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9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探讨

2019-05-24洪娅丽魏武杰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洪娅丽 魏武杰

【摘要】目的 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用电脑随机划分9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两组,其中常规组47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46采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

结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了95.65%,较常规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心脉隆注射液可作为首选。

【关键词】心脉隆注射液;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6..01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各类心脏病的晚期阶段,对患者生存质量具有严重的影响。近些年来,随着现代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改善显著,但是依然难以提高总体生存率,再加上此病十分复杂,存在诸多影响因素,故而临床诊治十分困难[1]。所以,积极探索一种全新的治疗措施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本文特此对心脉隆注射液治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09月~2017年09月收治的93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分为两组,即常规组(n=47)、研究组(n=46)。研究组中男23例,女23例,年龄61~77岁,平均(69.7±2.5)岁;常规组中男25例,女22例,年龄60~79岁,平均(70.8±2.9)岁。两组资料客观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行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甘油、呋塞米、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他汀类药物以及阿司匹林,同时禁止患者抽烟喝酒,控制盐摄入量,科学饮食,合理运动。若患者伴有感染,则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处理,平衡电解质和酸碱水平。

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方法为:以5 mg/kg标准选取心脉隆注射液,与5%葡萄糖250 mL混合后靜滴,2次/d,一个疗程为期5 d。

1.3 观察指标

(1)显效:心衰延缓,或心功能为Ⅰ级或提高>2级,临床体征和症状表现显著减轻;(2)有效:心功能虽然没有达到Ⅰ级,但是提高>1级,临床体征和症状表现明显缓解;(3)无效:心功能无任何变化或加重。总体疗效=(总例数-无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文研究中获得的数据,用x2检验[n(%)]计数资料差异。最后以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了95.65%,常规组临床治疗效果达到了85.11%,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于临床综合征,由诸多原因影响,使得初始心肌受损并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进展的一种病症,可降低心脏泵学功能,导致血流动力学发生障碍。常规治疗措施的目的就是为了优化血流动力学,促使血流恢复正常,从而达到延缓病情的目的。但是慢性心力衰竭进展中,心室重构是最为重要的一个过程,若是心室重构持续加重,病情会向着不可逆的方向发展。

心脉隆注射液的有效成分包括多肽、核苷、复合氨基酸等,对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强的作用,可以发挥强心、扩血管、利尿、抗心律失常、优化血循环、保护心脏等功效[2]。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在于:(1)Ca2+在心肌兴奋和心肌收缩偶联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重大,可调节心脏舒缩功能并恢复正常,通过提高Ca2+浓度发挥强心作用;(2)优化冠脉血流量,扩冠脉,清除氧自由基,对心肌发挥保护作用;(3)使肾动脉扩张,促使肾脏微循环优化,进而减轻心脏负荷,减轻水肿。

本文经过对照观察,研究组总体疗效达到了95.65%,显著高于常规组85.11%,组间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具有确切的效果。与张海燕[3]报道的心脉隆组总有效率86.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5.52%的研究结果高度一致。由此可见,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心脉隆注射液可作为临床首选考虑方案。

参考文献

[1] 司献军.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4):1736-1738.

[2] 韩云国,谷洪燕.常规治疗联合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0):10-12.

本文编辑:赵小龙

猜你喜欢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分析
万启南教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经验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