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是知之始

2019-05-24奚秀云

教育界·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感知体验

奚秀云

【摘要】针对美术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方式的问题,提出“行是知之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倡导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注重学生情感体验,启发学生手眼并用去感受、体验、探究美术学科知识,在此过程中鼓励学生建立自主表达意识,并由此产生自己的思想和知觉体验,提升自身的视知觉表达能力。

【关键词】体验;感知;视知觉

陶行知先生曾在他的演说中提出以下观点:“墨辩”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就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在这三种认知方式中可以说“亲知”为一切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根植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对先生此番论点甚以为然,对于美术课来说,“亲知”就是一种体验、感悟的过程,学生的视知觉表达能力需要通过体验来获得,其本质意义是:教师要尊重儿童的生活经验,使学生逐步建立认同美术文化的情怀,在选择和重新架构中逐渐形成美术文化,这样的重构,促使儿童视知觉能力得以提升。

笔者以借班执教人美版四年级水墨画课《动物的脸》为例,试图抛砖引玉,尝试阐述“行是知之始”来推动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惑,在体验中提升自身视知觉的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知觉”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美术教学就是要在现实情境中去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等方式去获取知识技能,将知识技能加以运用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这是一个基本的教学路径。鉴于此,课堂伊始就创设了一个校际之间互赠礼物的情境:

视频播放我校四年级的孩子拿着自己的作品,跟方洲小学的孩子们打招呼的场景:同学们,你们好!我们是斜塘学校四(1)班的同学,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我们画了自己喜欢的动物送给你们,希望你们能喜欢哦。

师:作为回赠,今天这节课我们也来画一画你喜欢的动物让我带回去送给我们学校四年级的同学们吧。

本环节以礼物互赠为情境,激发学生有目的地进行美术创作,使美术创作的原动力源于生活。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小动物哦,每人从信封里摸一个,看看谁会成为你今天的朋友,同时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哪里最吸引你。

生1:我的动物朋友是狮子,它的鬃毛使它看起来非常威武。

生2:我的动物朋友是猫头鹰,它的眼睛大而有神。

生3:我的动物朋友是兔子,两只长长的耳朵看起来很可爱。

生4:我的动物朋友是小狗,它看上去是那么的温顺。

师:每个小动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特点:有的温顺,有的凶猛、有的可爱、有的优雅,且各种不同的动物,毛发一定不一样,请你把小动物的照片折成四格小方块,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毛发局部,我们一起来观察,长毛动物的毛发是怎样的,笔直的、柔顺的、粗糙的、短毛的、斑点的。

生1:狮子的毛发比较狂野,风吹起来特有狮子大王的威风。

生2:小狗耳朵上的毛发很柔顺,摸上去有一种丝滑的感觉。

生3:我的动物朋友是豹子,它身上的豹纹很有范。

生4:小猫的毛比较短,倒著摸估计会有扎手的感觉。

有专家曾指出,美术课堂教学最能够打动人的地方,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而学生情感的触动需要课堂上的教学主题与原有的生活、视觉经验相关联,使其在美术学习中产生当下的情感体验。本环节通过前期的情境创设到对动物情感的初步建立,再引导孩子从“整体——局部”来观察动物五官及毛发的特征,步步为营,以情感为基础,唤起学生潜在的情感“知觉”。可以肯定地说,任何教学资源,教学技法,形成风格,都是根植于表达情感,没有了情感的“知觉”就像“皮之不存,毛将附焉”。

二、体验感知,唤起学生自我表达的“感觉”

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一书中曾表明:儿童必须先体会自己的经验,而后才能从事有创意的制作。学生对于美的知觉除了不断以视觉图像的感知得以强化外,动手实践是最直接的方式。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学生利用已有经验,直接与视觉图像对话,用一种自我的知觉朴素地进行自我的表达,用自己的水墨语言形成学生知觉与视觉图像的链接,形成技法与经验。

在教学《动物的脸》一课时,通过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毛发的基本特征,通过图像解构,唤起学生原有的经验,进行技法表达,效果明显。同时动物的毛发具有基本的质感与色调,用水墨进行自我表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适用于学生用自我的水墨语言来实现。

师:接下来,老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笔墨画一画你的动物的毛发,看谁能用笔墨把这种质感表现出来。时间三分钟,现在开始:

(1)学生尝试在方形小宣纸上用水墨方法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探究过程,适时个别指导。

(2)教师有意识地选取学生探究作业2~3幅。从造型、笔墨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挑选。

(3)展示学生习作,投影评价。

师:请同学们停止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位同学的探究作业。

师提问:猜猜看这位同学表现的是哪个动物的毛发?

生:狮子。

师追问:请这位小作者起来说说自己是怎么表现狮子的鬃毛的,用了什么方法?

生至讲台进行演示:我用干笔蘸浓墨,笔头摁下去,用力挑出,就画出了这个样子,我觉得能把狮子鬃毛的这种威武的感觉表现出来。

师展示学生毛笔的笔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毛笔的笔锋散开,教师顺势引导:这位同学在运笔的时候,毛笔的笔头都散开来了,这种用笔很特别,大家知道把笔竖起来运笔叫中锋用笔,躺下去用笔叫侧锋用笔,这种笔头都散开来用笔,咱们也给它取个好听的名字吧。

生:散锋。

学生是天生的艺术家,看似无意的表现有时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看似无意识的表现,有时也是学生观察、体验、表现的结果。这种体验充满着神奇,充满着美术学习的价值核心。我们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要善于把学生的感性表达加以发现,并且最终形成理性的表达技法。本环节中通过学生的“行”体验、探究得“知”的过程,就是一个亲知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体验水墨技法。可见只有基于学生原生态的创造,才能真正唤醒学生表达的“知觉”。接着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运用这一用笔表现的动物形象。

师:同样的散锋,对比观察一下,你发现这里面的用笔用墨有什么区别?

生:狮子的散锋用的是浓墨,小狗的散锋用的是淡一点的墨,狮子画的时候用的用笔力度大一些,小狗用的力度要轻柔一些。

小结:相同的散锋用笔但不同的用墨和运笔却能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

美术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法层面,不能唤起学生对于美术情感的体验是失败的教学。学生在这样的过程里获得的审美感受、欣赏、表现经验并不是以美术学科技能原理为基础,而是在主动尝试过程中,在以图像传达为标志的专门引导中进行的。美术课上不能就技法而技法,而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学科特点学会学习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习得给学生的将是终身受用的一种自我学习的能力,因此本环节让学生在感知、体验、探究中习得墨色的变化,用笔的方法,教师适时总结、示范、提炼,在这个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为后续的《动物的脸》的水墨画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名作赏析,唤起学生创造的“知觉”

美术教学需要提升学生美术观看能力,帮助学生解读、解构艺术作品,分解不同的美术学科要素,使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从而能够产生连接的知觉,这样的知觉产生后,能够获得重新构成创作的艺术感觉。鉴于此,针对如何引导学生表现出有鲜明个性特点的动物形象,通过三个层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对黄胄笔下《花猫》的赏析,让学生感受艺术家是如何抓住动物特点进行艺术的表现,同时观察作品的用笔用墨,感受画家丰富的笔墨变化,在这个基础上出示一组不同風格的猫的国画作品,让学生将知识进行迁移,进一步感受笔墨与表现对象的关系,学生在这个环节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内化,同时也让学生明白,美术表现要有自己的个性是至关重要的。具体环节如下。

(1)课件播放猫发怒时的音频,让学生感受这是怎样的一只猫,你会怎样表现出这只猫的盛气凌人的气势?

生1:我会把猫的眼睛画得大大的,瞪着眼睛的样子。

生2:把猫的胡须都一根根表现出来。

生3:猫的尾巴竖起来。

(2)赏析黄胄国画作品《花猫》

师:重点观察花猫脸部,看看画家是如何表现出它的凶猛的?

生1: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使毛看起来倍儿有精神。

生2:根根竖起的眉毛和充满力量感的胡须让猫有一种蓄势待发的感觉。

小结:艺术家浓墨中锋用笔强化了猫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和长长的胡须,使猫看起来精神十足。

师:画家的用笔用墨有没有值得你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生1:猫的精神气。

生2:毛发的感觉。

生3:花猫的斑纹。

(3)其他艺术家笔下花猫的形象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表现猫的作品,他们都和黄胄笔下的花猫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追问:哪里不一样?

生:感受不一样,有的很温柔、有的很慵懒、有的可爱。

美术的视觉特征,要求教师在实施、引导学生美术学习的过程要将当下的体验与学生过去的知觉经验紧密联系,使学生获得切身的感受。为了让学生不囿于技法表现,在让学生进行创作前出示了著名的国画大家齐白石老爷爷的一句话: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结合今天所学知识,请学生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生:说的就是我们在画画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自己的感受,多问问自己,不要照搬照抄别人的作品。

孩子的精彩回答验证了罗恩菲徳的观点:没有两位儿童的美术表现是完全相像的,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把儿童的个人差异诱发出来。在美术课堂的教学中,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美术学科知识过程中,不断生成精彩观念和美好体验,最终指向创造个性的发展,是美术课堂教学的根本目的。

美术课上画什么并不重要,值得思考的是,能否引导学生用特殊的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是最重要的。笔者以为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只有多以感性的思维给孩子创设各种亲身体验的机会,去触碰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才能更好地以理性的角度设计恰如其分的教学环节,创设美好的情境,唤起学生潜在的“知觉”,把学生的“行”与“知”定格在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中。

【参考文献】

[1] 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09.

[2] 尹少淳.尹少淳谈美术教育[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171.

[3] 李力加,章献明.小学美术教师专业能力必修[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8.

[4] 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 .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26,73.

[5] 李力加.唤起知觉经验美术学习[M] .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77.

猜你喜欢

感知体验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三步导读法:让语文教学“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