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格《晨景》中的作曲技法特征
2019-05-27梁管保
梁管保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2)
《晨景》该乐章是选自挪威的著名作曲家格里格《培尔金特》组曲中第一组曲的第一乐章。作者格里格所创作的作品是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的结合,这就对我们分析这两个时期的音乐做了很好的对比与总结。格里格《培尔金特》这部组曲实际上是根据一位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特》的故事创作出来。其内容讲述的是一位青年农民主人公培尔金特一生跌跌宕宕、历尽沧桑,最后还是因为他的思乡之情,踏入归途的故事。该故事抨击了当时人们的各种生活习惯和社会的政治制度,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本文主要通过对格里格《培尔金特》第一组曲中的《晨景》在配器、和声以及转调等多个方面上的作曲技法分析,来展现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特点,从而表现出格里格独具匠心的创作手法,通过学习这些创作技法,希望为今后实际作品的创作获得一些帮助。
一、曲式分析
B 连接 A1 尾声a a1 a2 a3 b b1 6 A a4 24 8 8 8 7 8 10 8 E 升G 降B E 升c 降b F E E
《晨景》是一首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
乐段(1-31):由四个乐句8+8+8+7构成,调性由主调E大调转入升G大调再转入B大调最后回到主调E大调。第一句8小节,是该作品的主题,调性为E大调,终止于主和弦,但在结尾处用三度的色彩性转调转入升G大调上,进入第二句;第二句8小节,调性为升G大调,这句是第一句主题上移三度形成的,终止于升G大调的主和弦,在结尾处用同样的方法,三度色彩性转调转入B大调,进入第三句;第三句8小节,调性为B大调,主题句又一次上移三度通过加花变奏的手法展现出来;第四句7小节,调性回归到了主调上。因此乐段是一个平行素材非方整结构,开放性乐段。
中段(32-49):双乐句乐段,平行素材非方整8+10结构,调性从升c小调转入降D大调。第一句8小节,调性为升c小调,终止于升c小调的属和弦;第二句10小节,调性为降b小调,以第一句主题下移二度构成,同头不同尾,终止于降b小调的属和弦。
连接(50-55):共6小节,也可以说是主题旋律的假再现。旋律非常自然地在F大调上进行,并很好的承接了再现的主题,为再现做了准备。
再现段(56-63):单乐句乐段,单一调性E大调,共8小节,变化再现了乐段主题。首先长度上相对乐段缩短,其次在和声上也做了细微的变化,结尾终止于主六和弦上,开放性乐段。
尾声(64-87):在主调E大调上陈述,共有24小节。材料来源是将主题破碎并组合在一起。最后终止于E大调的主和弦。
综合上诉的分析,《晨景》是一个再现单三部曲式结构作品。
二、配器技巧分析
乐段的第一句可以分为两组,第一组中主要是由管乐进行演奏,共四小节。主题旋律先由长笛优美的奏出,给人一种早晨太阳徐徐升起的感觉,其它声部的和声背景则是由单簧管以及大管担任演奏。在总谱中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二小节中的双簧管声部出现漏空,而理论学习中配器一般按照和声由下往上依次排开,其实在很多作品中我们都会找到很多类似的现象,目的大都是为了使旋律线条更加清晰,更吸引听众的耳朵。整个第一组是在E大调上进行,在和声分配上遵循“下空上密”的原则,大管作为低声部以五度音程为主,单簧管声部以三度音程为主。如果低音部太密集会使人在听觉上感觉浑浊而不清楚,高音部太空洞,又会使人感觉音符不坚定、飘散。
第二组中,首先给人最明显的部分便是旋律声部在音色上交替到了双簧管声部,其次是和声背景部分换成了弦乐声部。在第五、六小节没有了第一组中的和声漏空现象,是因为这里的弦乐与管乐的双簧管两者在音色上区别很大,不需要再进行这样的配器技法。低声部的大提琴与小提琴和中提琴在和声的纵向排列上和管乐的和声基本相似,再次证明了配器时的“下空上密”的原则。另外在力度层次上,弦乐声部的力度标记“PP”,目的是为了防止弦乐组过大的音量掩盖住了双簧管的旋律声部;在弦乐组的上方所标记“divist”的演奏技法,是为了使所展现出的音乐在和声感上更加的饱满。
第二句在创作技法上与第一句基本相似,只是在调性上做了改变。第三句和第四句与前两句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主题的旋律由木管组换成了弦乐组,在音色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且在纵向和声的分配上增加了乐器的数量,使音乐在情绪上得到推进。另外,在第四句的结尾,第27-29小节格里格采用上二度模进的手法,使音乐的感觉不断加强,音色上的变化让听者又有了一次新鲜感,太阳升起的这种和声上的色彩感在这里体现的非常自然。
中段最大的特征就是其第二主题旋律由弦乐演奏,和声背景部分则由管乐和部分弦乐担任,音响效果上更加厚重。其中的大提琴在它的高音区拉奏旋律声部,因为高音区琴弦的张力,音色上的紧张感,使旋律在很多乐器同时演奏下不会被淹没,也更好的承接了前面的高潮部分。在乐器的使用上也加入了小号,来增加和声配置的效果。在乐器的分配上,前两个小节担任演奏主旋律的大提琴,其相邻的两个声部中提琴和贝斯提琴并没有担任演奏,并且大提琴声部的力度标记为“p”,其目的也是为了引出旋律声部层,使旋律声部更加清晰,吸引听众。另外“ff”与“p”的对比,使中段充满了爆发,更富有自然地气息。整个中段的第二句的配器、和声、节奏与第一句基本相似,只是整体下移二度,在降D大调进行,目的是为了使情绪恢复平静,这也正好符合了当时挪威民族音乐重复的特点。格里格在创作时随选用民间音乐素材,但又不完全引用,在重复时他会对重复部分在和声、伴奏织体、力度层次等各个方面加以变化,使其不会显得太过单调。
连接部分长笛和双簧管担任演奏了原先弦乐声部的分解和弦,而旋律则由圆号奏出,由于其乐器本身在音色上的圆润,使得它再一次被当作木管乐器进行过度。整个连接段的力度层次都是在“pp”极弱的力度上进行,以此来表现太阳升起后宁静和谐的画面。
再现段很自然地把主题用单簧管和中提琴奏出,在和声的伴奏织体上,由乐段的柱式和声变为分解和声,再加上力度标记为“pp”极弱的力度进行,音色上的暗淡,使乐曲慢慢恢复平静。另外,大提琴声部拉奏和双簧管相同的旋律,纵向的加重感增强了乐曲再现的感觉,呼应了开头管乐和弦乐所拉奏的主题,也具有总结性。
在尾声的开头,格里格用长笛的演奏技巧,连续的加花颤音,长笛和单簧管连续的交替演奏,弦乐做和声背景,像极了早晨太阳升起后鸟语花香的景象。在最后的结束中,所有乐器同时演奏主和弦,三小节的连续长音,力度上由弱到强再到弱,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无限美好的景色。
格里格在《晨景》中所用的配器技巧不管是在力度层次上还是在乐曲的演奏技巧上都需要根据乐器的实际情况与所表现出来音乐的整体感进行创作。而且格里格善于运用各种乐器音色的特点,并结合和声上的运用,展现出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
三、和声转调技巧分析
格里格作为一位浪漫主义时期的重要人物,他很多作品在和声以及转调上也打破了以往古典主义时期作曲技法的束缚。
(一)和声技法分析
在《晨景》这首作品的和声进行上,乐段中第一句的和声进行主要以E大调的主和弦和Ⅵ级和弦为主,这里格里格打破了以往古典主义时期主属调性和声功能性的进行,减弱了和声进行的推动感,表现出来的音乐也就没有很大的波动,很好的对应了清晨大自然一片寂静的感觉。再往后的乐段中,和声的进行都基本相同,只是在不同的调内进行。在乐段的最后格里格运用了一个在大多数作品中都非常常见的和弦上二度的模进,和声上的色彩感给人一种太阳升起后彻底照亮大自然的感觉,在结尾出格里格用了一个升c小调的属和弦作为中介和弦进入中段。
中段和声主要是以Ⅴ级和Ⅵ级和弦为主,这两种和弦都是较不稳定的和弦,正好体现了古典主义时期和浪漫主义时期乐曲中段的不稳定性,中段第二句因为是整体的下移二度的模进,因此和声的运动方向也基本一致。
再现段中,和弦主要是以E大调的Ⅴ级和Ⅲ级和弦为主,没有以往的主属功能性进行,其目的也为减弱和声进行的推动感,强调再现的效果。尾声以连续的属和弦为主,和弦本身的不稳定性增强了期待感,在结尾回到主调主和弦上,安静的结束了全曲。
和声的运用上,格里格在古典主义时期传统,和声结构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并紧密的结合民族音乐的风格,使作品中和声的使用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晨景》这首作品中,他以民族民间的风格,挪威人的心态,呈现出一片安谧的田园景象,承托出了太阳破云而出的清晨美景。
(二)转调技法分析
在转调上,乐段第一句的结尾处,作者格里格借用了E大调的平行小调升c小调的属和弦转到升G大调,这在当时是一种特别新颖的一种转调技巧。在古典主义时期,作曲家们所使用的转调方法大多都是近关系转调、平行大小调转调还有较少使用的同主音大小调(浪漫时期较多)。到了浪漫时期,作曲家们为了突破原来的规定,在同主音大小调上继续发展,将平行小调中的和弦借用到了大调和弦上进行转调,可以看出作曲家们思维的广阔。此外,古典主义时期的转调的方向大部分都是往属方向或者下属方向的功能性转调的一个基本框架,而这里的调性却运用色彩性转调的手法转到了升G大调上。
色彩性的转调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一种转调手法。首先在配置和声中,一个和弦能被另一个和弦所代替是由于它们之间共同音的存在,而唯一不同的则是它们的和弦性质,这些内容大部分是古典主义时期和声功能性的特点。而在浪漫主义期间,作曲家们打破传统,和声的功能性也就慢慢淡化,反过来对和声的色彩感更加注重,这个时候就出现了色彩音。
色彩音就是一个以七和弦为基础的和声,使用和弦的扩展音,例如九音、降九音、十一音、升十一音等等。这些音如果被看作是脱离了传统的大小调式,将其放到更多的调式上去分析,我们就可能会把这些音看成为某些特殊调式的特征音,再加上这些特征音又有着共同音为基础,因此如果在这里是一个调式的转换,那么我们就会把转换调式看作是一个色彩的转变和对比,而这些扩展音就可以被称作为色彩音。随之,用这些色彩音加上共同音所构成的和弦就可以形成色彩性的和弦,再者,如果用这些色彩性的和弦来当作中介和弦去转到其它调上,这种方法也就可以被称作是色彩性的转调。
在乐曲《晨景》中,乐段第二句到第三句的转到了B大调上,也使用了同样的方法,在第四句时回归到了主调E上,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调性布局:E—升G—B—E,以明亮的大调色彩与主题所描写的田园风光相吻合。这就和以往古典主义时期的功能性转调T—D—S—T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也就展现除了浪漫时期作曲家们不仅在和声上要求新的突破,在乐曲的转调上更是如此。
到了中段,乐曲转入了主调的平行小调升c小调。而特殊之处在于,在第一句转第二句的过程中,格里格为了方便乐曲后面的发展,他用一个与升c小调的同中音和弦短暂的进入F大调,而F大调的主和弦又恰好作为了一个中介和弦转入了降b小调。
再现段之前,作者用F大调做了一个连接,把F大调的主和弦来充当E大调的那不勒斯降Ⅱ级和弦,将这个和弦当作中介和弦转到E大调,实现调性的回归。格里格使用这种特殊的转调方法更加证实了在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们突破传统的约束,寻找新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晨景》这首作品中,格里格不仅在配器上有独特之处,在和声和转调上更是突破传统,勇于创新。整首乐曲中色彩音的使用以及调性布局的新颖,都把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色展现的淋漓尽致。
四、结语
从对格里格《晨景》这首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作曲家们内心世界的美妙。在创作上,作曲家格里格借鉴了民间音乐,并且在配器的技巧、和声、调式等方面的创新,都使得他的作品突破了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束缚,完美的展现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带给人无限美好的感受,因此赢得了挪威和全世界的人民的尊重。以上只是笔者对格里格这首作品做了简要的分析,从该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应该了解作曲家格里格在配器、和声、转调的作曲技法,并结合实际大胆运用,学会创新,希望今后能为创作者在作品的创作上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