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思德的精神品质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2019-05-25纪敏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观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纪敏

摘要:用传统思想来解读张思德精神,张思德就是一个不自欺、循着自己的良知指引去做的人。人们今天学习张思德,首先要跟他学做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善于利用这些典型人物的具体事迹来教育学生,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张思德精神;传统文化;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特点,生活在不同时代中的人,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尽管时代在变化,不同时代的人也各有其特点,但人性却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由于人的本性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相应地,人类的基本价值观也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改变的只是这些價值观的呈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张思德就是一名普通战士,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呢?有人把张思德精神概括为以下三点:严守纪律、善担责任、自警自省的自我批评精神;艰苦奋斗、踏实肯干的奉献精神和实干精神;追求理想、敢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有人把张思德精神概括为以下四点:勇于牺牲的精神;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忠诚的精神;积极主动关心爱护同志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抓住了他的精神之魂,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用传统思想来解读张思德精神,张思德就是一个能够不自欺、循着自己的良知指引去做人的人,因此,我们首先要跟张思德学的就是做人。张思德的道德品质是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精神资源,要善于挖掘和利用这一精神资源,使张思德精神在大学生中得到弘扬和继承。

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人这一辈子只学做一件事,就是学做人。第二十四届世界哲学大会的主题就是“学以成人”。“成人”不是成为哪一类或哪一种职业的人,而是成为人之为人意义上的人。《礼记·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不管什么人,处于什么地位,从事什么工作,都要把修身作为根本。做人是最难的,要永不间断地修行。道盛和夫在其《活法》一书中说,如果有人问他这一生所为何来,他会这样回答:“我是为了做一个比降临人世之初更好的人而来。”比降临之初更好,千万不能轻瞧了这句话,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多少人在离开人世时能够做到比降临之初更好。稻盛指出:“我们生存的目的和价值,不就存在于那努力不懈的付出、脚踏实地的行动,以及兢兢业业的求道中吗?”

张思德的一生,就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一生,他是带着那净化过的崇高灵魂离开人世的。明儒王阳明讲“致良知”,所谓“致良知”,就是指努力恢复良知之本然状态,使之能够自然发用。张思德就是致良知的典型,他的良知一直处于私欲净尽的状态,故能够指引其做出正确的选择。儒家指出,我们每个人都有良知,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良知的指引去做,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我们在与外物接触的过程中,易受到外物的影响而产生私心杂念,这些私心杂念会对良知产生干扰,使其难以显现,故而不能自然发用。因此,需要做致良知的功夫,克服私心杂念,使良知本体呈露出来。

从做人的角度看,张思德的突出品质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勤劳。勤劳是中华文明最重要的传统美德之一。张衡说:“人生在勤,不索何获。”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都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但自然界不会主动向人类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生产生活资料,要获得这些东西,就要自己动手。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创造了人本身。张思德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劳动磨练了他的品质,坚定了他的意志,永远不知疲倦地劳动是其生命的存在状态。稍稍懂事时,张思德就下地薅草、拾柴、打猪草、打松果、帮妈妈(他的婶娘)卖醪糟。在行军打仗时,什么事都抢着去做,一刻也闲不下来。部队让他去烧炭,他带领战士们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完成了任务。张思德从不抱怨生活的艰辛、行军打仗的辛苦,他像无数劳动人民一样,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来改变生活。

二是勇敢。勇是孔子最为强调的三种品质之一。孔子说:“勇者不惧。”勇不是拼蛮斗狠,而是克服困难的志气。《说文》:“勇,气也。”用今天的话说,勇是基于正义事业的生命勃发状态。张思德话不多,但从小就表现出勇敢的个性品质,但他不是逞强斗狠,而是在家庭利益受到侵害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比如与地主范有万的斗争,张思德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他知道,这些人在欺负他们家,就勇敢地与他们打斗,没有丝毫的畏惧,倒是理亏的地主害怕了,在许多场合说:“谷娃子这东西,张行忠要再不好好管教,迟早是我们韩家湾的一个大祸害。”张思德还爱打抱不平,他容不得欺负人的人,从不做无原则的退让,决不愿息事宁人。他协助红军打击地主恶霸,每次都表现出过人的勇敢,因为对地主老财的仇恨已融入其骨髓。成为红军战士后,他更是浴血奋战,将生命置之度外,“打起仗来麻利果敢。他认定,只有行动才是真事,那就是杀死敌人,多杀死一个敌人,穷人才多一分希望。面对战争的残酷,他一点也不畏惧,握紧拳头,只渴望着战斗、战斗!”红军过草地、爬雪山,经历无数次生死考验,他从未表现出丝毫的畏惧和胆怯。即使在以后的烧炭工作中,面对沉重到近乎极限的工作任务,张思德也没有表露出一丝的内怯,这就是无产阶级的大无畏精神、战天斗地的英雄主义精神。

三是无私。唱春是仪陇山区的民间风俗,每到春节前后,就有民间艺人带上简单的乐器走村串户,赚个贺岁钱。张思德也组织一帮小孩子去唱,他把赚到的一点钱物根据出力的多少公平地分配给大家,而自己却一点不拿。这种格局不是一般人所能有的。长大成人后,无论被安排在什么岗位,他都无怨无悔,全身心投入工作,就是因为张思德的心中没有一个“私”字。因为无私,张思德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因为受伤被安排去医院疗养,但张思德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病人,而是帮战友洗衣服、洗绷带,为此还受到护理班长的批评。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他总是抢着做事,把困难留给自己,不是他好表现,而是在他的骨子里,惟有这样做才是对的,才能让他踏实。张思德对财物看得很轻,在行军途中,曾把一块银元送给了因饥荒而乞讨的老大娘,那是在国共合作时惟一一次获得的两个月的军饷,自己一直舍不得用。与战友们分别时,他总是把自己最珍惜的东西赠送给他们。

四是仁爱。孟子说:“恻隐之心皆有之。”恻隐之心是人与人情感沟通的人性基础。如果每个人都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做到己所不欲不施于人,那么这个世界该变得多么美好。但人类的贪婪把这个世界弄得支离破碎,纷争不断,人与人之间互相防备、相互倾轧。张思德很小就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既有生活环境的原因,也包含着对妈妈的关爱。张思德总是热心帮助战友们,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班长”。毛泽东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务”来概括张思德的高尚品质,最能体现张思德的仁爱精神。张思德之所以能够做到任劳任怨、顽强拼搏、吃苦在前、不计得失,就是因为他对人民、对战友、对领袖充满了无限的爱,这种爱是其勇敢战斗、顽强拼搏的方向指引和巨大精神力量。

五是智慧。张思德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他总是知道怎么去做。他善于做思想工作,虽然平时话不多,但做起思想工作来一点都不含糊。战士们喜欢找张思德聊天,张思德就给他们讲长征故事,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有一次一个战士送信出了错,营领导要求严肃处理,这个战士吓得躲了起来。张思德没有声色俱厉地予以批评,而是耐心讲道理,他讲了通信工作的重要性,讲了这次错误的危害性,要大家接受教训,并主动作了自我批评,说作为班长对执行任务过程中可能碰到的情况想得不够细致,没有把注意事项交待好,也要承担责任。这样合情合理的批评方式,能够让战士们心悦诚服地接受。张思德的智慧在担任烧炭班班长时得到了最为生动的体现。烧炭班有十一个人组成,除了张思德,其他战士都没有烧过炭,毫无经验,而营领导交给的任务又十分艰巨。张思德首先认真分析了完成任务的可能性,帮助战士们建立信心,然后谋划怎么完成任务。他没有因为自己有烧炭经验而自以为是,而是充分尊重大家的意见。因为是大家的意见,在执行过程中碰到困难,就会大家想办法,而不会出现相互推诿的情况。在烧炭过程中,他要求战士们不断总结经验,成功的经验要总结,失败的教训也要总结,从而较好地保证了炭的质量。当一个人能够克服私心杂念时,他的智慧之门自然就打开了,能够洞察事物的真相。

六是敬业。张思德的敬业精神让人敬畏,怎么形容都不为过。稻盛和夫先生指出:“人世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对人生缺乏真诚与热情,得过且过。要让人生的剧目有丰富又紧凑的剧情,就必须每一天、每一刻都以认真的态度去生活。”只有抱着认真的态度去工作,才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这里举两个例子。先说烧炭的例子。烧窑是个技术活,封火最关键,早了,炭烧不透,尽出羊角把;晚了,就成灰了。张思德虽然有烧炭的经验,但还是请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乡做指导,张思德一直认真做着笔记,而几个战士嫌写字耽误工夫,不愿记,受到了张思德的批评。在后来的烧窑过程中,张思德依然要求他们做笔记,并组织讲评,烧出好炭要说出个所以然来,烧不好要说出原因,正是这种对工作极度负责的精神,让烧炭班战胜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完全了领导交给的任务。再说站岗的事。张思德到内卫班不久,就能警卫守则倒背如流,看到院子里有不平的地方马上铲土填平踩实,随时清扫地上的落叶,对毛泽东同志居处四四周几百米范围内详细勘察,对四周的地形、地貌了如指掌。于细微处见精神,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对事业无比敬畏的人。

张思德就是一个普通战士,没有做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我们感动,让我们的灵魂受到洗礼。我们要善于用张思德的精神品质去教育学生,让学生跟张思德学做人。现在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好,缺乏吃苦精神;自我意识比较强,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好高务远,却不能脚踏实地。张思德就是实实在在地做人,把人做好,做工作做好,这些接地气的事迹对学生的影响比较直接,能够触动其灵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就善于利于这些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参考文献:

[1]张海国.张思德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价值[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4(01).

[2]朱慧,张华春.弘扬张思德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03).

[3]稻盛和夫.活法(修订版)[M].林慧如译.东方出版社,2009.

[4]严玉树.张思德[M].黄河出版社2003.

*基金项目:2018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研究项目《基于文化认同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项目编号:2018SJSZ528)。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观传统文化思想政治教育
我的价值观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