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彰武县做好互换并地后续工作的建议
2019-05-24张凤华
张凤华
摘 要:近年来,彰武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推进互换并地工作,激发了“三农”发展活力,解决了小农户和大市场的有机衔接,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互换并地;经营方式;生产效益;结构调整;规模经营
一、彰武县互换并地工作的基本情况
互换并地工作是在彰武县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推进土地资源有效整合,进一步释放土地活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改革。截至目前,彰武县互换并地,整镇完成4个,整村完成56个,整组完成889个,累计完成并地面积97万亩,由并地前的44.2万块合并成现在的12.4万块,涉及农户5.4万户,人口19.6万人。互换并地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一)订单农业迅速发展壮大
2018年,互换并地实施后,改变了一家一户零散经营模式,为成片机械化种植模式奠定了基础,全年各乡镇发展酒用高粱、干鲜椒、西兰花、豉豇等6大类、68项订单农业,涉及土地面积12万亩,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出。
(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实施互换并地后,广大农户集中耕作,有效地释放了农村劳动力,全年新增农民外出务工人员6000余人,提高了广大农户的收入。
(三)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互换并地后,激发了广大农民创业热情,促进了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2018年新增各类新型经济组织320个,新增各类大中型农机具1400余台套,农民自打抗旱井1200余眼、修复废弃水井1800眼。
(四)为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实施互换并地后,各乡镇、村加大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全年恢复造林地块128块、农田林网58条、面积4300亩,为全面开展生态恢复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关于做好彰武县互换并地后续工作的建议
实行互换并地后,农户手中的土地实现了相对集中经营,通过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将一家一户“单打独斗”农业生产模式,转化为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和统一经营管理的高效模式,大幅度减少生产要素资源投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先进生产技术在农村的迅速普及和整体推进,有利于开展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一)要积极创新土地经营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创新土地经营方式,将广大农户的土地整合起来,委托相关农事龙头企业或合作社进行管理,实行集中连片种植,统一管理,形成规模效益。一是可形成规模种植。将土地资源整合后,采用现代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手段,通过改善生产条件、规模化连片种植,增强农产品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可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农资集中采购、农产品统一销售,减少购销环节,进一步降低农资采购成本,实现农资减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目标。三是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的规模化订单生产、标准化技术管理、品牌化市场营销,可以形成强大的品牌增值效应,借助“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解决农民“销售难”困扰,实现增值增效。四是可提高广大农户的收入水平。广大农户将土地托管到农事龙头企业后,农村剩余劳动力可外出务工,也可在农事龙头企业务工,增加了农户的收入。
(二)积极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各鄉镇、各部门要利用互换并地取得的成果,按照“东果、西棚、南特、北牧、中观光”的农业产业布局,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推动农户种植业结构调整,结合以调避旱、以调抗旱,实现农业的大调小、高变矮、长变短、粗变细、粮变饲、饲变草、草増畜,真正走出一条种植养殖相结合之路,进一步加大高效特色产业、果品产业、畜牧业和设施果蔬、水稻认养为主的都市休闲农业发展力度。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投资兴建农业基础设施,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改变农民生存状态的首要前提。通过互换并地,实现了“田成方、路相通”,更便于科学规划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要适时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突破一些政策约束,将有限资金打捆使用,提高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精准化,抓一批成一批。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建设、道路建设、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仓储设施等基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占比、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管护力度,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四)应用互换并地成果,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互换并地后,大部分村组都结余出了集中连片的耕地,各乡镇要结合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重点扶持农事龙头企业发展,加强农业专业合作社建设,培育发展家庭农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体系,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让乡村集体经济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五)推动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发展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必由之路。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农民通过出租、转让、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让更多的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不断提升,在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下获得改革的红利。
(六)加大招、引、培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乡村振兴、农业发展要靠人才,既需要爱农村的管理人才,也需要懂农业的科技人才。目前,农业技术人才非农化问题较为突出,科研出身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才更少,不能适应彰武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各有关部门要在“引”字上做文章,抓好招才引智工作,促进各类人才“上山下乡”为农民服务。要在“培”字上下功夫,加大培养力度,尽快培养造就一批农村实用人才、培育职业农民队伍、培养更多的土专家,使广大农民都成为真正的行家里手,提高农民整体科技水平,促进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