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麻疹合并肺炎的胸部DR和CT影像学特点分析

2019-05-27濮阳油田总医院儿科河南濮阳457001濮阳油田总医院放射科河南濮阳457001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纵膈麻疹纹理

1.濮阳油田总医院儿科(河南 濮阳 457001)2.濮阳油田总医院放射科(河南 濮阳 457001)

吴清岩1 孙建军2 马丽娜1

麻疹(measles)主要症状和体征为发热、皮疹、眼结膜炎及上呼吸道炎症等,其中肺炎是最常见的合并症,发生率高达51.1%~94.8%,且麻疹感染后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患者常继发细菌、真菌、支原体等多重感染甚至发生重症肺炎,最终可造成患者死亡,存活患者也常遗留支气管扩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及肺纤维化等后遗症,因此及早诊断和干预以控制病情进展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1-3]。影像学检查是现阶段肺部病变首选检查方法,其中数字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和CT检查具图像分辨率高、细节显示清楚且可进行后期处理,较其它方法优势明显,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DR和CT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检查结果及图像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其影像学认识水平,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166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检查方法不同分为DR和CT组,其中DR组86例,男性45例、女性41例,年龄2~12岁,平均(6.73±1.58)岁,伴基础疾病者41例,其中贫血26例、先心病15例,家庭住址中城镇39例、农村47例,重症肺炎患儿21例;CT组86例,男性49例、女性37例,年龄2~12岁,平均(6.49±1.54)岁,伴基础疾病者46例,其中贫血29例、先心病17例,家庭住址中城镇42例、农村44例,重症肺炎患儿19例;两组临床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麻疹感染及肺炎相关诊断标准[4-5];②年龄2~12岁;③经病原学、影像学等检查结果证实;④完成DR或CT检查其中一项者;⑤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完整者;②DR或CT图像质量未达标者;③伴其它可能对DR或CT检查结果造成干扰的疾病。

1.2 研究方法

1.2.1 DR检查:采用GE definium 8000DR拍摄正位X线胸片,根据患儿病情可加拍侧位片,年长患儿取直立位,年幼患儿取仰卧位,摄片前去除金属异物并保持制动,以第5胸椎为水平中心垂直拍摄,于患儿深吸气时曝光,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10kV,电流10mA。

1.2.2 CT检查:采用GE Light Speed 64排CT扫描仪标准肺窗和纵膈窗行胸部横轴位扫描,范围从肺尖至横膈,患儿取仰卧位,双臂上举,参数设置为电压120kV,电流80~100mA,螺距0.984:1,层厚3mm,层间隔0.625mm,将所得数据导入AW 4.6工作站进行重建和分析,由2名中级职称以上的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分析患儿X线胸片和胸部CT图像特点,如病变部位、性质、范围及小气道改变等表现。

1.3 统计学方法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胸部DR图像特征分析 胸部DR图像显示,重症患儿肺纹理模糊、磨玻璃影以及肺实质斑片影、肺实变、肺门增大、纵膈气肿和胸膜增厚发生率均高于普通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麻疹合并肺炎患儿DR图像特征分析

表2 麻疹合并肺炎患儿CT图像特征分析

表3 麻疹合并肺炎患儿DR及CT图像特征比较

2.2 麻疹合并肺炎患儿CT图像特征分析胸部CT图像显示,重症患儿磨玻璃影、斑片影、肺实变、胸膜增厚、纵膈气肿发生率高于普通患儿,斑片影和肺实变累及肺叶数量高于普通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麻疹合并肺炎患儿DR及CT图像特征比较CT对麻疹合并肺炎患儿胸膜增厚及淋巴结肿大检出率高于D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4。

图1-2 男性患儿DR图像,2岁,图1显示双肺大量斑片影,部分融合成片,以右肺为主,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图2所示为治疗2w后胸片,双肺透亮度增加,斑片影减少,肺纹理增多,可见右侧肺门阴影。图3-4 女性患儿CT图像,2岁,图3显示双肺散在斑片影及部分磨玻璃影,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图4所示为治疗2w后随访CT,可见斑片影吸收减少,肺纹理增多。

3 讨 论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S)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且致死率高,虽然其发病率随着麻疹疫苗覆盖率升高而获得有效控制,但在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仍有爆发性流行报道,调查显示,我国麻疹发病率为5.07/10万,患者主要为10岁以下儿童,感染主要危险因素是未接种疫苗,表明麻疹仍是我国现阶段亟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除积极研究麻疹流行特征和控制麻疹传染外,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6-7]。

麻疹病程中的肺炎包括麻疹肺炎及麻疹合并肺炎,前者由MS感染所致,后者则因患者免疫功能受损引起的其它病原体感染,常见有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感染或细菌性肺炎,各种病原所致肺炎临床表现差异较小,但病理生理基础大致相同,主要为病原体入侵,造成气管、血管、小叶间隙及肺泡间隔等部位淋巴细胞浸润和聚集,导致小气道水肿、痉挛,从而表现出相应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特征[8-9]。本研究结果显示,麻疹合并肺炎患儿DR及CT检查图像特征与患儿病情轻重关系密切,两组重症患儿磨玻璃影、斑片影、肺实变、胸膜增厚、纵膈气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普通患儿,且CT显示重症患儿斑片影和肺实变累及肺叶数量明显高于普通患儿,表明影像学检查虽然不能明确判断病原体类型,但可辅助肺炎诊断和病情评估,并为治疗方案选择和调整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原因为病变初期肺实质受累较少,患儿通常表现为间质性肺炎[10],X线特征双侧中下肺野肺纹理数量增加,纹理增粗且趋于模糊、紊乱,由于小气道痉挛或狭窄,导致气道阻力增加,肺内残气量增多,可引起肺野透亮度增加征象,多见于肺野中外带,呈双侧对称性或局限于单侧中下肺野;同时可见肺气肿样改变,表现为膈顶位置低于第7或8后肋,肋骨倾斜度减小,以及肋间或纵膈肺疝等特征;CT表现与DR大致相同但更为精细,表现为肺间质、小叶间隔及小叶内间质等增厚。随着病程进展和肺实质受累,DR图像因细支气管炎性渗出等因素可出现肺纹理模糊或磨玻璃影,同时双肺内可出现斑片状模糊影,沿中下肺野中带增粗和模糊的肺纹理呈点片状分布,直径5~8mm,边界不清,部分融合成片状影,分布于右下肺近心缘处,并逐渐出现肺实变,斑片状模糊性融合扩大,常累及单叶多个肺段或多个肺叶;CT检查不仅可发现肺实变和斑片影,同时还能计算受累肺叶数量,从而精确评估病变范围,对病情和预后评估均具有重要意义。

CT与DR均为透射扫描检查,本研究比较两组检查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法对肺纹理增多增粗、磨玻璃影、斑片影、肺实变、纵膈气肿、肺气肿及气胸检出率无明显差异,但CT检查对胸膜增厚和淋巴结肿大检出率明显高于DR,其原因是CT为断层扫描,可有效避免DR中影像相互重叠的缺陷,且其对软组织密度分辨率显著提高,故而对淋巴结等微小病灶检出率大幅度升高,此外DR对胸闷增厚检出率较低还可能与射线方向较少较少与胸膜相切有关。以上结果均表明CT用于麻疹合并肺炎检查准确性优于DR,是临床辅助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方法,但DR检查具有方便易行,且X线剂量较低等优势,因此可用于麻疹感染患儿常规普查。

综上所述,麻疹合并肺炎患儿DR和CT图像特征根据病情轻重均可表现为纹理增多增粗、磨玻璃影、斑片影、肺实变等,对临床诊断、鉴别和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且CT图像对淋巴结肿大、胸膜增厚检出率及病变累及范围评估准确性均明显优于DR。

猜你喜欢

纵膈麻疹纹理
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完全纵膈子宫伴阴道纵膈的临床效果
Vaccination
基于BM3D的复杂纹理区域图像去噪
东营市麻疹流行现状及控制措施
你了解纵隔肿瘤吗
使用纹理叠加添加艺术画特效
子宫纵膈会影响怀孕吗
TEXTURE ON TEXTURE质地上的纹理
消除凹凸纹理有妙招!
Trouble in Disney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