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膜计算与人工蜂群算法的K均值算法
2019-05-27黄文成
黄文成
(西华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成都 610039)
0 引言
聚类是一种重要的无监督学习技术,其目标是将数据集合分成若干簇,使得同一簇内的样本相似度尽可能大,而不同簇间的样本相似度尽可能小,目前该技术在机器学习、模式识别、Web挖掘以及图像量化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4]。
K均值(K-means)算法是解决聚类问题的经典算法之一。但由于K均值聚类算法敏感于初始值和易受孤立点影响,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并且全局搜索能力较弱,这些致命点严重影响聚类的性能[16]。为解决函数优化问题,由Karaboga于2005年提出了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12,13],该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群体智能的优化方法,具有实现简单、参数数量较少、全局搜索能力好、鲁棒性强等多种优点。但ABC算法还是存在收敛速度较慢、较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问题。
近年,研究人员考虑到两种算法有许多互补之处,着手研究将两种算法进行结合。李海洋等人[17]提出IABC-K算法,将ABC算法和K-means算法进行合理切换,应用于图像分割。曹永春等人[18]提出IABCC算法,使用ABC算法和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交替迭代。喻金平等人[3]提出IABC-Kmeans算法,使用ABC算法和K-means算法在对数据进行交替迭代的同时,并对适应度函数及初始值的获取进行了改良。Janani等人[19]提出ABC-BK算法及新的适应度函数,并将此算法应用于文本聚类。Alam等人[20]提出WDC-KABC算法应用于网页文献聚类。Cong等人[21]提出EABCK算法,将K-means算法应用于由ABC算法得到的全局最优值的再次寻优。Giuliano等人[22]提出ABCk算法,将K-means算法嵌入到ABC算法的雇佣蜂和观察蜂阶段,加快算法收敛速度。Bonab等人[23]提出CCIAABC-K算法,应用于对数据的聚类和图像的分割。这些混合算法大多克服了K-means算法对初始值敏感,ABC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但是,初始值的选取还是对混合算法的结果有影响,也存在着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求解精度和算法不太稳定的问题。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文将膜计算(Membrane Computing,MC)[24]的概念组合到 K-means和ABC的混合算法中,提出一种结合膜计算与人工蜂群算法的K均值算法(K-means algorithm:Combining P system with 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PABC-K)来优化聚类问题。
1 准备知识
1. 1 K均值算法
K均值算法因其简单性和易于实现而被广泛使用。K均值算法根据参数K将给定数据集聚类为K个簇,以每个数据点到其聚类中心的距离平方和为目标函数,通过求解函数极小值方式反复迭代,直到目标函数收敛。
K均值聚类目标函数为:
K均值聚类中心迭代公式为:
其中,N为数据样本数;K为聚类中心数;Xj为第j个数据点;Ci为第i个聚类中心;wji为权重,当第j个数据点属于第i个聚类中心时,其值为1,如不属于,则为0。
1. 2 ABC算法
ABC算法通过模拟蜂群分工合作寻找最优蜜源的过程求解优化问题,是一种基于蜜蜂群体智能的优化算法[1]。ABC算法具有控制参数少、易于实现等优点,在函数优化方面具有比较好的表现。在ABC算法中,蜜蜂被分为雇佣蜂、观察蜂和侦查蜂这3类。食物源的位置表示一个可行解,每个食物源只对应一只雇佣蜂,即雇佣蜂的数量等于食物源的数量。观察蜂的数量则设置为和雇佣蜂相同。ABC算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步骤1:种群的初始化。设具有n个样本点的数据集X={xi∈Rd,i=1,2,…,n},xi为d维向量;设算法的最大迭代次数为MCN,每个蜜源的最大开采次数为limit,蜜源个数为SN。
步骤2:根据如下公式(3)随机选择蜜源,作为初始可行解:
其中,j∈{1,2,…,d};Xij表示第 i个蜜源的第 j维分量;Lj表示所有样本中第j维的数值下限;Uj表示所有样本中第j维的数值上限。
步骤3:雇佣蜂根据公式(4)在当前蜜源的邻域范围内更新蜜源。运用贪婪选择法,比较新旧解的适应度,保留质量好的解:
其中,i,k∈{1,2,…,SN},且i≠k。
步骤4:每个雇佣蜂更新蜜源后,观察蜂选择一只雇佣蜂,跟随其前往蜜源采蜜。观察蜂选择雇佣蜂的概率计算公式如式(5)所示:
其中,fi为第i个蜜源的适应度值。观察蜂通过公式(5)选着比较好的蜜源,随后根据公式(4)再次更新蜜源。
步骤5:某蜜源的搜索次数达到最大开采次数Limit,但蜜源适应度不再变化时,放弃该蜜源。同时,将雇佣蜂转换为侦察蜂。侦察蜂根据公式(3)搜寻新的蜜源,以代替被放弃的蜜源。
步骤6:判断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达或满足循环终止条件。若是,算法结束并输出适应度最好的蜜源作为最优解。若不是,返回步骤3。
1. 3 膜计算
膜计算又称为P系统,是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Gheorghe Paun于1998年11月基于细胞膜结构提出的一种自然计算方法[2]。Nishida[4]在2004年将膜计算引入到遗传算法中,第一次提出了膜优化算法的概念。膜计算还被引入到了粒子群算法[5]、人工鱼群算法[6]及K-medoids[7]、KNN[8]等算法中。膜优化算法已成为了膜计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P系统也被大量应用于图像分割方向[9-11],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结果。
P系统具有分布式、极大并行性和非确定性的特点。根据膜结构的特点,P系统可以分为细胞型P系统、组织型P系统和神经型P系统。其中细胞型P系统是其他两种P系统的基础[2]。细胞型P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最外层的细胞膜(1号膜)称为表层膜,它分隔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膜内部没有其他膜存在的细胞膜,被称为基本膜(2、4、5号膜)。在P系统中,各个膜的空间中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对象和运算规则。
图1 细胞型P系统的结构
形式上,一个细胞型P系统定义如下:
其中:O是对象的有限字母表;Σ⊂O是输入字母表;μ是由q个膜组成的膜结构,q称为P系统Π的度数;Mi(1≤i≤q)表示q个膜中各自包含的对象;Ri(1≤i≤q)表示q个膜中各自包含的规则;i0∈{0,1,2,…,q}是系统Π的输出膜。
规则Ri是二元组(u,v),通常写成u→v,u是字母表O中的字符串,v是O×{here,out,in}上的一个字符串。其 中,v具 有(a,tar)的 形 式,其中a∈O,tar∈{here,out,in}。如果tar=here,则a位于规则所在的区域中;如果tar=out,则a被传送到规则所在的区域的高一级区域中;如果tar=in,则a被传送到规则所在的区域的低一级区域中。
2 PABC-K算法
2. 1 最大最小距离积法初始化
无论K均值算法还是人工蜂群算法都对初始值敏感,而随机的初始化影响着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最优解的质量。文献[3]针对最大最小距离法和最大距离积法的不足,提出最大最小距离积法来对初始值进行初始化,以解决初始点过于密集等问题。
算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其中,D是包含所有数据的集合;k是要选取的初始点个数;Z是存储k个初始点的集合,算法开始前为空集;Temp是存储Z中各元素到D中各元素的距离的数组。
该算法所需参数少;可以选取到点密度较大的点,稀疏了初始点的分布;通过乘积法放大了点与点之间的差异,选取过程更具区分度。
2. 2 膜系统结构
PABC-K算法建立在细胞型P系统的基础上,采用单层膜结构,如图3所示。0号膜为表层膜,分隔开外部环境和内部空间。表层膜内部具有n个细胞膜,全部都为基本膜。基本膜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基本膜和表层膜也可以相互交流。
图2 最大最小距离积算法流程图
图3 单层膜结构
PABC-K算法中,多种群蜂群与P系统结合,每个基本膜中存在一个蜂群,表层膜中不包含蜂群。在每次的迭代过程中,每个基本膜中的信息通过表层膜进行交互,每个基本膜中的蜂群相互间不产生影响。表层空间能够获取各基本膜渗透出来的局部最优食物源,通过贪婪选择法,选出全局最优食物源。表层膜空间将全局最优食物源,分别渗透回每个基本膜中,用以影响各基本膜中下一次进行的迭代。
该P系统的定义如下:
(1)Π =(O,μ,(M0,...,Mn),R,i0)
(2)O是整个样本集
(3)膜结构包含n个细胞膜,具体结构μ=[[]1,[]2,[]3,...,[]n]0,其中0表示表层膜。
(4)初始种群的分布为:
M0=φ1=O,M2=O,…,Mn=O
其中,M0为皮肤膜的初始集,是一个空集。Mi(1≤i≤n)为每个基本膜,包含对象都为整个样本集。
(5)输出字母表io表示表层膜的输出,也是PABC-K算法的最终输出,表示一组食物源。
细胞膜空间中的规则:
(1)每个基本膜中都独立运行K-means算法与ABC算法的混合算法;表层膜空间内进行贪婪选择法的进化规则。
(2)各基本膜将各自运算出的最优的食物源发送至表层膜;表层膜则将最终得到的最优的个体复制n份发送回各基本膜。
2. 3 结合膜计算与人工蜂群算法的K均值算法
在PABC-K算法中,以膜系统作为总体框架,结合人工蜂群算法来优化K-means算法的聚类中心,用以对数据进行聚类运算。本算法设计了一个细胞型P系统,它是一个带有进化规则和转运规则的P系统,使用单层膜结构,具有一个表层膜和n个基本膜。每个基本膜中都有进化规则和多个对象,并且每个对象都与表层膜之间有转运规则。由ABC算法和K-means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作为每个基本膜中的进化算法,作用于将要进行聚类的数据。各基本膜与表层膜间运用转运规则,将各基本膜中得到的局部最优解转运到表层膜空间中,并接收表层膜空间得到的目前状态的全局最优解,转运回各基本膜空间中。表层膜中将使用贪婪选择法作为进化规则,作用于从各基本膜得到的局部最优解,得到全局最优解,并运用转运规则传回各基本膜中。
每个基本膜中,都存在着一个蜂群,单独运行由ABC算法和K-means算法相结合的混合算法,寻找最优食物源。食物源个数设置为k,每个食物源代表一个聚类中心点;设置最大迭代次数MCN。
在混合算法中,使用前文介绍的最大最小距离积法对食物源进行初始化,得到适应度较好的初始食物源。在雇佣蜂阶段,使用K-means算法来加强局部寻优能力,同时加快对目标函数的收敛速度。由于K-means算法的快速收敛,对局部最优值能较准确的搜寻,在雇佣蜂阶段就能将所有食物源的局部最优值寻出。在ABC算法中,观察蜂主要作用于优质食物源,起到加快收敛的作用;而在本算法中,由于K-means算法的作用,在雇佣蜂阶段就已将所有食物源的适应度函数收敛,替代了观察蜂的作用,故在本算法中将雇佣蜂阶段省去。通过表层膜得到的全局最优值将作用于侦查蜂阶段,侦查蜂阶段主要是将食物源更新,避免整体算法陷入局部最优值;将全局最优值加入到食物源的更新过程,加强了食物源更新的目的性,有利于整体算法收敛速度的加快。
PABC-K算法的总体流程图如图4所示。
图4 PABC-K算法流程图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验证本文中PABC-K算法进行聚类的有效性,从UCI数据集中选取4组真实数据集进行试验。对每组数据集,分别用K-means算法、人工蜂群(ABC)算法、文献[25]中提出的ABC算法的改进算法(Cooperative ABC,CABC算法)、文献[22]中提出的融合了ABC算法和K-means算法的ABCk算法以及本文提出的结合膜计算与人工蜂群算法的K均值算法(PABC-K算法)进行算法聚类,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4组测试数据集分别为UCI数据集中的Wine、Iris、CMC以及Glass数据集。
表1 各算法簇间距离的比较
对于每个数据集,每个算法单独运行20次。表1显示了通过20次实验,各算法适应度的最优值,最差值,平均值以及标准差。适应度如1.1小节中公式(1)所示,数值越小,代表聚类效果越好。
由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K-means算法的标准差较大,对初始值具有敏感性,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稳定性偏差。ABC算法、ABCk算法、CABC算法都对数据集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与K-means算法相比具有较大的提高,稳定性提高也比较大。ABCk算法是ABC算法和K-means算法的结合算法,可以看出其聚类效果要略差于ABC算法和CABC算法,这是由于K-means算法对初始值敏感的缺点对该结合算法产生了影响,但是ABCk算法克服了ABC算法收敛缓慢的缺点。本文提出的PABC-K算法对聚类也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在4个数据集上得到的标准差都十分低,该算法的稳定性十分好,能很好的摆脱对初始值的敏感;同时,由于K-means算法的加入,大大加快了本算法的收敛速度。
除了在Wine数据集上的聚类结果比其余4种算法的聚类效果稍差外,在Iris数据集、CMC数据集和Glass数据集上,都取得了很好的聚类效果。经过分析,Wine数据集中的样本某一维的数据值远远大于其余维数上的数据值,在通过欧式距离进行聚类时,该维的数据对聚类的结果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掩盖了其余维数上数值间的差别。虽然该算法对数据集具有比较好的聚类效果,但是正确分类的准确率却不是太高。在Iris数据集上取得了约90%的准确率,但是在其余3个数据集上获得的准确率并不高。这个也再次说明基于欧氏距离进行的聚类有一定的限制性,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数据集。
4 结语
本文根据ABC算法、K-means算法和膜计算这3种算法的优点和缺点,在膜计算的框架下,以ABC算法为基础结合K-means算法,提出了PABC-K算法。以最大最小距离积法初始化蜜源,K-means算法嵌入到雇佣蜂阶段加快算法收敛速度,膜计算作为整体框架涉及整个算法的各阶段。算法通过在4个公开的标准数据集上运行,验证了其具有较好的聚类效果和较高的稳定性。根据实验中算法产生的结果以及相应的分析,进一步的研究将着重于对数据的预处理(如归一化预处理等)和算法目标函数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