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农产品贸易格局的研究

2019-05-25赵明王驰练清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一带农产品中心

赵明 王驰 练清

摘要:文章對“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2013~2016年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后的农产品贸易格局进行分析。从农产品贸易现状来看,东南亚、东欧、西亚北非地区的贸易比重相对较大,东欧以及西亚北非农产品贸易所占比重不断下降。通过农产品贸易网络分析格局可以发现,沿线国家的贸易关系日趋紧密,伴随着贸易区域化发展以及落后地区开拓新市场激发潜力,沿线各国的中心性指标也在不断变化。

关键字:“一带一路”;农产品;社会网络;贸易格局

一、引言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来,加入“一带一路”区域合作平台的国家共有65个,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东欧。从区域来看,东欧、西亚北非、以及东南亚始终是“一带一路”沿线农产品贸易发达的地区。东亚和东南亚以及西亚农产品贸易发达主要主要原因是地区土壤及气候条件优秀,劳动力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农业这一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东欧农业较为发达的原因除了气候等,还有自身的农业现代化程度高,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不足的劣势。中亚、南亚占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总额的百分比较小,主要是由于参与国家不多,而且新加坡、文莱等国家地理资源不够丰富,国民生活主要依赖对外进口,自身农业出口对比其他大国竞争力不足。

学者们近年来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对一带一路的贸易进行研究。邹嘉龄(2015)、李浩学(2016)、张雨佳(2017)、司智陟(2017)等利用HM指数以及进出口依存指数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依赖程度进行分析。在贸易格局研究方面,诸多学者采用了社会网络法,陈银飞(2011)、刘林青(2016)等使用社会网络法世界贸易格局进行分析。崔莉(2017)、詹淼华(2018)等学者将社会网络分析法用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格局分析。本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一带一路”65个参与国2013-2016年的农产品贸易格局以及结构位置变化进行分析,探究“一带一路”战略对国家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在对进出口农产品的分类上,参考了前辈们不同的分类方法,最终确定了本文的农产品范围,在HS编码中分别处于第7章、第8章、第10章、第11章、第12章、第14章、第20章。本文的所有数据均收集自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收集过程中会有部分农作物种类的贸易数据缺失,但经过标准化处理后。

(二)网络密度分析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之间所形成的农产品贸易社会网络的网络密度用公式可以表示为:

m为 “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之间的“实际关系数”,n(n-1)为农产品贸易社会网络的“理论最大关系数”。网络密度D值越高说明沿线国家之间的关系越紧密。

对“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无权网络 At进行网络密度分析,发现该网络网络密度大于0.5,是一个相对紧凑的网络结构现,并且从2013年的0.5898,2014年的0.5894,2015年的0.6024,不断升高到2016年的0.6166,这也符合“一带一路”战略加强国家间贸易,促进紧密联系的目的。网络密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日渐紧密。

(三)中心性分析

中心性(Centrality)是判定网络中节点重要性的指标,本文为了分析在农产品贸易网络中“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所在位置所涉及的中心性,主要选择以下几个中心性指标:

1.度数中心度

本文选择用加权网络的相对度数中心度来同时刻画与该国有直接关系国家的数量以及该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权重因素,从而反映该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强度,用公式表示为:

其中,n是网络的规模,某国的度数中心度越大说明该国在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居于中心地位,则他越能在贸易交换过程中发挥其影响力。经过数据分析得到“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加权网络相对度数中心度核密度估计图,可以发现2013-2016年农产品贸易加权网络相对度数中心度的核密度估计图是显著右偏的,这说明在农产品贸易合作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多数国家的贸易伙伴分布并不广泛,往往倾向于与周边少数国家建立稳定的农产品贸易关系。

而且4年的核密度峰值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这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中拥有较少农产品贸易伙伴的国家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数的比重整体在增加,农产品贸易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发展特征。

2.中间中心度

中间中心度是通过衡量网络中行动者对网络路径的控制能力来凸显该行动者关键地位的指标。在“一带一路”农产品贸易网络中,如果某国处于网络中许多交往路径上,则其可以通过控制信息的传递来影响其他国家开展同类产品的贸易。中间中心度的具体测度公式为:

其中,gjk为农产品贸易网络中j国和k国间存在的捷径数,gjk(i)为j国和k国间存在的经过i国的捷径数。

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矩阵数据进行可视化之后我们发现,许多国家所代表的点的大小发生了变化,节点大小代表该国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中有贸易联系的国家多少,这说明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前后,大多数国家在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中的中间中心度都发生了改变,例如尼泊尔、新加坡等国的中间中心度在此网络结构中逐渐减小,这可能正是因为目前世界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区域化的发展特征,各国更趋向于与区域内的少数国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因此导致本国在贸易往来中中间中心度下降。

3.“核心-边缘”分析

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网络的“核心—边缘”结构加以量化,从而进一步描述“一带一路”整体的农产品贸易格局。

本文将核心度大于0.1的国家归于核心区域,核心度位于0.01-0.1的国家归于半边缘区域,而核心度小于0.01的国家则归于边缘区域。通过计算发现核心国家从2013年的10个国家,减少为2016年的9个核心国家,而半边缘的国家从2013年的21个国家增长到2016年的24个国家。可以发现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中,位于边缘区域的国家数量正在逐渐减少,虽然核心国家数量较之前有减少,但是从半边缘的国家数量上升可以发现“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合作的效果开始显现。

目前“一帶一路”贸易网络中核心国家主要为中国、俄罗斯、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印度、巴基斯坦,这些国家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和东欧,这也与前文探讨的“一带一路”中东南亚、东欧等区域贸易所占比重较大的现状相一致。

四、结论与分析

本文利用社会网络法对2013~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网络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

1.从网络密度的指标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农产品贸易关系网络的网络密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世界整体贸易环境改善,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关系日渐紧密。

2.从相对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的指标来看,相对度数中心度核密度分布显著右偏,表明农产品贸易呈现出区域集中化发展趋势,由于农产品贸易区域化发展使得原先中间中心度较大的国家有部分减小,而中间中心度较小的国家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开拓新的农产品贸易市场,在网络结构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

3.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和实施以来,网络中位于边缘和半边缘区域的国家发生了变化,这主要是因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发展区域化特征明显,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激发了贸易落后地区的农产品贸易活力,使得部分半边缘沿线国家的贸易伙伴国减少而部分边缘国家的贸易伙伴国增加。

参考文献:

[1]邹嘉龄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J].地理科学进展,2015(05).

[2]李浩学,李盛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分析——基于HM指数及随机前沿引力模型[J].价格月刊,2016(11).

[3]张雨佳等.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依赖度分析[J].经济地理,2017(04).

[4]司智陟.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合作前景[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7(09).

[5]陈银飞.2000-2009年世界贸易格局的社会网络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1(11).

[6]刘林青,谭畅.国际贸易中出口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空间的社会网络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6(06).

[7]崔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格局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7(16).

[8]詹淼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J].农业经济问题,2018(02).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面向持续生态创新的我国制造业集群动态能力形成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6YJC630125);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生态创新与构建江苏制造业集群竞争新优势研究》(项目编号:17GLB020)。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猜你喜欢

一带农产品中心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熔岩灯
磁悬浮初探
“一带一路”:大美友邦
重庆在“一带一路”中的地理位置
重庆与“一带一路”的缘分
先定中心后搭配
农产品争奇斗艳
站在世界中心感受 Thinkpad T40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