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单元文本引导深度阅读
2019-05-24吴梅生
吴梅生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每一单元的教材都是围绕一个专题来编排的。根据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以语文教科书的主题单元为基础,对单元文本进行感知、分析、综合,进而产生感受、体验和理解,并有效融合活动内容、练习内容、习作内容,以及课外阅读选文等,对单元文本进行立体交叉式的构筑与深层次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上大容量地学习语文,从而推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言语感受、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整合并指导单元预习,进行深度导学先学
以单元整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教材具有较高的整合度,课堂教学具有较大的容量,要使其有效进行,预习是关键。笔者是这样做的:1. 预习时间分为课外预习与课内预习(课内预习教师必须有教案)。2. 预习的内容依文而定。如字、词、句、朗读课外完成。课内预习的内容是:本单元的课文分别讲了什么内容?思考课后问题,看能解决多少?文章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主要景物(人物)的表达方法是什么?本组课文读完后哪些地方存在疑惑,提出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3. 预习有反馈有评价。评价有自己评、家长评、小组评、教师评,每次的评价按得分多少量化评比,最后一个月累计一次。因为有奖励有促进,效果良好。
整合并指导单元预习,进行深度导学先学,学生可以有效地整理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并且对整体知识拥有初步的掌握,有利于为单元整合教学的实施打下基础。通过预习,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学生自学习惯得以有效培养。
二、聚焦同质,求同存异,实现深度理解
对于人教版教材来讲,其每组课文间均存在着互相联系,前后照应,如主题相似、体裁相似、内容相似,或是阅读策略相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分析评价、比照参读、整体观照等形式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更深层次理解,进而更好地认识、理解语言规律,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受能力、语言鉴赏能力的提升。
如笔者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古诗两首》时,用了一课时将《题西林壁》和《游山西村》结合起来,实施整合教学,所运用的教学思路为“合一分一合”。一合:先由学生整体通读两首诗,对两首古诗的基本意思有初步的了解,并对其共同之处进行思考。二分:分步骤地解读两首古诗。诗人游玩庐山后,写下了《题西林壁》这首古诗。诗人对庐山多姿多彩的面貌以及游览的体会进行了描写,它是诗人游玩庐山后的总结。为何诗人无法将庐山的真实面目认识清楚呢?由于身处庐山中,视野被庐山峰峦所阻挡,只能将庐山面貌的局部看清。对《游山西村》的解读,是诗人在一个丰收的年景,受邀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三合:整体参读两首古诗,让学生明白,虽然两首古诗具有不同的内容,但却具有相同的精神实质,均是借景抒情。《题西林壁》这个故事意在表达我们在看待事物时,应当全面且客观,且不能以点带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游山西村》诗句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
三、精准结合,得法用法,激发深度感悟
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之间的契合点,“扶”“放”结合,让学生可以将精读课文中所学会的策略应用在略读课文中,进而促使学生阅读能力以及阅读水平的有效提升。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将《花的勇气》《生命生命》《永生的眼睛》《触摸春天》这四篇课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触摸春天》和《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和《花的勇气》在思想表达以及写作内容上存在着诸多共同点,可以把它们链接在一起开展教学。如精读《触摸春天》,知道盲女孩安静是怎样了解这个世界的,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盲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通过拓展练笔《安静,我想对你说》,导入到新课《永生的眼睛》的学习中,让学生运用《触摸春天》的学习方法,自学《永生的眼睛》,比较两者在思想表达和写作方法上的异同,从而加深学生对残疾人的理解和同情。略读课文以及精读课文的有效结合,做到了“精略”整合,“扶放”结合,得“法”用“法”,促进思维发展,激发深度感悟。
四、多项功能培养、优化整合,拓展思维深度
人教版教材在每组课文的编排上都有安排习作练习和口语交际。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十分重视习作训练、口语交际、阅读三者间的结合,并长期把言语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学习技能来培养。使得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提升。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为主题,编排了《白鹅》《白公鹅》《猫》《母鸡》等课文,之后便安排了说说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说话练习。因此,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思想表达方式、语言技巧、谋篇布局,以及写作思路等,从而对学生进行习作和口语交际潜移默化的训练。如《白鹅》《白公鹅》《猫》在行文结构上都是先介绍总的特点,再具体描写,在描写方法上都十分重视拟人手法的应用,使得动物形象更为鲜活、可亲。这三篇文章语言都十分的风趣幽默,用词有许多相同之处。在阅读教学中,笔者抓住典型的句段或契機对学生进行语用迁移训练。如学完《白公鹅》后,笔者让学生认真观察文中的插图,想象一下:此时白公鹅可能正在干什么?试着用作者的口吻把画面说一说。让学生学习运用拟人手法和反语来表达对事物的喜爱之情。学完《猫》进行说话练习:过去我们写动物,只懂写出动物的形状、生活习性,这篇课文却着重写出了猫的性格,表达了作者对猫的喜爱。请选出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说它的特点,表达你对它的感情。
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的语用迁移训练,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让每一次的小练笔为最终的“大作”“架桥开路”。
总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关注单元文本,把握单元内容以及要求,构建起立体交叉的语文学习网络,对学生进行深度的阅读指导,让学生大容量地学习语文,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应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远洋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