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音乐反思性教学探究
2019-05-24刘艳
刘艳
【摘 要】伴随着高中教育的革新与改革,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目前成为了中国高中生教育改革的一个新兴的热点。高中的音乐课程中融入了核心素养视野,勾勒出新时代人才的形象。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音乐;反思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195-01
2016年的9月,中国正式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基础性教育将得到重大突破。中国核心素养的发展不是对传统素质教育的否定,它是以传统的素质教育作为基础,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完善以及发展。发展的主要意义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以及必须的品格,全面落实我国“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与此同时,也是进行课程修订的一个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反思性学习作为研究理念进行探讨。
一、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反思性教学”早已经存在于传统的教育以及实践中,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反思性教育已经掀起了一股热潮。随着历史的发展,通过反思性教育不仅仅可以获得外部经验,而且还能够通过其他的心理活动获得内部的经验[1]。中国关于反思性教学的研究主要是从上世纪末才开始的。随着教育的发展与不断的改革,中国开始开展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在华东师范大学熊教授的一本著作中被定义为:“促进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是将教师的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努力将教学实践进行合理化,让自己变成学习型教师的一个过程。”[2]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对教学的反思过程,其主要价值是将反思性教学落实到教学的实践过程之中.20世纪80年代,萧恩在《反思性实践者》中指出,反思是对于行动以及行动过程的一种反思。实践的人员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进行不断反思与学习的情况。反思的过程就是将學习的东西进行欣赏、行动以及在欣赏的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中来进行展开。在国外,对于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955年,布鲁克菲尔德提出了一个批判教育学的教学理论,教师主要是通过大量阅读来促进教学的反思过程。
我国大多数的研究工作者对反思性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的层面,缺乏一种系统性的研究,反思性教育的研究需要从教学理念、内容以及环境进行反思。这种教学理念主要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反思,以及这些行为之后可能引起的原因:大多数研究者认为,教学实践是教和学的实践过程。因此,反思性教育主要是从“教”和“学”的角度来反思教师的行为,从而进行改革。
二、核心素养发展下的反思性教学研究意义
(一)更好地贯彻落实核心素养。通过核心素养指导高中音乐的反思性教育主要着眼点是学生,目标是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勾勒出一个具有良好学习能力的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的形象。将学会教育以及学会学习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来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实践的能力进行培养,通过各种方法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主动参与、勇敢探究、善于思考。
因此,反思性教育对于学生来说,开始能动性地进行思考,非常有助于他们进行反思性学习;而对于老师来讲,教师不仅是传授者,还应该成为具有学习能力的教师,这样更加有利于教师的知识的丰富。
(二)积极地推动高中音乐教学的改革。核心素养主要是培养自主探索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高中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创新探究的能力以及反思性的能力。反思性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能够在自我反思与学习中成长。这些都是将学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进而可以进一步推动和鼓励高中音乐教学的发展和改革。
(三)转变音乐教学的发展理念与发展模式。传统音乐教学课堂注重以传授知识作为整个教学的核心,将教与学的关系分割了,通常教师只注重教知识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将教学过程变成了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成为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
如果学生仅仅满足于对音乐知识以及音乐技能的获取,而不会在获取知识之后对其进行更一步的思考,那么学生的发展将会受到限制。
在核心素养视野下来谈论反思性教学,强调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与老师的对话以及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来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学生形成新的观点,能够促进学生进行主动思考、探究,更好地发挥高中学生在学习音乐中的主动性以及能动性。
三、结语
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学生,是一种强调将学生作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个核心理念的形成发展与反思性教学在教学本质上不谋而合,并且在高中音乐课程中改变教学的标准,从填鸭式教学改变成培养学生的审美认识,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展现的理解,以及对音乐文化背景的理解。
综上所述,将反思性教学应用到高中的音乐教学中,能够改变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黄世界.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7,(71):61.
[2]黄松明.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0):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