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光村的金光大道
2019-05-24赵益可
赵益可
根据省委部署和团省委党组决定,团省委驻宏光村扶贫工作队于2017年6月2日抵达宏光村并立即投入工作。驻村以来,工作队及时向团省委党组汇报请示,自觉服从县乡党委、政府的指导,坚持以扎实的行动和真挚的情感赢得宏光村两委和村民的支持,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结合宏光村发展现状精准施策,真正做到主动融入,安心驻村,同甘共苦,攻坚克难。通过实施党建提升、医疗帮扶、教育支持、文化引导、生活帮助和产业带动等措施,协调款物价值324.65万元,大力推进宏光村脱贫各项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这,就是宏光村
宏光村位于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平阳镇北,距甘南县城90公里,平阳镇4.5公里,东临诺敏河,西连查哈阳农场,南邻东升村,北临查哈阳乡,属寒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处于第三积温带下限,土地平坦肥沃,但多风少雨。宏光村行政面积1939.2公顷,下辖9个村小组(自然屯),共计708户,农业人口2036人,常住人口425户1256人。耕地面积16 170亩,其中旱田5085亩,水田11 085亩,林地630亩,人均耕地7亩。全村低保139户155人,其中低保贫困户23户40人。五保8户10人,其中五保贫困户8户10人。重病16户27人,残疾65户67人。宏光村共有在校生175人,其中小学106人,初中8人,高中25人,本科或高职6人。目前,全村有贫困户学生3人,留守儿童32人。
宏光村2016年人均收入约为6500元,主要收入为农业种植。宏光村各屯通村路均为水泥硬化路面,广场共计2700平方米,全村覆盖安全生产用电、有线电视、网通网络,饮水安全,有卫生所一处,村医两名。
宏光村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业玉米、水稻、大豆等。家禽饲养量为10674只,全村拥有大型机械8台,小四轮拖拉机421台,有机电井3眼,小型喷灌设备403套,玉米烘干塔1个。全村累计转移劳动力362人,创收235.3万元,2017年全村人均收入为8320元。
全村住房砖瓦化率达97%,有线电视和移动网络入户率分别为95%和98%。
宏光村的产业结构以典型的传统农业为主,三次产业结构中全部为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基本空白。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占90%以上,在种植业内部,传统水稻和玉米种植业占95%以上,2017年全村水田耕地面积11 085亩,旱田耕地面积5085亩,养殖业几乎空白,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极小,目前尚未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目前,全村在册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5家,在运转的1家。
可见,大力推进宏光村脱贫工作势在必行。
深入基层,汲取经验
为了能够及时有效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团省委发挥省直机关占位优势和年轻干部学习能力优势,认真参加省直单位驻村扶贫业务培训和甘南县各项扶贫工作培训,认真开展学习讨论,充分领会把握全省扶贫精神,尽快熟悉掌握“两不愁”“三保障”“三通三有”“两公示一公告”“一册五卡四账”等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等扶贫工作基础知识和方法。工作队向县乡党政领导学,始终保持与甘南县和平阳镇党政领导的畅通联系;工作队向村两委成员和普通党员学,每天与村两委班子在一起工作学习,了解村情村况,一道填表录数,共同推进工作;工作队向广大村民学,坚持学农经、务农活、懂农话,每天在工作学习之余走村入户,了解情况,解决困难。迅速拉近了与当地干部群众的距离,较快地适应了工作岗位,进入了工作角色。
工作队报到时正值全省脱贫攻坚“回头看”专项工作开展关键时期,工作队来不及休整就立即与乡镇包村干部和村干部一道组成5个调查组,针对贫困户基本情况和“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情况,走访全村9个屯近130户家庭,同时认真算好收支账,经村民代表大会评议,确定贫困户36户59人并予以公示。
截至目前,工作队建立了宏光村脱贫攻坚工作微信群,加强与帮扶单位的沟通联系,加强对帮扶责任人的管理问效,与帮扶单位及帮扶责任人一道,积极配合村两委深入推进甘南县脱贫攻坚26项重点工作;面向在村的520多户村民开展集中入户走访活动6次,面向贫困户开展集中走访调查慰问活动18次;对宏光村现状包括人口、耕地面积、主营产业、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户、贫困学生以及党建、团建等30多项工作数据进行了统计,公布了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的联系方式;结合工作撰写调研报告、立项申请报告、工作规划、工作总结、工作纪实、工作信息、心得體会等材料50多篇,共计20多万字。
融入基层,重在精准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是做好扶贫工作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步。
从省直机关直接到农村最基层,要宣传贯彻落实好党的扶贫政策,要推进好精准脱贫工作开展。一方面要适应农村节奏,尊重当地民俗民风,熟悉当地生产、生活习惯,一方面要站在村民角度思考问题,交真心、办实事,真正做村民的知心人和贴心人。为此,工作队全体严格按照省委要求,克服酷暑严寒、起居简陋、交通不便、家庭牵绊等各种不利因素,坚持工作在村上、学习在村上、生活在村上,购置了菜苗、鸡苗自己种植和养殖,起居生活、柴米油盐工作队亲自动手操办,真正做到了与村民同吃同住、同甘共苦。
驻村以来,工作队自费为有养猪愿望的贫困户送去猪崽和饲料,价值0.45万元;为不慎摔伤的贫困户送去慰问金0.2万元;为腰部有残疾的贫困户送去腰部护带;为身患重病的贫困户送去食品和水果;多次帮助贫困老人代领身份证、户口本、存折。同时,部分群众为粮补发放、经济纠纷、户籍年龄等事情也经常到工作队驻地询问。遇到这种事情,工作队总是耐心了解情况,积极奔走协调,尽力化解纠纷,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员和便民利民的办事员。正是凭借着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琐事做起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与村里人打好交道、处好关系并推动好精准扶贫工作。
团省委驻宏光村扶贫工作队驻村后,立即投入脱贫攻坚精准识别回头看工作,共识别国标贫困户137户61人,贫困发生率2.95%。其中因病16户27人,因残11户19人,缺劳力3户6人,其他原因7户9人。经过两年的脱贫攻坚,截至2019年4月,已脱贫25户41人,未脱贫12户20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8%。
扎根基层,产业带动
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十分复杂,给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增加了难度。因此,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尤为重要,对扶贫资源进行聚集、整合,不断提高精准扶贫资源的配置效率。驻村工作队的首要职责就是帮助所在村脱贫,并进一步实现小康。作为团省委选派的驻村工作队,代表着党的形象和团的荣誉,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懈怠。为此,工作队结合宏光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规划。
驻村以来,工作队认真研究分析宏光村地理环境、种植结构特点。宏光村的产业结构以典型的传统农业为主,三次产业结构中全部为第一产业,二、三产业基本空白。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占90%以上。在种植业内部,传统水稻和玉米种植业占95%以上,2017年全村水田耕地面积11 085亩,旱田耕地面积5085亩,养殖业几乎空白,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极小,目前尚未发现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现在全村在册农民专业种植合作社5家,在运转的1家。为此,工作队着力发展产业扶贫项目,通过产业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带领宏光村脱贫致富。
首先,积极参与甘南县光伏发电扶贫产业项目。2017年利用省直单位扶贫工作队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投入四村联建的永利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帮扶全村丧失劳动能力贫困户。
其次,大力发展棚室种植食用菌蔬菜产业项目。与乡镇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到齐齐哈尔市、牡丹江市、绥芬河市的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和相关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学习。沟通协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天锦食用菌有限公司为宏光村提供食用菌种植技术和营销渠道。2018年利用省直单位扶贫工作队扶贫专项资金50万元,积极向县财政争取匹配资金100万元,推动宏光村建设食用菌蔬菜种植棚室基地,建设温室大棚4栋,共计4000平方米。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募集资金16.5万元,为宏光村建设菌类蔬菜种植阳光大棚2栋,共计1600平方米,并购买阳光大棚所需部分食用菌菌袋。
再次,创建优质大豆种植示范田。协调东北农业大学无偿提供80斤优质豆种和种植技术,开辟15亩东农豆253大豆种植示范田,探索推广非转基因优质高产大豆品种和种植技术。
最后,探索开发特色生态养殖产业。为农户提供购买泥鳅鱼鱼苗的资金,购买泥鳅鱼苗2.2万尾,开辟稻田养殖区,探索开发泥鳅鱼稻田生态养殖产业。
通过这“四步走”带动宏光村产业,稳定村民收入,为脱贫致富寻根源。
系列措施,落到实处
做好精准扶贫,不能“手榴弹炸跳蚤”,必须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的不同情况,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只有科学分析、实事求是、找准“贫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根据宏光村的实际情况,除了产业带动,还通过医疗帮扶、教育支持、党建提升、文化引导、政策落实和生活帮助等六项措施,大力推进宏光村脱贫各项工作。
团省委探索将公立医院的公益职能与宏光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医疗需求精准衔接,在解决贫困群众医疗困难的同时,对于提升全村的群眾满意度方面也发挥了良好作用。工作队推进医疗帮扶,打造“工作队+公立医院+帮扶村+贫困群众”的精准医疗扶贫模式。为此,工作队沟通协调哈尔滨市第一医院与宏光村对接并签定医疗帮扶协议和产业帮扶协议。驻村以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哈尔滨司氏中医院和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到宏光村开展义诊活动4次,诊治贫困户和村民共计817人次,发放药品价值2.8万元,并帮助宏光村贫困户建立健康档案。不仅如此,工作队还坚持经常性发动医疗卫生行业的青年志愿者开展义诊和药物捐赠活动。发动社会力量为宏光村捐赠慢性病治疗药品价值0.72万元;组织协调哈尔滨司氏中医院、哈医大四院的医疗工作者和爱心企业家深入宏光村开展义诊和捐助活动,结合宏光村患病人群发放治疗药品价值0.5万元。
团省委给予教育支持,重点关注宏光村贫困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为宏光村留守儿童发放运动服,价值0.55万元,发放书包等文具用品,价值1万元;为贫困家庭学生葛万龙提供0.4万元助学金。同时,辐射带动平阳镇贫困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工作队协调爱心企业为平阳镇中心校捐赠饮用水净化设施价值5万元,捐赠足球、篮球138个和图书1300余册,价值0.8万元;协调省少工委引导哈尔滨爱尔眼科医院为平阳镇中心校的学生无偿提供214副近视眼镜,为9名学生免费实施斜视矫正手术,总价值达15万元;协调省少工委引导奥松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黑龙江省守信集团为平阳镇中心校捐赠价值8万元的科普器材,用于成立科普实验室;协调省青联为平阳镇的100名留守儿童提供助学资金2万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完成心愿。
坚持党建提升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总阀门。驻村以来,工作队坚持组织关系在村上,党费缴纳在村上,建立健全党建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宏光村党建提升。
为了夯实宏光村党建硬件基础,发动社会力量捐赠党建帮扶资金和物资合计价值12.7万元,对村两委办公场所进行集中整修,配置新的会议桌椅,协调20吨煤炭帮助村两委办公场所越冬取暖,布置整洁、宽敞、温暖的会议室和活动室,进一步激发了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时,提升宏光村党建软实力,帮助宏光村两委顺利圆满完成换届选举,确保全程公平公正公开,积极推动村两委年轻化。目前,宏光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0岁;推动形成了团结向上的村两委班子,还培育发展优秀青年党员2名、入党积极分子1名,为宏光村党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帮助宏光村党支部设计并开展好“三会一课”和固定党日活动,推动党建带动团建,进一步发挥党员和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宏光村摘掉全县党建软弱涣散村的帽子。
驻村以来,工作队始终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支持和引导村民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积极开展扶志宣传,引导正能量的村民风气。精神层面让村民摆脱“贫根”,摆脱得过且过、安于现状的心态。拔除精神“贫根”,进而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对此,工作队推进文化引导,积极协调争取县财政资金36万元,为宏光村新建了1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室,新开辟了文化宣传墙,新添置了太阳能路灯4座以及活动舞台、调音器、健身器材等文体设施。为了加强文化建设,工作队积极开展“星级户”文明争创活动以及文明整洁、敬老孝亲、勤劳致富等扶志宣传活动。帮助贫困人口自强自信,激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内在动力。具体地看,就是要更加重视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要促使贫困群众变消极脱贫为积极脱贫、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脱贫、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文化引导的同时,工作队还狠抓扶贫政策落实工作,继续推进全县各项兜底政策的落实到位,精准到户,滴灌到人。
团省委不仅在精神层面给予宏光村支持,还对村民的生活方面提供帮助。工作队节约工作资金向贫困户发放慰问金1.8万元,个人捐助近0.8万元,为贫困户鲁济平家购买猪崽4头,目前已繁育生猪23头;为齐维林等贫困户治疗伤病送去慰问金。协调爱心企业家收购贫困户养殖笨鸡200只价值2万元、笨猪8头价值2.6万元,协调团省委机关2018年、2019年“两节”期间为贫困户发放慰问金6.85万元,发放米、面、油等慰问品价值4.72万元。
工作隊通过医疗帮扶、教育支持、党建提升、文化引导、政策落实和生活帮助等措施,确保扶贫工作落到实处,全方位为宏光村带来助力。
团省委全力支持,宏光村成功“摘帽”
截至目前,工作队已经驻村22个月,在村上生活工作了460天,相当于每月平均驻村25天。扶贫之路确实艰辛。驻村以来,工作队获得了机关领导和同志们的坚定支持,获得了各级党政的高度评价,更获得了宏光村群众的拥护和信赖。
在团省委党组和机关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县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全村的共同努力下,宏光村脱贫工作取得了良好成绩,工作队在龙江先锋网驻村扶贫栏目发表经验信息5篇,在多次省市级交叉互检和国检中获得表扬,工作队队长王江涛代表甘南县域内的5支省派工作队在全县脱贫誓师大会上做表态发言,其个人被授予齐齐哈尔市2017年度“最美扶贫人”荣誉称号和全省优秀驻村干部荣誉称号,工作队获得镇中心校和两名贫困户自发赠送锦旗3面。
甘南县于2018年8月10日前完成退出批准程序并向社会公布,退出国家级贫困县序列,宏光村也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