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本土化视野下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
2016-10-27原文泰
原文泰
[摘要]当下电影市场蓬勃发展、国产电影类型拓展亦相对多样化,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却严重落后。但科幻电影的成熟程度,实际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整体实力(创作力、想象力、技术、人才)。此外,对于“中国电影走出去”的文化战略来说,科幻片因为其自身类型特质实际上是最具有潜力的电影类型。但囿于创作环境、文化历史等多种原因,当下国产科幻片的发展始终处于一个“缺席”状态。本文便试图从历史源流进行梳理,对国产科幻片的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科幻片;类型;科幻精神
张艺谋与传奇影业合作的首部科幻题材作品《长城》即将上映,演员阵容涵盖了好莱坞影帝、本土实力演员和流行偶像。影片将以本土化“地景”——长城作为科幻场面的主要发生地,邀请到国际创作团队助阵,这种借用全球化经验来丰富本土电影类型的尝试,显然是值得我们期待的。与此同时,刘慈欣《三体》的改编也已经在日程之中。但尽管如此,在近些年包括魔幻片、喜剧片、武侠片等类型国产电影皆获得了新的发展和创作质量的提升的背景之下,科幻片这个每年为好莱坞带去丰厚利润的电影类型,在中国本土电影行业中的发展却依然如履薄冰。
在创作力量与资本全球化,以及国内电影制作技术大幅度提升,资金越来越充裕的前提下,创作科幻电影的技术性因素显然不再是最大的掣肘。那么,影响科幻片在中国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策略化地、有效地推进国产科幻片的发展?在全球本土化的文化融合的大背景之下,作为易于操作的类型大片之一的科幻电影,如何走出一条本土化继而“去本土化”的大片之路,从而承载中国电影走出去的重任,便是本文所探讨的关键所在。
一、厘清类型概念,重构科幻片认识
首先有必要厘清科幻电影的外延和内涵。值得注意的是,伴随着科幻电影和类型电影的发展以及好莱坞电影大片式、高概念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大片并不仅仅呈现出科幻片的类型特质,而是进行了多种多样的类型糅合,典型如《阿凡达》便在影片中融入了魔幻等元素,《后天》则与灾难电影合谋。那么,在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当下,给予科幻片一个更为符合时势和创作潮流的定义便是当务之急。黑尔曼在《世界科幻电影史》一书中认为,“科幻电影所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虚构的,但原则上是可能产生的模式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①。此概念从本质上道出了科幻电影的一个本质,即虽然是“虚构的”,但在科学的推演中其是“可能产生”的,此一定义,便否定了当下国内有关魔幻电影是中国式科幻电影的论调。
在《美国电影研究》一书中,作者认为,“如果说科幻片存在什么一致性的话,就是它在主题上对先进科学技术非凡功能的持续性强调,科幻片的主要视觉课题就是制造出惊人和奇异的影像”②。概念不仅继续强调了科学精神在科幻片中的重要地位,而且从电影表现形式上强调了影响的魅惑力。还有作者认为,“以影片摄制时已被揭示或尚在揭示的科学原理或科学现象作为剧作基础,展现某一虚构世界中的戏剧性事件的影片,即为科幻片”③。《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的作者沈国芳则认为,“科幻片是以已经揭示和尚在揭示中的科学原理为基本依据,通过艺术家的神奇想象,在营造的幻想虚拟世界中,展现某一戏剧性事件的影片”④。此定义发展了对于科幻电影的理解,将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放在了一个“以科学原理为依据”所营造的“幻想虚拟世界中”,实际上意在强调科幻电影的虚拟成分和想象性色彩。尽管这些定义表述都略有不同,但它们都抓住了科幻电影的精准内涵,也将电影这一艺术载体的特质纳入考量。因此,在这些概念中科学精神都被认为是科幻电影的核心基础,同时也强调叙事、视听语言等电影的基本要素。可见,科幻电影的确是一种以科学为依据、以想象力为前提、以故事为基础的电影类型。在这里,本文倾向于从科幻片的本质内涵出发,将是否具有科学精神作为判定其是否为科幻片的一个基本准则,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将科幻电影与魔幻、奇幻等非现实题材电影混淆的情况。
然而,依然有个问题需要澄清。科幻电影中的科学精神并不是死板的科学陈规与教条。不管是《星际迷航》还是《火星营救》等科幻电影,尽管其被包装在科学的外观之下,但其创作是否完全依托于科学知识并且能够在未来实现却依然是值得商榷的事情。因此,本文所强调的科幻电影应具备的科学精神,应该是融会到电影创作中的思维方式。科学理论应当是科幻电影创作中的概念启发和创作支柱,而不应该以“科学”二字束缚创作者的想象力发挥。
二、回望历史:把握科幻片内核
在电影诞生之初,梅里爱的一部《月球旅行记》就将当时人类对未来的探索和求知欲永久地写在了电影史上。从此,科幻片作为一种载体,便承载了人们对于未来、科学、未知世界探索的奇观想象,并且越发成熟。科幻片最初诞生在法国,梅里爱取材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以及威尔斯的《首次登上月球的人们》,拍摄出了具有科幻片精神和内核的《月球旅行记》,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科幻长片。在电影艺术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科幻片又在德国发展起来,包括《卡里加里博士》《杀人频道》《大都会》等在内的科幻作品在叙事的完整度上以及科幻意识的表达上都更进一步。此时,恰逢德国电影表现主义大行其道,《卡里加里博士》开创了以反叛、背离传统、疯狂等语汇为主题的独特电影风格,这种风格也影响到德国科幻电影,让后者的科幻气场亦呈现出相对怪诞和风格混杂等特点。欧洲电影在艺术创作与理念的表达上越来越走向个人化与风格化,继而与观众的距离也越来越远,电影的产业重心移向了美国。在美国的制片厂制度下,科幻片逐渐成为商业体系下一个相当受欢迎的电影类型。当然,美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经历了经典好莱坞时期的类型初具、新好莱坞时期的发展困境之后,科幻片终于借着《星球大战》迅速而又强势地成为电影史上无法忽视又意义非凡的电影类型。以《星球大战》为代表的科幻电影的成功,不仅让科幻电影重新成为商业市场的重要类型之一,在更重要的层次上,科幻电影凭借自身泛意识形态、视觉奇观等特征,成为好莱坞电影攻占世界的桥头堡。时至今日,伴随着3D技术、IMAX等技术的成熟,电影的声画效果愈发成为商业电影的重要元素,科幻电影的类型特征正好承载了这样的视觉需求,成为好莱坞电影输出的重要类型。
科幻电影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阶段总会呈现出不同的创作特征。“在历史的不同时期,类型片的故事、主题、价值观或者影像总是与公众的态度保持一致。例如,随着氢弹创造出了怪兽哥斯拉以及其他的怪物,20世纪50年代的科幻电影揭示了人们对于科技的恐惧,一再重复这一类型片程式反映了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的怀疑和焦虑。”⑤可见,科幻片的类型发展过程中,并非故步自封地反复演绎自身,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现实、政治的镜像反映,承载起其自身的文化功用。整体而言,科幻电影的创作脉络中,电影工作者们能够始终坚持以展示科学愿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和未至空间,表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为核心的创作原则,而这也是科幻电影能够区别于奇幻、迷幻电影的关键所在。
但是在中国电影的成长过程中,科幻电影的发展道路却始终是艰难崎岖的。中国电影的发展几乎伴随着世界电影的诞生而来,但在成长的初期,中国电影的创作理念受到传统戏剧的严重影响,大量的影片故事向传统戏剧文学取材。在对电影的本体和艺术特征逐渐清晰认识并且成熟起来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却面临抗战等涉及国家存亡的现实问题,这时电影创作对现实和宏大叙事的追求就极大程度遮蔽了电影创作对科幻未来的想象。有证可查的最早的国产科幻片,是1938年由新华影业公司所拍摄的《六十年后上海滩》,影片诞生在上海的孤岛时期,特殊的环境或许是促使电影人畅想日后美好生活的动力之一。影片由杨小仲编剧并导演,当时的大明星韩兰根主演,讲述了一个穿越式的故事。影片展示了两个公司职员的黄粱梦,梦中二人畅游到了60年后的上海,影片以“菜单的形式幻想未来世界多种先进技术,如飞车、自动家电、人工控制天气等”⑥。尽管这部电影未能在当时获得巨大反响,但作为中国科幻片的开山之作却具有非同寻常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强烈需求注定了社会主义现实题材影片的繁荣,但以工农兵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影片与科幻题材相去甚远,到了“大跃进”时期,伴随着对口号、产量、发展的不切实际的响应,一部《十三陵水库畅想曲》诞生,影片改编自田汉的同名话剧,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创作者们展示了20年后的共产主义中国,银幕上“未来的中国人乘坐微型飞行器垂直起降”“用电视电话沟通”“登上了月球,而前半部分出现的政委则代表中国人,正准备出发去登陆火星”。《十三陵水库畅想曲》的科幻片段实际上成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幻想国度,与影片一起共谋为观众构建起一种虚拟而又美好的共产主义生活,意图建立的却是意识形态对观众的询唤。1963年,由著名演员陈强主演的少儿科幻电影《小太阳》,其所承袭的创作套路与《十三陵水库畅想曲》如出一辙。改革开放之后,各种现代的电影观念和技术来到中国,国产科幻片终于在80年代迎来了一次创作的小高潮。比如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珊瑚岛上的死光》,1981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潜影》,1986年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异想天开》,以及对于80后来说相当熟悉的一部科幻电影《霹雳贝贝》。如果说80年代中国电影积蓄的创作力量和潜能得以集中爆发,引发了中国电影创作百花齐放的局面,科幻电影这个类型才得以以微弱的姿态在电影市场存在并生存的话,那么到了90年代,受制于经济体制改革、电影市场不景气等大环境的影响,国产科幻电影的创作情况就不容乐观了。《大气层消失》《毒吻》等作品无论在市场还是口碑中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当进入21世纪,张艺谋以《英雄》打开中国商业片市场和大片化时代之后,武侠片、魔幻片甚至近年来都市喜剧、都市爱情电影都快速成长的时候,作为大片载体的科幻类型,却发展得乏善可陈。《太空营救》、香港和内地合拍的《未来警察》《机器侠》《长江七号》等作品,都或多或少地存有一些科幻因素,但这些“伪科幻”电影缺乏的是将科幻精神整体植入电影之中,而往往是加入一些所谓的科幻元素敷衍了事。
可见,从电影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幻电影一直是国产电影类型中欠缺与薄弱的一环,其创作很多时候并非创作者的科幻自觉,而是受社会和政治环境的影响,创作目的性与功利性较强,这也导致国产科幻电影的创作环境不足,创作过程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欠缺,进而影响到国产科幻电影的持续发展。因此,国产科幻电影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不仅仅与当下的创作环境和条件有关系,同样也涉及国产电影的创作历史和倾向,以及国产科幻文学氛围的缺失等,多种原因的合力之下,科幻电影的重要性在国产影片的序列中长期“缺席”。
三、级差式发展:打造合理格局
好莱坞科幻电影的整体制作状况与数量呈现出一个金字塔式结构,位于上端的是拥有高额投资的高概念大片。也就是说,好莱坞正是凭借每年数十部大投资且具有强烈国际市场意识的巨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文化扩张并且获得影响力,这其中就有大量的科幻电影,如诺兰执导的《星际穿越》。但在金字塔的中下区域,则是大量的中低成本制作的科幻电影。这类电影,往往并不长于在视觉层面的奇观呈现,而是从多样化的角度对科幻和科幻精神进行延展和表述。以2013年在国内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电影为例,《星际迷航:暗黑无边》投资19亿美金,但其全球票房达到467亿。⑦将时间继续前推,有一部叫作《月球》的科幻电影曾在上映之时取得广泛的好评,其投资仅500万美金,但全球票房收入达到970多万,对于只有一名演员出演的小成本科幻电影来说,这已经相当不易。影片并未以强大的技术制作和科幻场景取胜,而是用有限的投资架构了影片中为数不多的科幻场景,而将更多的心思投入到了故事和叙事之上,去探讨人和克隆人、科学和自然等传统的科幻电影的主题。而且因为影片在叙事上有突破,影片得到了科幻迷们的一致好评,认为其改变了传统科幻电影的大格局,从情感出发,但仍然塑造了科学精神。分析《月球》的成功,可以看出电影投资与技术对电影质量的影响并非绝对的。相反,正是因为有大量中低成本的科幻电影所打造的集群优势,营造了美国科幻电影的欣赏氛围,并且提升了其影响力。在跨文化的视角之下,好莱坞的经验加以本土化,中国科幻电影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亦可以走一条级差式发展的路径,也就是说,可以尝试在科幻电影类型起步的发展初期,通过每年生产2~3部科幻大片、4~5部中小成本科幻电影的方式来提升科幻电影的创作实力。
具体而言,为数不多的以高概念思维创作的科幻大片可以借助其出众的视觉奇观和通俗易懂的故事叙述,吸引观众获得商业上的收益,同时培养观众对于国产科幻电影的观影惯性,即将上映的张艺谋的《长城》以及《三体》系列,正在演绎这条路径。而中小成本科幻电影,则应当在抓住科幻精神的本质之上,从不同的切入口对科幻电影所热衷的有关人性、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科学等主题进行探讨,提升国产科幻电影质量的同时,拓展科幻电影在国产电影中的影响力,而这一点则是当下国产科幻电影极端缺乏的。当下的国产电影,或许不缺乏资金投入与技术支撑,但却相当缺乏中低成本科幻电影的多角度试水。但这却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一方面,中低成本科幻电影是培育科幻电影与文化氛围的关键之一;另一方面,若以好莱坞电影为例,可以发现好莱坞的科幻大片,常常会将一些有影响力的中小成本科幻电影进行改编。借此途径,科幻大制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而中低成本科幻电影工作者则可以通过出售改编权获得二次收益,无形中在好莱坞形成了一个相当积极与健康的科幻电影的创作和交易环节,而这一点则是国产科幻电影领域所欠缺的。
此外,从科幻电影的创作内核与价值而言,则可以从几个不同层面对国产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提出要求与期望。
首先,就科幻电影的核心内涵——科学精神而言,国产科幻电影不论其投资高低,均应当在创作中始终秉承对科学精神的尊重,而且也如前所论述,科学精神并不一定是确证无误的科学事实,也可以是建立在理性推理上的科学想象和科学态度。
其次,从艺术价值的角度考量,科幻大片可以更好地去传递超越意识形态的普世价值,而这正是科幻电影类型的优势所在。正如《星际迷航》系列探索的正是博爱、勇往直前、探索未知的世界观一样,其容易被最为广大的影迷接受。相反,如《月球》之类的小片则更加有艺术上的生命力,往往能够在构思和内容表达上去创新和挖掘,同时探索科幻片的新方向。在科幻片的发展历史上,也往往都有一些中小成本的科幻影片担当了探索者和启发者的角色,不仅仅引领了科幻片发展的方向,同时形塑了观众对于科幻电影的认识。
整体而言,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全民的科幻精神和科幻氛围。好莱坞科幻电影已经在国内培养了一堆科幻迷,这些影迷的存在便是国产科幻电影生存的一个重要基础。国产科幻电影的未来发展,需要的是一个良性的创作生态和循环系统,这显然不是仅仅凭借几部像《长城》这样的大片可以做到的,于科幻电影工作者以及管理者而言,不可急功近利地唯大片论,片面追求眼前的票房收益,从而忽略了国民科学素养以及科幻片观影习惯的培养。因此,于政府层面以及电影工作者层面,都应当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通过针对性的创作大片、合理数量的中小成本影片、培养科幻片受众和创作力量、提升科幻文学氛围、适度的创作补贴等多元方式,来提升国产科幻电影的影响力和水准。
而更为重要的是,在电影与科技的关系越来越密切,高科技对电影创作的影响越来越深入,电影本身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情况之下,科幻电影就不仅仅意味着电影传播和电影欣赏本身,而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尤其在“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号召与愿景之下,如果始终在科幻电影的全球化创作与输出中缺席,那么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国产电影的全球竞争力势必会丧失大量机会。
注释:
① 克里斯蒂安·黑尔曼:《世界科幻电影史》,陈钰鹏译,中国电影出版社,1988年版。
② 蔡卫、游飞:《美国电影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版。
③ 张东林:《科幻电影:在幻象与本体之间》,《电影艺术》,1994年第1期。
④ 沈国芳:《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
⑤ [美]大卫·波德维尔,克莉丝汀·汤普森:《电影艺术——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页。
⑥ 郑军:《光影两万里——世界科幻影视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88页。
⑦ 数据来源于http://www.boxofficemojo.com/movies/?id=startrek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