剂对水稻螟虫进行测报比传统剥查法更准确、及时、省工省力。水稻螟虫性诱剂防治技术,是利用水稻螟虫性成熟时释放的性信息素引诱异性成虫的原理,将有机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化合物及性诱剂释放到田间,诱杀雄虫,干扰雌雄交配,减少受精卵数量,从而抑制幼虫的发生。性诱剂只针对靶标昆虫有效,高度专一,对农作物、人类、自然天敌、环境安全无害,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同时,性诱剂使用简便,可根据需要更换靶标害虫诱芯从而达到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螟及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防治目的。使用性诱剂对水稻螟虫进行测报和防治,成效显著,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值得大力推广的绿色防控技术。但使用性诱剂防治虫害也会受到天气、风向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在连续降雨时期,应根据需要综合使用性诱剂和农药防治水稻螟虫危害,以达到最佳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诱剂螟虫二化螟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果实模型诱捕器外观及颜色对实蝇引诱特性的影响
生物食诱剂监测稻纵卷叶螟试验研究
水稻螟虫为害烈多措并举防效好
稻田耕沤对早稻一代二化螟防控效果
宁南县桑螟虫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桑树螟虫性诱绿色防控技术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省植保站派员参加 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
性诱剂组合诱芯对害虫具有较好诱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