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应用的四个道德公准

2019-05-24梁启超

新教师 2019年3期
关键词:罪恶同情道德

孔子说:“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这尽人之性,便是一个人处在特殊的地位,将固有的特色,尽量发挥,这才不辜负我们的一生。而人生在世界上所以能夠生存,不光是恃著个人,尤贵在人与人的关系,这就是群。我们家庭至小的单位是夫妇,大之有父子兄弟,在邻里有乡党,在学校有同学,在工厂有同事,在国家有国人。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发展个性;另一方面,又要发展群性。能够如此,才算是有了高尚的道德。

一、同情。世上一切道德根源,都起于爱——同情心,相爱是万善之根,相妒是万恶之源。就是最高尚的互助和博爱,亦是由于同情所产生的。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这不是说恻隐就是仁,但他是仁之端。同情比较恻隐尤其宽大,恻隐不过是因人的苦痛,生出怜惜的意思,同情不但是怜惜人的苦痛,而且是与人同乐的。

二、诚实。诚实为道德,虚伪为罪恶,用不着解释,各宗教都如此说,早已成为公准了。但是各宗教究竟有虚伪性没有呢?基督徒能够真不虚伪的有几个呢?大概总免不了做面子的,和尚道士尤其如此。中国何尝不讲诚实呢?伪的道德,在社会上早已成为有权威的了。

三、勤劳。古人有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我却欲改窜著说:“万恶惰为首,百善勤为先。”因为上帝创造世人,并不是他开了面包铺,消受不了,给我们白吃的。世上无论何人,勤劳是他的本分。设使他不劳作而吃饭,便是抢劫侵占。一切虚伪嫉妒,种种罪恶,因此而起。

四、刚强。人生在世,光是能够勤劳还不够,因为一个人如须发展个性或群性,不能天天都走平坦的道路上,有时不免要向崎岖狭隘的路走走。平路固然可恃我们平常的力量去行,设使遇着艰难的路,足以妨碍及侵害我们的发展时,独力不克制服,则种种道德学问,不免被困降伏。

以上所述的四种公准能够看得透,体得切,每天的言语行动,都照着去做,事事都求合乎公准。社会的批评,亦把这四种做标准,合的为道德,不合的为不道德,教育界亦不必多言费事,只好牢牢记住。我们欲看教育的进步与否,只看被教者能遵守此四者与否。

(摘自《梁启超论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版,有删改)

猜你喜欢

罪恶同情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罪恶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理解即同情——以明清以来限制对外交往为例
那些理财被骗的人,有多少真正值得同情?
罪恶赎金
《罪恶赎金》
罪恶的官商“二人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