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帆的“流浪之旅”
2019-05-27江月府
文江月府
2019年2月,电影《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口碑第一的黑马。出人意料的是,该片导演郭帆本科念的是法学专业,“不务正业”的他是如何造就了《流浪地球》的成功?
法学院里唯一拿摄影机的人
郭帆从小喜欢画画,11岁的时候曾获全国少儿书画大赛绘画组冠军。
1999年,刘慈欣创作了小说《流浪地球》,正是这一年,中国高考作文中史无前例地出现了富有科幻色彩的命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郭帆的文章仅仅扣了2分,文章的亮点在于,他加入了爱情元素,并设置了意外反转的结局。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喜欢美术和电影的他,最后在家人的劝阻下,成为海南大学法学院一名新生。
大二时,郭帆开始自己摸索着捣腾机器——向学校电视台借来笨重的摄影机,试着去拍文艺小短片。
2003年,面对毕业选择时,郭帆在内心问了一下自己,“到了80岁,躺在椅子上回忆时光时,会为放弃电影梦想而后悔吗?”答案是一定会!因此,他决定去北京,追寻自己的电影梦。
郭帆带着自己的两部短片,来到北京各大电影公司应聘,得到的回应是“我们不需要法务”“专业不对口”……郭帆屡屡碰壁,但这没能让他放弃。
此后的6年里,郭帆一直漂在北京,尽管不能进入电影行业,但他从广告设计、传媒工作做起,逐渐站稳脚跟。他心中的电影梦依然没有消散,不懂电影前期、后期制作知识,就靠自学弥补。对电影行业有了一定了解之后,郭帆再次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业,并实现了愿望。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1年,郭帆自编自导了处女作《李献计历险记》。第一次当导演,他才发现做导演不只是创作的事,而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包括人际关系的处理、团队管理以及拍摄现场的控制。
幸运的是,《李献计历险记》口碑不错,次年,该片获得第16届韩国富川国际幻想电影节“欧洲幻想电影节联盟亚洲奖”。他导演的第二部作品《同桌的你》上映后,票房超过4.56亿元,影片荣获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大奖。
不过,郭帆念念不忘的还是科幻。业余时间,他买了很多关于天体物理、量子力学的书,一点一点啃,为拍科幻片做准备。
2014年11月,国家电影局开展“中美电影人才交流计划”,选派郭帆、宁浩、陈思诚、肖央、路阳五位青年导演赴美国交流。短暂的交流学习让郭帆开了眼界,好莱坞的电影工业流程令他叹为观止。真正意识到中美之间在电影方面的差距后,他反而想放手一搏,拍一部真正属于中国的科幻电影。
2015年8月23日,中国作家刘慈欣撰写的《三体》斩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那是世界科幻文学领域至高荣誉,也是亚洲人第一次获此殊荣。电影界自然盯上了刘慈欣的作品。中影集团曾找过国际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吕克·贝松,邀请他们合作拍刘慈欣的作品,但都被一口拒绝了;拿给国内的几位知名导演,也纷纷被回以消极的答复。无奈之下,中影集团找到了郭帆。郭帆很开心,他立刻承接了这个任务。“学法律的人,做事特别有条理,连标点符号都会特别较劲。”郭帆以法学生特有的严谨和逻辑性,开始构建这个庞大的科幻故事的拍摄。
将遭嫌弃的剧本整成爆款
《流浪地球》原著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难以直接在电影中呈现。郭帆团队对小说大幅调整,把故事主线设定在2075年,在保留原著核心设定的基础上重新编织人物关系。为了达到硬科幻的要求,让电影故事真实可信,郭帆到中科院请来4位专家帮助解决天体物理问题,并花了8个月时间来做世界观设定:在发生了太阳危机后,地球会有哪些变化,历法是否有变化,每天还是不是24个小时,没有昼夜人类如何生活,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会如何改变……为此,团队为地球做了一个长达百年的编年史。原著作者刘慈欣都不得不佩服地说:“好的科幻是把疯狂的幻想描述成新闻报道般的真实,《流浪地球》做到了这一点。”
特效是决定科幻片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流浪地球》最后的成片一共有2003个特效镜头,都由中国公司制作。为了精益求精,他们翻来覆去地修改。陆家嘴坍塌的那个镜头,就修改了251次。
在中国制作科幻电影,空白的环节太多。缺少经验,拍摄工作好似看不到方向和终点的马拉松,越往后,整个团队从心理到生理越疲惫,情绪也不稳定。郭帆几乎每天都在怀疑自己,不确定电影还能不能拍得出来。让他坚持下来的,依然是最初的那个起点——不想让自己后悔。
一般好莱坞投资一部科幻片的预算大概在两三亿美元,而郭帆最初只拿到了1亿元人民币的预算。电影拍到后期,资金出现赤字。几个投资公司一商量,又增加了几千万元的投资,很快又花光了。没钱了怎么办?郭帆把全部家当900万砸了进去;制片人龚格尔把自己的车卖了;演员们自降了片酬……为了这部科幻片,所有人倾其所有。
所幸,他们的付出在电影上映后得到了回报。《流浪地球》票房一路逆袭。如潮的好评已然将《流浪地球》定义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的开启之作”。国际大导演卡梅隆也特别送上满满期待:“希望《流浪地球》的太空之旅顺利,祝福中国的科幻电影之旅好运。”
筹备与拍摄《流浪地球》的4年“流浪”之旅,郭帆几乎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最难的时候全靠抽烟来提神撑着,他说:“现在,终于可以下决心把烟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