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技术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019-05-25刘义全

城市建筑空间 2019年11期
关键词:塔式起重土方布置

刘义全

(龙盘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自贡643000)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建筑施工门槛较低,施工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从而形成了一些有关技术负责人可设不设、施工技术简单等错误思想认知。建筑施工技术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仅依靠个人经验和不全面的知识来解读和指导实际工作对建筑施工技术的正常发展不利。

按《大型工程技术风险控制要点》(建质函[2018]28号文的术语定义:技术风险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引起的一种对工程质量安全结果偏离预期的情形。

因此,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从4个维度分析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不重视技术工作对建筑施工管理造成的各种技术风险,以减少或避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因技术工作失误造成的重大技术风险和安全隐患。

1 场平布置不合理造成的技术风险

1.1 塔式起重机布置不合理

某外国语学校建设施工项目,由于劳务公司想节约1台塔式起重机的租赁费用,将本应在5号楼多功能厅教学楼与室内篮球场分别设置的2台塔式起重机减少为1台,将其设置在室内篮球场靠运动场看台一侧。由于相关技术人员未考虑到项目建设完成后该塔式起重机的拆除路线,造成施工完成后,该塔式起重机被困在一面临坎、一面临梯、两面临建筑物的中间地带。同时,室内篮球场屋面仅是一般的上人屋面。通过现场查看并计算室内篮球场屋面的负荷面积和多种方案比较,决定用型钢建1座长达12m的临时简支桥跨过长约10m、深约8m的深沟到室内篮球场屋面,屋面采取临时加固措施满足30t汽车式起重机的运行要求,从而解决了该塔式起重机的拆除难题(见图1)。

由此例可看出,场平布置要综合进行考虑,不能仅凭节约1项成本就造成后期不必要的多余成本支出,甚至带来极大的技术风险和安全风险。

1.2 施工边界不够

某住宅项目建设场地地处一冲沟地带,场区全系高回填土方场地。建设单位在未报规之前就进行了场区开挖和临电布置,将施工用箱式变压器布置在距坡顶边1.6m,距坡脚边11.7m,高约10m的回填斜坡上。

图1 某塔式起重机拆除临时通行便桥

报规后,相关部门要求新增消防水池,而新增的消防水池就布置在斜坡上。如果将坡脚开挖后施工显然不现实,因为斜坡是新近回填土,上面又布置着箱式变压器,不仅违反施工程序,还易产生次生灾害(见图2)。

图2 箱式变压器设置位置

经与项目部分析论证,决定采用在坡脚反回填土方至消防水池桩底标高,然后在该标高处设置消防水池桩基,利用该桩做挡土桩的施工方法,完成后再进行边坡开挖,从而保证了消防水池底板、侧墙的施工。

按未经过图审的图纸进行场地布置等施工是违规的,因为图纸的错、漏、碰等问题会带来返工及质量、工期等重大不利影响。

2 施工工序不合理造成的技术风险

2.1 孤立施工

某住宅项目除售楼部外共7栋楼,一字排开布置在一三叉路口弧形地带的半坡上,背面堡坎上为一已修建好的住宅小区(见图3)。

图3 施工平面

建设单位为抢形象和售楼节点,首先将临2号楼北面的售楼部和西北面端头的1号楼的土方运出后就开始该2栋建筑的施工。然后又将临施工大门口最近的5号楼的土方运出后就开始该栋楼的挖桩作业。此时,在场地的东北面布置着施工板房(4号楼商业房用地)等临时设施。

这样孤立施工的弊端刚开始还不明显,待5号楼的桩全面开挖,影响1号楼与5号楼之间楼栋的土方运输、1号楼的施工场平布置、整个项目的施工进度时,开挖5号房的弊端就非常明显了。

笔者通过查看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后认为:这样孤立地安排施工的顺序是错误的,未考虑工序的连续性及场地的合理组织与利用。要求将5号楼已挖好的桩及时进行混凝土浇筑,然后暂停5号楼的施工,尽快抢出2,3号楼的土方,待打通该区域的通道,在不影响1~3号施工的前提下才能施工5号楼。

以上处置方案虽然解决了该工序安排不合理的问题,但由于随性安排施工顺序造成了约2个月的工期损失。

2.2 从外往里建设造成的技术风险

某住宅项目位于闹市区的十字路口,该项目临城市道路面环形布置的是3层商住楼,该区域为山地地貌,建筑场地较平坦;靠里环形布置和集中布置的是15~27栋的16~27层高层住宅,而被包围在里面的是21~26栋高层住宅(见图4)。

图4 某住宅项目平面布置

建设单位为抢形象和售楼节点,首先进行视角位置较好的17、18号楼的基坑土方开挖,然后再边施工边向里的山地开挖土方,开挖1栋施工1栋(见图5)。

随着施工进度推进,由此随性决定造成的施工难度越来越大,当被围困的几栋高层住宅的材料运输、通道成问题时,建设单位要求从已修好的中庭梁板上进行所需材料运输。

笔者认为中庭上开辟运输通道对建筑的结构损伤太大,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建议从地下车库内制定运输通道,对通道采取钢板铺垫进行保护,对局部损坏的抗水板待完成后再进行修复,这样造成的损失相对前者小得多。最终建设单位采纳了这条建议,较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

图5 被围困的施工楼栋

3 施工技术不合理造成的技术风险

3.1 回填土方垮塌造成的技术风险

某住宅项目位于洼田区域,其施工场地均是回填土方,平均回填深度约5m。基础全部系人工挖孔桩基,1层地下车库。为抢形象,建设单位要求先建售楼部,待其建好后再开挖地下车库,修建其他楼栋。由于场地全系回填土,当售楼部临近地下车库的土方快开挖结束时,售楼部的桩间土部分出现垮塌,室内地面临外墙处部分出现裂缝。

项目部报审的方案是沿坡体土的表面浇筑1层钢筋混凝土面板挡土,笔者认为该方案不合理:[1]该面板无合理的支点,受力不合理,形不成有效的结构体系;[2]由于地下车库周边钢筋混凝土墙体建好回填后,该防护体系就失去作用了。

笔者通过查看现场垮塌情况和施工图纸,决定采用废旧模板做背板,型钢做背杆,背杆上端通过拉杆锚固在售楼部的地圈梁上,下端锚固在土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挡结构体系,待完成支挡作用后再拆除,材料还可以再回收利用(见图6)。

通过上述方案的处理实施,较好地解决了售楼部土方的垮塌问题,也保证了现场的施工安全,达到施工处理成本的最小化,也让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明白了对技术方案的针对性、合理性、经济性等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性。

图6 支挡方案

3.2 未掌握受力原理造成的技术风险

某住宅项目位于相对高差较大的坡地上,设计单位根据地形设计成错台式建筑,两相邻错台高差最高达8m。基础为水磨钻灌注桩等形式。

建设单位为平场简单,追求基础动工时间,全部按照低错台标高进行平场,造成施工时高错台桩露出地面。设计单位不得已对该部分桩进行了设计补强,并要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桩间土回填。由于现场施工等原因,桩间土一直未及时回填。

笔者巡视该项目时,发现桩间土不仅没有回填,甚至多数露桩的楼栋结构都已经封顶,部分已开始进行二次构件施工。特召集项目部讲明桩与柱的受力区别,并说明不及时回填桩间土会造成的技术风险。要求及时安排桩间土的回填工作,并与设计单位联系寻求设计支持。

通过上述工作,使得露桩施工带来的技术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也使技术人员明白了不同的结构应在不同的条件下工作,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

4 过程控制不严造成的技术风险

4.1 润泵砂浆打在板上造成的技术风险

按规定,施工现场应设置PVC管道收集润管砂浆和洗管废水,由专用管道收集和排送到集中处理池进行二次处理,从而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有2个住宅项目在楼板浇筑混凝土之前,未按正常的交底程序进行,工人操作时,管理人员也没有巡视、检查到位,造成1个项目在住户装修时发现板底有一层润泵砂浆,引发较大的一个交房索赔事件;另一个项目在拆除楼板底模时才发现板底有一层润泵砂浆,造成该部位楼板全部打掉后重新浇筑的结果。

4.2 主梁开裂造成的技术风险

某住宅项目的幼儿园,其正负零以下是地下车库。由于临近春节放假,工人匆忙完成了该楼层的楼板面浇筑,草草养护了2~3d就回家过年了。待放完假上班拆除模板时,发现该楼层有几根主梁及相连的楼板开裂,有2根主梁开裂最为严重(见图7)。

图7 楼面梁板开裂情况

通过复核计算,排除了主次梁相交处附加箍筋设计配置不够造成裂缝的可能性。

通过对建设单位委托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的解读和对现场的了解得知:有1根主梁的箍筋加密区箍筋间距偏差较大,混凝土强度等级偏低,裂缝宽度超规范限值。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是现场施工时,工人未严格按图施工,管理人员对现场管理、过程控制不到位造成的梁板开裂。最终只能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检测报告进行加固设计,然后按设计图进行整改。

上述2个案例使相关人员清楚地认识到,过程控制中把控到位是保证每道工序正确施工及保障成品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保证。认真做好过程控制是每个建筑施工人员应该坚守的职责。

5 结语

从以上列举的建筑施工管理实例分析可以看出,技术工作贯穿于建筑施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过程。没有技术工作的把控和支撑,建筑施工会付出很多的经济、时间、质量成本,甚至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

因此,应该加强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技术工作,重视技术工作在实践工作中的支撑作用,真正发挥技术工作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塔式起重土方布置
浅析塔式起重机垂直度偏差成因及纠正措施
一起塔式起重机拆卸倒塌事故的技术分析
浅谈蓄水池土方填筑施工
塔式起重机布设典型问题与解决措施研究*
浅析建筑施工中土方填筑与压实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深基坑土方开挖施工工艺
塔式起重机螺栓疲劳断裂分析
活动室不同区域的布置
土方计算在工程实例中的应用
CTCS-3至CTCS-2等级转换应答器组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