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新材料产业创新价值链构建初探
2019-05-24徐婧
徐婧
摘 要:贵州正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的关键时期,作为21世纪三大支柱高新技术之一的新材料技术,既是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也是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贵州的新材料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小、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领军企业。本文分析了我国新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并且尝试构建创新价值链理论,探索贵州新材料产业在创新价值链上的定位、在全国新材料产业集群中的地位和优势,为如何建立贵州与发达地区和发达国家新材料技术的研发交流平台,实现技术转移提出建议。
关键词:新材料;创新价值链;技术转移
一、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产业升级,材料先行。材料是国家发展制造业的基础,新材料研发和产业化规模在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实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发展新材料,有利于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升级传统产业、增强国防实力。但是,我国的新材料发展大大滞后于制造业的需求。新材料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相关部委对130多种关键材料的调研显示,有32%的材料研发还处于空白,52%依赖进口;95%的高端专用芯片、70%以上智能终端处理器的存储芯片依赖进口;国外对我国实施技术封锁的项目中,多半属于新材料领域。目前我国的新材料企业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投资比较分散,产业链不够完整等问题。新材料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成品转化率低等问题。因此,材料创新与产业化成为发展的焦点。
新材料产业作为《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两个核心基础产业之一,具有技术密度高、研究开发投入高、发展所需资本高的特点。2017年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达3.1万亿元。虽然我国材料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是开展研发应用方面的投入不足,行业内高端技术和产品市场基本被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垄断。整个材料产业仍然处于“不强不大”的尴尬之中。徐工集团,全国领先的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企业,其制造高吨位起重装备的伸縮臂筒钢板仍然需要进口;南高齿的高强齿轮钢至今仍需进口;在化工新材料方面,中美最大的两家化工材料生产商对比,中国的销售额仅占美国的5%;我国化工新材料对外国的依存度总体超过40%,特别在高端应用领域的依存度甚至超过90%。此外,我国目前正在研发的大飞机、发动机、舰船等都面临核心部件急需突破的材料和工艺问题。
虽然国内新材料领域的发展势头很高,但是产品大都集中在中低端市场。在我国已有的材料研发机构中,大学的相关研究偏重自由探索,缺乏系统性;科学院研究所注重学科导向,与产业结合不够;行业企业研究机构注重技术的快速提升,原创性缺乏,难以满足我国制造业和材料产业多年来高速发展对新材料科技的需求。
二、贵州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我省要重点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先进结构材料和高性能复合材料,着重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新材料产业集群。“十三五”期间,我省深入实施工业强省主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着重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奠定良好基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贵州新材料产业着重在金属及合金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电子功能材料以及新型建筑材料领域。目前,全省在“关键战略材料”领域发展较快,已经形成贵阳、遵义和福泉3个国家级新材料产业基地。但是,在电子功能材料领域、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的关键共性技术开发、钛基复合材料和陶瓷钢材料等制备技术的研究和工程化试验认证需要进一步突破。此外,新材料生产企业普遍规模小、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创新能力、核心技术和领军企业,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局限在国内范围,缺乏与在华跨国企业在技术转移方面的合作。
三、贵州新材料产业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
创新价值链(Innovation Value Chain, IVC)的概念源自Morten T Hansen & Julian Birkinshaw在2007年6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一篇题为《创新价值链》的论文。创新价值链理论涉及产业链、价值链、技术链、创新链等基本概念,而与之相关的有全球商品链、全球价值链、全球生产网络、知识价值链等概念。这一理论在企业创新行为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如何发挥追赶优势”这一议题,该理论彰显出极强的生命力。理论的基本框架如下:
创新价值链的3个阶段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大企业重大项目研发到生产遵循“基础知识原理-可行性技术开发-商品化”的演进过程,但是多数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其创新活动的起点并非是基础理论研究,而采用的是实用性技术改进与产品设计的创新模式。
根据创新价值链相关理论,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从事劳动密集型生产,创新能力处于中间水平的企业从事资本密集型生产,而创新能力较高的企业从事技术密集型生产。一项创新从创意生产到技术扩散再到市场化需要多环节协调发展。构建贵州新材料产业创新价值链有利于对相关企业在价值链上进行更合理的定位,从而对整个贵州的新材料产业从原理产生到技术生产再到商品化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因地制宜,引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创新技术协同发展。贵州新材料产业创新价值链模型构建简略图1-1所示。
目前,国际分工已经深化到产品的研发价值增值环节内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已启动全球创新价值链的构建工程。发达国家将重心集中在产品生产的概念设计、原型设计等高价值研发工序上,控制全球创新价值链的核心环节。通过加入全球创新价值链,我国企业将更加积极地参与新的国际分工、得到更多的全球智库和资源,从而重塑产业发展新动力。跨国企业的新材料技术转移在整合全球资源、推动我国技术创新方面产生极大的作用,但是最终效果受到国内新材料技术水平、国内企业的吸收和再创新能力、跨国企业与国内新材料产业的相关性以及国际竞争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针对全省材料产业链的发展问题,聚焦相关企业的创新能力,跨国界合作能力,构建一个研发能力强、产业融合度高的新材料产业创新价值链,有助于分析贵阳白云(国际)新材料产业园入驻企业以及贵州新材料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需求,建立在华跨国企业和发达地区新材料研发机构向贵州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可行性。通过研究贵州相关领域的产学研机制、产业发展问题,将贵州新材料产业的研发投资、技术开发、对外技术吸收、创新产品和商品化融合到国际创新价值链理论中,促进贵州新材料产业参与国际分工、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王伟光,张中元,候军利.创新价值链及其结构:一个理论框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01).
[2] 聂亚利,付丽娜.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东道国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影响因素研究.当代经济.2017(10).
[3] 刘皖青,张占仁,张润强,占正云.中国全球创新价值链嵌入模式探析.世界地理研究.2018(12).
[4] 沈 霁.新材料产业发展分析及我国发展路径选择.西部皮革.2018(03).
[5] 于 涵,杨春伟,张恺华,颜 俊,傅懿新.新材料产业先进国家对于我国材料发展的启示.中国工程咨询.2019(02).
[6] 刘 悦.新材料大产业——贵州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当代贵州.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