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干预对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影响的研究
2019-05-24鞠佳良
鞠佳良
[摘要] 目的 研究药师干预对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的影响。 方法 方便选择该院儿科在2016年11月—2018年5月内收诊的患儿共472例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按照1∶1比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n=236,先就诊)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n=236,后就诊)配合药师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抗生素用药情况。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抗生素使用率及多联用药率低些(58.89% vs 75.42%;34.32% vs 60.59%),而药敏试验送检率高些(50.42% vs 31.3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94,13.838,7.523,P=0.012,0.000,0.006)。②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14.11±3.19)d vs (17.31±5.27)d,住院费用及抗生素费用比对照组低(6 737.38±134.95)元 vs (7 846.71±167.36)元;(945.81±103.84)元 vs (1 457.28±119.4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80,79.267,49.653,P=0.000,0.000,0.000)。③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8.72% vs 91.94%(χ2=5.162,P=0.023)。结论 儿科用药中,加强药师干预,可提高抗生素用药合理性,保证疗效。
[关键词] 药师干预;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影响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9)03(a)-0127-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on the rational use of pediatric antibiotics. Methods A total of 472 childre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6 to May 2018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1:1, control group (n=236, first visit) routine medication guidance, observation group (n=236, after treatment) with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compare the clinical antibiotic medication in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Results 1.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antibiotic use rate and multi-drug rate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8.89% vs 75.42%; 34.32% vs 60.59%), while the drug sensitivity test rate was higher (50.42% vs 31.35%). The data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6.194,13.838,7.523, P=0.012,0.000,0.006). 2.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4.11±3.19)d vs (17.31±5.27)d, and the hospitalization expenses and antibiotic cost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6 737.38±134.95)yuan vs (7 846.71±167.36)yuan; (945.81±103.84)yuan vs (1 457.28±119.41)yua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7.980,79.267,49.653, P=0.000,0.000,0.000). 3.The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98.72% vs 91.94%(χ2=5.162, P=0.023). Conclusion In pediatric medi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intervention of pharmacists can improve the rationality of antibiotics and ensure the efficacy.
[Key words] Pharmacist intervention; Pediatrics; Antibiotics; Rational use of drugs; Influence
有資料表明,就国内而言,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强度均较高,且用量大,约70%住院病人使用抗生素,在此情况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及重视,成为临床医师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1]。该文笔者以2016年11月—2018年5月内收诊的472例儿科患儿作为对象且进行分组研究,探讨观察药师干预对儿科抗生素合理用药的影响, 现在将研究的结果进行如下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儿科收诊的患儿共472例作为这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患儿入院就诊先后顺序按照1∶1比例將其分成对照组(n=236,先就诊)与观察组(n=236,后就诊)两组。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完整,年龄0~15岁,性别不限,患儿家长对研究知情且愿意参与研究,签署有知情同意书,该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排除不愿参与研究的患儿,合并有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严重残疾等患儿排除,中途退出研究患儿排除。对照组:127例男患儿,109例女患儿,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15岁,平均年龄(7.4±1.38)岁。观察组:131例男患儿,105例女患儿,最小年龄1岁,最大年龄13岁,平均年龄(7.1±1.72)岁。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比较。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用药指导,向患儿及家长介绍用药的基本方法、时间、剂量等,叮嘱患儿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随意增减药物或者擅自停药。同时,说明用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叮嘱家长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出现异常。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用药指导的基础上,配合药师干预,具体方案如下:①药师参与查房,积极干预临床诊疗中涉及药物的相关环节,若是发现不合理用药情况,及时指出,并提出针对性意见,且和医师一同讨论,制定用药方案。②药师加强与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的沟通交流,获取客观、全面的相关数据。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时与儿科主任及药事管理委员会沟通,并组织讨论会,提出抗生素规范使用的可行建议,并制定相关标准,经过药事审核之后,临床科室执行。③根据医院儿科的实际情况及抗生素使用现状,对医生使用抗生素进行合理限制,使用抗生素过程中,密切监测临床疗效,关注药代动力学。④临床药师不断提升自我,时刻留意行业最新资讯。儿科相关管理人员根据儿科医护人员工作现状,定期或者不定期组织培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全面掌握抗生素的相关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加强职业道德培训,强化药师的责任意识,保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工作一丝不苟,严格遵守各项标准,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⑤药师定期对临床处方进行检查,发现不合理抗生素用药的处方,及时分析处理,并进行药学干预指导。同时,规范药敏试验,要求儿科医生科学用药,最新药物信息定期汇总,以供医护人员学习。选择抗生素品种时,必须以抗生素的作用特点为基础,结合患儿实际病情,根据药敏试验,科学选择,切勿想当然,凭经验选择。除此之外,临床用药时,必须熟练掌握用药指征,着眼于患儿年龄特征、疾病特点等,综合分析患儿病情,决定药物使用剂量,遵照抗菌谱原则合理用药。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率、多联用药率、药敏试验送检率。
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主要包括住院费用与抗生素费用。
③以患儿家长为对象,调查满意度,实行百分制,9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89分表示满意,低于60分则表示不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n)、百分率(%)表示,t检验和χ2检验分别检验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抗生素用药情况分析观察
两组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比较,见表1。
2.2 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比较发现,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与抗生素费用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满意度调查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满意度更高,数据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儿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是一门全面研究小儿时期保健、身心发育与疾病防治的学科,凡是涉及到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健康及卫生问题都属于这一范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患儿是医治的对象[2]。儿科,根据年龄,可分成多个时期,即胎儿期(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d)、婴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l周岁)、幼儿期(1~3周岁)、学龄前期(3周岁~6/7岁)、学龄期(6/7岁~青春期)[3]。儿科患儿临床治疗中,经常使用抗生素,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直接关系临床疗效。
抗生素(antibiotic)是指由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者高等动植物于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者其他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能够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4]。抗生素能够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基于低渗透压环境下,促使细菌膨胀、破裂死亡,其中,内酰胺类抗生素便是通过此原理达到灭菌的目的。多黏菌素和短杆菌肽等抗生素可与细菌细胞膜产生相互作用,增加细菌细胞膜通透性,打开膜上离子通道,使得细菌内部有用物质漏出菌体,或者电解质平衡失调,最终死亡[5]。最近这些年,抗生素种类不断增加,为临床疾病诊治提供更多的选择,如四环素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霉素等。抗生素合理应用是控制感染的有效途径,可提出临床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减少或者预防不良反应,根据药敏试验,结合疾病特点,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品种,进一步规范抗生素的剂量与疗程,抑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儿科收治的患儿年龄普遍偏小,身体各项机能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容易诱发感染性疾病,因而治疗中常常会使用抗生素。儿科疾病诊治中,一部分临床医师为追求疗效,盲目应用抗生素,把抗生素当做常规药应用,导致抗生素滥用现象频频发生。相比成人,儿童的各项系统及器官发育尚不完全成熟,对此,患儿对抗生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加上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菌株大量繁殖,难以控制感染,不利于临床治疗[6]。对此,加强儿科抗生素合理应用的探讨分析,十分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