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程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

2019-05-25么丹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缝隙病房手术室

么丹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安徽合肥 230001)

在临床上,由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了解较少,加之疾病、手术、不良情绪等的影响,导致患者术中的应激反应较强,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患者康复,因此手术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实施连续性、完整性的护理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轻患者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尽快康复[2]。本文观察了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优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其中,观察组男64例,女56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5.24±8.59)岁;胸科手术17例、腹部手术54例,妇产科手术27 例,骨科手术22例。对照组男66例,女54例;年龄21~75岁,平均年龄(45.72±8.82)岁;手术类型:胸科手术19例、腹部手术57例,妇产科手术25例,骨科手术19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措施干预,主要有术前告知、患者信息核对、手术器械检查、术中配合、手术器械传递;手术结束前,认真细致地观察患者病情;术后护送患者回病房并做好详细的交接工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措施,主要措施如下。

1.2.1 成立全程无缝隙护理小组:护理小组由4~5名护士组成,并设立小组长,小组内全部成员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培训,熟练掌握围手术期各类患者的护理措施,并负责全程无缝隙护理服务的实施。

1.2.2 术前护理:巡回护士到病房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多数患者由于疾病和对手术的未知性,存在程度不同的负性情绪,导致术前难以正常休息,不能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手术,可能会对手术过程造成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流程及术前注意事项等,阐明手术的重要性,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3]。

1.2.3 术中护理:协助麻醉师为患者摆好体位,配合麻醉师做好麻醉;可以在不影响手术和麻醉的情况下,握住患者的手,或是以用手轻拍患者肢体的方式给予患者安慰。器械护士认真清点手术器械,并快速、准确地传递,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对于特殊体位的患者,应在肢体受压处垫软垫,并定时按摩受压肢体,促进血液循环[4]。

1.2.4 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将患者身上残留的消毒液、血迹等清理干净,为患者盖上被子;在患者苏醒后,告知其手术已经成功完成,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闭眼休息,保存体力。告诉患者护理人员将护送其回病房,使患者感受到时刻有护理人员陪护,使患者有安全感。将患者转送至病房后,与病房护理人员详细、认知完成交接工作。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第1天的注意事项。术后第2天,去病房探视患者,询问和了解患者的情况,与病房护士交流情况,嘱患者积极配合术后恢复治疗及护理,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争取早日康复出院。

1.3 观察指标

1.3.1 应激反应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后(麻醉前)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皮质醇浓度。皮质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测定,试剂盒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测定。

1.3.2 不良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入院时)和干预后(麻醉前)的不良情绪,评分越低代表患者不良情绪越轻。

1.3.3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评价,包括手术室环境、护理人员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等三个方面,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与满意例数之和的百分比。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和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皮质醇水平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上述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n=120)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指标比较(±s ,n=120)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心率(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皮质醇(mg/L)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78.54±6.36 63.24±5.70* 131.09±7.38 123.81±7.36* 87.86±5.36 76.57±5.20* 568.88±35.12 479.38±34.25*对照组 78.63±5.29 69.41±5.97* 130.14±8.27 128.14±8.27* 88.11±5.66 83.71±5.74* 569.37±34.36 503.44±34.14*t 0.873 11.466 0.356 6.263 1.612 13.24 1.295 14.91 P 0.383 0.000 0.722 0.000 0.108 0.000 0.196 0.000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SAS及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观察组干预后SAS及SDS评分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s ,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比较(±s ,分)

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例 SAS SDS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120 63.28±7.09 35.80±4.15* 60.84±6.29 32.53±4.21*对照组 120 63.33±7.15 44.54±5.09* 60.73±6.16 41.29±5.57*t 0.054 14.578 0.137 13.743 P 0.956 0.000 0.891 0.000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96.67% vs 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比较(n,%)

3 讨论

由于疾病的折磨及对手术的恐惧,导致手术患者出现多种不良情绪,可加重应激反应,甚至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5]。因此,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确保麻醉和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全程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其服务原则是“连续性”,通过提供给患者连续的、无间断的、完整性的护理服务,消除或减轻患者的护理风险,确保手术得以顺利进行[6]。全程无缝隙护理根据患者不同阶段的护理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护理工作有的放矢、环环相扣,让患者体验更加完整和细致的优质护理,达到最佳的服务效果。

本研究对观察组围手术期患者实施了全程无缝隙护理措施,从术前、术中及术后全方位的衔接,包括术前访视,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理状况,给予患者术前指导和心理疏导;在手术的过程中提供优质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术后连续2天到病房探视患者,给予患者专业的术后指导,确保了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应激反应指标及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能有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而能改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显著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及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缝隙病房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雨的缝隙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空中翱翔
换病房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拯救世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