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食堂需要真正意义上的严格管理

2019-05-25顾启洲江苏盐城市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教书育人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校食堂买菜饭菜

顾启洲 (江苏盐城市响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公办学校食堂原则上不予承包。这样做的好处远大于弊端。食堂搞承包,饭菜价格高,质量也上不去,家长支出虽多,孩子却吃不好。不搞承包,钱、物怎么管理?怎么破解钱和物的“走漏”现象?这需要管理者真正解放思想,创新管理办法。

从家庭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考虑,食堂不适宜搞承包,但须严格管理。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及防止价格偏高的情况出现。

食堂管理,主要是人员管理。包括对买菜的“菜买”员管理,也包括负责加工制作的食堂师傅的管理。管理好这两类人员,学校食堂的饭菜质量肯定会好。

要保证学生或学校花的钱能够买到价格合宜、重量足额的食材,关键在“菜买”员。目前,很多学校食堂的“菜买”员多为一人,且与领导有一定的“关系”或暗地里有“瓜葛”,使得食堂买到的菜价格与市场上的零售价格差不多,甚至等同于市场的零售价格。“菜买”员多不喜欢或不愿意在邻近菜场买菜。“菜买”员舍近求远的买菜,其实并不是真正为了买到价格便宜的菜,真正的目的是想让教师无法知晓同品质菜的价格。日常中,“菜买”员多会为自己买的菜的价格辩护为品质高,其实是一样的菜。我县有所学校邻近一家超市,超市内的肉制品、蔬菜等齐全,价格远低于周围市场的价格,但这所学校的“菜买”员从不去这家超市买菜,就是刮大风下大雨,他也不愿到这家超市买菜。他真可谓尽心尽职的“菜买”员?百里、千里也难挑出这样的一个“责任心超强的人”。超市的物品不但价格便宜,而且质量有保证,出了问题可以追查,市场摊贩卖的菜品质量出了问题难追查,这是大家都非常明白的道理,“菜买”却舍近求远地去买菜,这种做法大家不言自明。

管理不规范,容易出问题。在菜的价格与品质上的管理要规范,在数量上的管理也不能忽视。买回来的菜不校秤,易出现从饭菜的“数量”上克扣学生的问题。买回来的菜不进行校秤,负责加工食材的工人师傅见之有机可乘,也有可能会从中截留一部分,使得提供给学生的饭菜的总量不足,这样既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出现了问题也难以追查到具体哪个环节,易形成互推责任的局面。

当前,有效规范、配备食堂管理及操作人员尤为重要。笔者觉得,负责学校食堂采购的“菜买”员,一所学校至少需要配备2 名,购菜过程需要像公安机关要求执法人员一样,全程录像。其询价摊位不得少于5 家,须有议价过程,最终价格须低于当地市场的零售价0.5 元以上。靠近超市的,优先到超市购买。食材进入加工操作间前,须同食堂工人师傅一起过秤。过秤时,必须录像,且镜头必须对准秤的刻度。其后“菜买”员与工人师傅共同履行签字手续。

为防止“菜买”员与工人师傅共同“作弊”,学校须加大抽查力度。抽查内容,包括账目及账目对应的视频录像文件。抽查人员为学生家长代表、2 至3 名班主任及2 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周抽查一次,每次抽查的天数不限,由抽查人员共同商定。抽查的内容在周前会上进行核对,可作为周前会总结上周情况的一项固定内容。抽查后须记录真实结果,并存档备查。

实践证明,这样的操作,既可避免教师的猜疑,又增加了食堂管理的透明度,还能有效保护食堂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的职务安全。符合省市出台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阳光食堂、透明食堂”建设意见的通知》及《进一步规范中小学食堂财务管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可让学校的有限资金发挥出更为有效的作用,更为学生在学生时代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保障。

猜你喜欢

学校食堂买菜饭菜
买菜记
买菜
再来一碗
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宜尽快全覆盖
校有校规
买菜
我最喜欢的作业
学校食堂是黑暗料理的发源地
文明餐桌 不剩饭菜
买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