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艺术的景观化表现研究*
——以梅萨艺术中心为例
2019-05-25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徐娅茹马丽楠赵中建
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 徐娅茹 马丽楠 赵中建
现阶段,景观设计中融入了许多现代艺术元素,形式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装置艺术能实现观念艺术与景观设计的充分融合,可拓展室外空间价值,为居民带来新的观赏体验,恰当运用装置艺术可增强城市空间的趣味性与互动性。在装置艺术景观化的表现上,装置艺术家一直寻求如何在景观环境中表达装置艺术,使作品向景观空间发展;而景观设计师则考虑如何使景观设计体现出文脉性与趣味性,追求赋予景观作品更高的艺术性。通过对2种设计师的认识趋向分析可看出,他们在对户外环境中艺术品的呈现上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却有共同诉求。装置艺术家与景观设计师的共同诉求使装置艺术呈现景观化的发展趋势。
1 相关概念
1.1 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最早是从英语“Installation Art”翻译过来,“装置”一词原本是建筑工业用语。21世纪初,这个词汇被引入当代美术,“装配”“并置”最初被称为“环境艺术”,与20世纪60,70年代的“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等都有联系。英国批判家尼古拉·德·奥利维拉的专著《装置艺术》,将装置艺术的鼻祖追溯到19世纪末的法国邮递员身上,他用水泥、石头和贝壳,花了20余年时间,独自修建了造型怪异的“理想宫殿”。装置艺术主要指艺术家在特定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它是一种以“观念为先”的艺术,主要表达环境场所、材料技术与行为感情的叠加与组合,是以“物”传“情”的艺术表现形式,通俗来讲,装置艺术等同于观念艺术,是“场所+材料+情感”的综合展示艺术。
装置艺术的互动性主要表现在人与空间的相互介入,从而产生人与人、人与空间之间的互动;在组织形式、表现技术及材料使用上具有可变性;装置艺术的形式语言具有隐喻性;同时,装置艺术强大的包容性与互动性决定了其具有一定开放性。
1.2 景观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作为开放性艺术形式,为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开阔的视野及开放的创作手段,景观设计将装置艺术元素运用其中,使其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与审美需求。从装置艺术的发展历史及景观设计对装置艺术的借鉴上看,景观装置艺术的出现并非偶然。在装置艺术景观化的过程中,会出现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二者概念界定越来越模糊的阶段,此阶段的作品称之为“景观装置艺术”。景观装置艺术是装置艺术的“感性”与景观设计的“理性”相融合的产物。它在具备装置艺术基本特征的同时还具有景观设计的公共性与户外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景观设计师为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将装置艺术的特点汲取出来,设计出美感与功能性并存的景观装置艺术。玛莎·施瓦茨的许多设计作品都属于景观装置艺术,运用大胆的色彩与形式进行创新,如怀特海德学院拼合院、面包圈花园等。景观装置艺术既可是小型装置艺术品,又可是供大众欣赏、体验、使用与休憩的大地艺术,多伦多布达斯公园内穿越时空的隧道、哈格里夫斯的烛台点文化公园等都属于景观装置艺术。
2 装置艺术景观化趋势分析
2.1 展示范围由室内走向室外
20世纪70年代,装置艺术作为一种与传统美术博物馆对抗的手段,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开始从室内走向室外的景观环境,成为室外环境内的公共艺术品。随着装置艺术景观化不断发展,装置艺术充分融入大众生活环境中,室外街道、公园等公共空间逐渐成为装置艺术的展览场地。
2.2 材料由单一性走向复合性
早期装置艺术的材料单一,多选择大自然中易于操作的山、石、木材等。随着社会进步,传统单一的自然材料无法满足需求,人造复合材料便在材料革命中诞生了。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成为20世纪的三大合成材料,受到许多设计师青睐。材料的发展与进步对装置艺术造型设计具有一定推动作用,塑料、钢材的出现使曲面造型的景观装置艺术成为可能。如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的10英尺高的心形发光装置“BIG NYC”就利用半透明的亚克力管加上LED灯光呈现,BNS设计的流体天空由厚度约0.12mm的聚酯薄膜片组成。材料技术的发展是景观装置艺术作品实现的基础,随着新材料不断出现,景观装置艺术作品更具视觉冲击力,也使设计师的作品呈现出更多可能性。
2.3 技术由传统化走向科技化
对于景观装置艺术的发展,技术与材料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景观装置艺术的技术手段呈现科技化趋势。为顺应时代发展,现代景观装置艺术的创造手法和表现方式朝着多样化发展,多媒体艺术、电影、光电子等技术手段的应用使景观装置艺术的形式更丰富。如芝加哥千禧公园的“皇冠喷泉”利用LED大屏幕与多媒体结合的技术手段,使喷泉与影像形成互动关系,实现人景互动;英国艺术家布斯蒙罗设计的“星光原野”系列灯光装置艺术,利用光电子进行设计,使整个空间充满神秘氛围;玛莎·施瓦茨设计的美国华盛顿国家住宅和城市发展部广场运用光电子技术手段,交相辉映的圆环形成靓丽的景观装置。现阶段,越来越多设计师将科技化技术手段运用于景观装置艺术设计中,使景观装置更具科技性、趣味性。
2.4 介入方式由观赏型走向互动型
早期装置艺术主要在固定空间中进行创作,利用灯光、材料等刺激人们的感官,该时期的装置艺术主要表现在视觉上,随着装置艺术景观化发展,对人们的感官刺激主要从视觉转变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的五感体验上,逐渐将人的被动观赏转变为主观互动。如英国设计师Luke Jerram融合声学与光学的原理设计出“风神”景观装置,使人在观赏基础上享受悦耳的风声;加拿大“泡泡岩”是用玻璃纤维织物缝制成15个形状不一的布包并向内填充聚苯乙烯材料形成的,是满足人们休闲娱乐互动的场所;法国巴黎的“圆环”、芝加哥千禧公园的皇冠喷泉等装置都具互动性。装置艺术的互动性原则在现代景观装置艺术发展中非常重要,每个设计师都应遵循。
3 梅萨艺术中心装置艺术景观化的设计手法
梅萨市在还未建立艺术中心时,是座缺乏中心、无个性特点的城市,犹如原始的凤凰城。梅萨艺术中心位于梅萨城市中心轴线上,即该城市主动脉和中心大街的交汇处。该项目成功激活了这一地区,使城市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服务功能均得到完善。
3.1 设计观念的景观化表现
后期装置艺术打破了早期利用“现成品”进行设计的束缚,但装置艺术一直未曾改变的是“观念为先”设计理念。景观设计必须遵循“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现阶段,大部分景观设施都是功能至上,在造型上受到较大限制。装置艺术景观化应借鉴装置艺术的观念理论,使景观设计融入装置艺术的感性思维,使设计师设计出既具功能又不失美感的景观装置艺术。景观装置艺术的设计不仅可供市民使用,更是城市中的特色、标识及地域性的文化象征。
梅萨艺术中心为后现代主义风格,整体布局采用现代主义抽象图案,利用化物方式将设计师的想法通过抽象、提取、并置的方法实体化、客观化,物化与化物这一途径是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互融共通的重要手法。玛莎·施瓦茨利用大小不等的弧线设计使整个艺术中心有一种基调感。从功能分区上看,艺术中心主要包括3个表演艺术剧场、1个社区艺廊和1个学校,其中规模不同的表演艺术剧场的大小与弧度经常改变,设计完成了室内空间和室外环境的融合。中心设计采用“异质晶族”模式,构架包括统一的弧形造型,中心内部是充满色彩的“宝石”。弧度设计、“异质晶族”表达都属于装置艺术观念为先的设计,打破了常规景观设计的理性束缚,在感性设计的同时又考虑到人们的活动特征,使装置艺术的“感性”与景观设计的“理性”完美融合。梅萨艺术中心提升了城市活力,同时将散落的城市区域紧密串联,形成有机整体,使原本无中心、无个性的梅萨市变成极具神秘色彩与活力的城市(见图1)。
图1 梅萨艺术中心装置艺术分析
3.2 干枯河床的互动性表现
装置艺术景观化要求设计须有互动性,将人的被动观赏转化为主观参与至关重要。梅萨艺术中心有段干旱的河床,设计师利用转化再造的设计手法将原本的地形合理利用并进行再设计。设计师将地形高低不等的河床利用金色的石灰华瓦片和火山岩石碎片进行装饰性铺装,形成新的设计特色,并将其运用到梅萨艺术中心,使原本干旱的河床具有浓厚趣味。水景长300m,水深1cm,儿童可在此段河床玩耍嬉戏,成人可在此休闲聆听水声。在沙漠地区,此段水景设计可唤起人们对水流的短暂记忆。在为来此参观的人们提供休憩娱乐场所的同时,使其在隐喻性的情感表达上具有场所归属感与认同感。
3.3 光与色的景观化表现
光是色的源泉,色是光的表现。光与色的搭配设计是设计师考虑的重点。颜色相较于造型给人第一感受,大胆的颜色搭配与对比在矛盾中发展创新,可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刺激人的神经系统,从而使其参与景观装置艺术。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装置与环境之间可能产生冲突,但二者同时又具有陪衬关系,这种矛盾的设计手法可使景观装置与景观环境形成强烈对比。如玛莎·施瓦茨的设计作品善于利用炫目的色彩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梅萨艺术中心以红、黄、蓝三原色为基础,大胆的色彩对比使艺术中心的整体颜色无比鲜明,更具个性与特色。艺术中心设计红、黄、蓝3个主题花园,每一主题花园均设置与本花园主题色调相符的景墙与铺地,种植植物的凹槽也选择此种颜色的碎片玻璃以覆盖种植基质,使整个艺术中心更具张力。景墙是对城市景观环境空间的一种界定,让人更直观了解该中心的功能分区。
景观设计中的光影效果相较于颜色同样重要(见图2)。艺术中心设计了1条巨大的弧形散步道,林荫步道为大型和小型的聚会、艺术展览或表演提供方便。这个设计主要是因为梅萨市处于西南部沙漠地带,常年有强烈光照,故设计师巧妙运用阴影设计,将植物种植的阴影图案尽可能放大,在美化环境的同时给人提供舒适空间。公园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场所,水景为人们提供休憩场所,交叠的树影为人们提供纳凉休息的空间。
图2 影子和路面铺装
3.4 材料的多样性选择
景观装置艺术化的趋势是逐渐由室内走向室外,要求材料选择具有多样性。如室外景观装置艺术考虑到风吹日晒、下雨等自然因素,要防腐、防晒。随着高新技术发展,许多高科技融入设计中,同时材料的发展对于装置造型具有一定推动作用。为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要求材料具有时效性与视觉冲击力。
梅萨艺术中心的遮阳篷是艺术性和功能性的结合,采用曲线线条进行编制,与中心的弧线造型形成强烈呼应。在景观装置艺术造型方面,传统材料有局限性,只有现阶段的人造综合材料才可形成完美的曲线线条。在沙漠地区,强烈日照是整个城市环境最显著的特征,曲线的遮阳设施是整个设计的代表性装置,作为梅萨艺术中心装置景观的同时,还为人们提供纳凉避暑之地。在选材方面,大胆采用具有艺术感的金属棚架,既可做出优美的弧线,又解决了防晒、防腐问题,兼具实用性和美感。由于梅萨市位于沙漠地区,植物取材有限,故选择热带沙漠的代表性植物——仙人掌与仙人球,符合当地气候特点,也使人们有归属感。
梅萨艺术中心的建立使梅萨市城市景观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增强了城市个性与整体性。设计元素是设计师玛莎·施瓦茨从梅萨市提取的,设计时考虑到热带沙漠地带的日照问题,取材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符合城市地区文化的发展原则,体现当地的文化特征。
4 结语
景观装置艺术作为装置艺术与景观设计结合的产物,已成为世界时尚艺术,但在我国的发展尚任重道远。梅萨艺术中心充分展示了装置艺术景观化设计。无论在观念表达、颜色对比,还是在材料的使用上都体现出装置艺术景观化的特点。装置艺术景观化可使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打破理性束缚,在功能基础上追求造型美感,从而获得公众对场所的认同感,同时使环境极具宜居性和亲和力。好的景观装置艺术将成为城市景观形象的局部标志,既可陶冶公众的身心又使城市景观更具现代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