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习惯研策略促能力
2019-05-24张招娣
张招娣
【摘要】教学质量法发展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追寻的目标。作为一名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我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而每日的背诵课文和默写词语是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必不可少的条件;重视阅读和习作的训练则会让学生语文飞跃发展;以科研促进语文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大有裨益。
【关键词】习惯;阅读;习作;课题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落脚点,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终要坚持的主题。因此,努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每一位语文老师的职责。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谈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习习惯,奠定语文学习基础
教育家叶圣陶强调:“教育培养习惯。”人们也常说:“习惯决定命运。”学生学习习惯的优劣与学习成绩好坏几乎是成正比的。在四年级语文教学中,本人着重培养学生养成几种习惯。
1.早读的习惯
我们班的早读不是从七点五十分开始,而是从第一个学生到校开始。不論是谁最早到校,即使没有老师监管,都能自己读书或在小老师的带领下自觉复习。小老师不仅带领他们一起读,还会以提问的方式考查他们是否掌握学习内容。
2.专心听讲的习惯
学生进入中高年级以后,发言的积极性不断降低。课堂上,我经常通过多种方式鼓励孩子们不仅要专心听讲,还要多发言。只有多发言,勤思考,成绩才会变好。在我的课堂,孩子不仅专心听讲,而且积极发言,还乐于倾听同学的发言,进行小组等多种形式的讨论。
3.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大部分学生在上课的同时,能自觉把老师强调的重点内容在课文旁边做简单标注,把老师板书的重点内容写在书上。小部分同学在老师的提醒下也能记好笔记。这为早读和复习提供了材料。
4.预习的习惯
语文课学生不预习,就没办法顺利进行,所以我要求学生在上新课前必须预习,把课文中的生字词注音后多读几遍,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再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课文后的感受,以及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重视读写结合,提高语文运用能力
到了中高年级,可谓得阅读和作文者得语文。我给孩子们推荐了六本必读书,九本选读书。这15本书,我们一起研读,品人物,品情节,感受作品的思想真谛。每每看到他们在讨论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希腊神话故事》里的人物,或是穿越时代看《草房子》电影,抑或是早晨我们一起拿起《新教育晨诵》读读趣味盎然的儿童诗,还有在阳光明媚的下午走进学校图书馆看书的静谧中,我觉得我们是幸福的,阅读使我们每一个人幸福。
为了切实做好每日阅读课外书30分钟,我制定了一个表格。表格很简单,只需要填写每日阅读书目、页码、家长签字,每周四我会查看学生的阅读情况。阅读只是第一步,我还要求孩子们将读书时遇到的好词好句好段摘抄在《我与好书手拉手》上。
为了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我采用鼓励他们自己修改+互相评改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写作的积极性。首先我让他们在草稿本上写初稿,写完后自己修改至少十处错误。然后采用同学互批的形式,让他们互相评改。他们不仅喜欢看,更喜欢批,他们比我批得还要详细,评语写得非常认真。一写一改一批,无形之中提高了他们读和写的能力。
三、注重课题研究,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因为自己本身很喜欢诗歌,所以从一年级开始我就通过儿童诗这一课题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一年级时,我带领孩子每日诵读儿童诗,也会让他们尝试自己讲,自己录制,仿写,创作。我们还一起开办了一个以儿童诗为主题的公众号,到目前为止,我们的公众号已经发表了200多首儿童诗,其中有孩子读名家的诗,亲子读诗,也有他们自己写的诗,还有英语老师指导他们读的英文诗歌。
到了四年级,我们的公众号增加了两个栏目:教师诵读和教材衍生的儿童诗。孩子们听说老师们录制童诗给他们听,特别开心。每个人听完了都会留言,有的是简单的一句话,也有很多同学写了长长的话,还有同学的留言像一篇篇作文,令人非常感动。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和评价能力无形中得到提高。
总之,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是语文老师的职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根据自己所长,各显神通,共同把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推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3]张祥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中国教研交流,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