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缺失及指要
2019-05-24何捷
何捷
一、统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存在价值
1. 语文能力方阵更加完整。相比之前使用的其他版本教材,统编版在口语交际教材的安排方面做了可喜的改变。从一年级起,口语交际就以独立的教学版块出现,这标志着口语交际教學也成为具有专属特性的教学类型。教材编撰了单独的任务页面,在页面上标注了“口语交际”这一明确的课型标识,且教学进度预留了完整的一课时。至此,统编版语文教学正式而隆重地纳入了口语交际,呈现出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四位一体的课型全貌,让读、写、说、行,语文的四大支柱能力形成更加齐整的方阵。这有利于在小学六年中对学生进行系统而周全的语文能力的发展规划与实施。
2. 核心素养得到更充分落实。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为高中教学的总原则,对基础教育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方向。同时,将“语言的建构”提到了“基础”的位置,让与“语言建构”关系密切的口语交际教学再一次被重视。
口语交际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具体实践中得以落实的重要抓手。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就能在核心素养的“语言”“思维”“审美”“文化”四个方面,产生显见的教学价值。如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的“听故事,讲故事”,让言语表现力得到锻炼;二年级上册的“商量”,自带中华民族传统话语美德中的商量文化、和谐处世文化、人我互助文化,让文化的传承与担当结合教学自然进行;三年级下册的“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让思维能力在辩论中生长;三年级下册的“劝告”,结合日常生活情境,让审美评判力在对具体事件的认定与判断中得到提升。可见,统编版的口语交际教学,对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既有所兼顾,又有所侧重。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就是让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中得到落实的有效路径。
3. 教与学彰显了语用特质。口语交际教学注重创设具体而明晰的话语语境,在语境中交际,让话语更具实际的交际、交往、交流功能。实施口语交际教学,让教与学双方都在具体的交际实践中体验话语的功能性,感受话语的实用魅力。如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用多大声音说话”,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学会控制音量,实现文明交际。统编版的口语交际内容,充分体现了口语本身强烈的语用特质,注重语境、话语信息的发出者、话语信息的接受者这三者的关联,让课内掌握的交际方式、形成的交际能力,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能用得上,让学得的语言在未来应对中能不断被激活,拥有继续习得的动力。
二、口语交际在具体教学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弱化。受旧经验的影响,不少一线教师仍然将口语交际教学作为阅读或习作教学的“餐前甜点”。在教学中,原本应确保一课时,却仅用少量时间,组织个别学生尝试。口语交际教学走过场,看似有执教,实际上却弱化了这一重要教学类型。如部分教师在执教统编版二年级下册的“长大以后做什么”时,仅让学生进行简单“问”与“答”,忽视了问答之中交际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具体情况具体解决”的应对指导。
2. 教学泛化。部分教师的教材解读与设计能力不足,针对不同类型、不同教学目标、不同训练重点的口语交际,采用统一形式的教学,泛泛而教,草率执行。课堂教学无逻辑、无侧重,学生参与了口语交际之后,产生了副作用,反倒认为这是“不需教”的。
3. 教学异化。部分教师将口语表达等同于口语交际,仅进行单方面的“表达训练”。个体的言语表达能力提升了,但忽视了在具体语境中的交际能力发展。一旦到了真需要交际时,依然出现“说不出,说不好,不敢说”的尴尬状态。交际能力是一种应对生活的综合能力,而非个体口语表达的单项能力。
三、口语交际教学执行的基本设想
1. 创设更为仿真的交际语境。无语境不交际。据王德春、陈晨在《现代修辞学》中的定义,语境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使用语言的人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成的使用语言的环境”。可见,语境不是简单的环境,而是构成交际的综合因素。王建华教授提出了语境的五大性质:现实性、整体性、动态性、差异性和规律性。现实性是指语用不能脱离语境而存在;整体性是指语境的功能是整体性的;语境还具有动态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语境因素造成的言语效果具有差异性,但是这种差异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语言学者对语境的界定,为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指明了方向。
口语交际就是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在人与人的交互行为中,借助简洁明确的口语表达,实现与人交往,达成交际目标的行为。然而,课堂上的口语交际教学无法回归生活的真实,很容易出现语境丢失的问题,让交际成为“空中楼阁”,成为典型的闭门造车。因此,教学的前提是营造出适切本次交际目标的交际语境。具体做法有三。
其一,语言描述。如教学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用多大的声音”时,教师可说:小朋友们,假如你们现在在公交车上,你跟同座位的小朋友讲话,你该用多大声音?假如是在图书馆,你还能跟旁边的小伙伴交谈吗?教师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将学生带入交际现场。
其二,活动开展。借助举办具体交际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置身现场,具身介入。如三年级下册“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教师就可以安排班干部竞选的活动,让学生以参选者和评述者的真实身份,表述自己的观点。
其三,信息辅助。借助图画、音频、视频、动漫等信息,制造多媒体共同烘托的话语情境,让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受,在情境中进行交际。如一年级下册的“打电话”,就可以现场连线,真实地通话;还可以借助智能音箱等科技产品,实现人机对话,让信息技术拉近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交际在当下真实发生。
2. 执行更为清晰的教学指导。口语交际教学忌讳“三板斧”式的简单做派:出示任务,自由交际,简单评点。对学习的过程未曾指导,对交际中出现的学情未曾利用,自然也不可能实现让学生在原有交际水平上的提升。
既然我们认识到口语交际是不可或缺的教学版块,是一种独特的教学课型,就必须对教学有清晰的、具体的、可操作的指导。教学有法,学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向最近发展区的进展。以统编版一年级下册“听故事,讲故事”为例,我们提出以下具体的指导步骤。
第一步,找准难点。如一年级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因为过于兴奋而听完就忘,真到要讲的时候依然无法讲述的问题。遗忘,就是教学中首先遇到的难点。以《老鼠嫁女》为例,教师既要保证故事讲述的趣味性,又要在讲述的过程中给予指导,让学生在听完教师的讲述后,可以自行讲述,这就是本案教学中需要克服的难点。对于难点,教学设计要有所关注,教学过程要有所重视,教学执行要有所涉及。
第二步,借助策略。基于对难点的认识,教师在讲述《老鼠嫁女》故事时,运用了两个策略。一是结合教材。充分引导学生关注教材中《老鼠嫁女》的连环图片,借助图画记忆;二是指明逻辑。记忆不能太机械,应找到内部联系,找准逻辑。因此,在讲述故事时,要让学生明白,整个故事以“怕”为线索展开:老鼠怕太阳,太阳怕乌云,乌云怕风,风怕墙,墙怕老鼠,老鼠怕猫。最后,老鼠把女儿嫁给了猫。只要记住“太阳”,就能记住一串。对故事逻辑线索的梳理,有助于记忆。
第三步,逐步落实。在解决难点后,按照教材的计划逐步落实:个别说故事—同桌互说故事—个别集体展示—回家后和父母说故事。特别是当堂练说时,要指导学生实现教材泡泡中提示的“大声讲故事”。对于“大声讲”,也应予以逐步落实。如:开场,大声自我介绍;入题,大声报出故事题目;讲述,大声讲述,让大家听到;结束,大声致谢。对大声的指导也要实行步骤化、具体化。在整个过程中,让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清晰明确的提升。
3. 确保更为有效的当堂练习。技能技法的教学要实现有效,练习就必须得到保障,这需要精心设计,严格落实。在口语交际课堂上的练习,我们依据三个原则。
第一,情境先行原则。在口语交际中,先行创设适切的话语环境,前文已经表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二,高频练习原则。在口语交际的课堂练习中,练习的频率越高,效果越好。练习频率并不是简单叠加,加量不提质。我们主张练习的维度要广,方式要活。如个别试练、同桌互练、小组集体练、个性化表演练、具体问题解决讨论、课后延伸练等。多维组合,实现高频。在统编版一年级下册“请你帮个忙”中,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练习。交际一方扮演受困者,另一方扮演帮助者,双方在解决困难的过程中,真实交际,围观者还可以提供各种方案,参与互动。学生在练习中发展的是真实生活中用得上的交际能力。
第三,及时反馈原则。学生的每次练习都及时予以反馈,有助于能力的发展。当学生结合具体话题交际后,教师随即进行重点指导和评价,全班分享评价信息,教师接着再指导学生投入下一环节练习,不断推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入最近发展区。如“商量”一案中,当学生和好朋友商量获得成功时,教师进行评点,梳理出商量成功的秘诀。随即教师再指导学生和“不好商量的人”进行商量,提升交际难度,体验在商量中的失败感受。当商量失败后,教师结合具体的问题再予以指导,调整商量的内容,调整自己的态度,争取获得再一次商量成功的体验。每一次的反馈,以及之前的练习、之后的指导,形成环环相扣的教学关联,让课堂形成有效的练习链,反馈成为链条中的焊点。
4. 建构更为和谐的人文氛围。真实的教学中,当学生忘我投入时,常出现因为交际不当而争吵。面对此类不和谐的现象,教师要注重引导,既不要怕暴露问题,又要保证交际问题得到解决,因为解决问题是我们的教学目的。同时,还要注重合作与互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多地进行讨论、协商、合作、交往,这本身也是针对交际能力的有益练习。全过程,教師应始终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交际氛围。在学生过于投入,忘情争吵时,教师应及时指导点拨,提示学生换一种心态,换一种方式,和谐解决问题。口语交际教学,也应让学生的身心在课堂上得到良性的、正能量的建设。
总之,口语交际教学并非如部分教师认为的那样,是可有可无的教学类型。相反,口语交际教学必须得到重视,此类课程建设必须得到认真的研发和执行,确保学生“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课内得法,在课外用法,面向生活,服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